讓掙紮成為警醒之鐘聲

“內心既懷光明,何苦索於黑暗?”尼采的話一語中的,直入人心。方鴻漸既有心靈的掙扎與煎熬,就不應該被動地適應,而要堅持自己的信仰,讓個人的掙扎,成為民族、社會的自省乃至覺醒之力,成為改變不良風氣之信念之鐘!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縱使信仰與世風背道而馳,亦不能拋棄理想,而要學會在掙扎中成長。

《人有病,天知否》,在當代文學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陳徒手為此耗費了十餘年的光陰。當今社會,人們往往極力追求速度與效益,“速成”似乎在各行各業通行無阻。這何嘗不是物慾化與浮躁化的表現?陳徒手心懷對文學的喜愛,肩扛信仰,不屈於這日益快餐化的社會,以其緩慢而笨重的方式記錄著。古之賢者顏回,操行為孔子所嘉,堪當大材,無視世人的眼光,在“一簞食,一瓢飲”中捍衛著信仰,不為世俗所動搖。或許每位英雄內心都有過掙扎,但他們都不曾放棄過!

“知其不可而為之”,“兼濟天下”,擔起肩下之任!民族與歷史正是因這些“鐵脊樑”方得向前。

孔子周遊列國,無苦不經,他也“憮然”過,內心定也掙扎過,但掙扎過後,他選擇了改變這社會,縱使“知其不可”。鮑羅金諾之役的庫圖佐夫元帥,遭到眾人非議、排擠,以致一無所有,掙扎後仍選擇改變現狀以堅守信念。魯迅先生的憂國患民之情,使之屢遭碰牆,但他仍“吶喊”而出,衝破“鐵屋”,縱然他也“彷徨”過。他們都曾經歷過內心苦痛的掙扎,但最後還是讓信念更加堅定。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縱荊棘叢生,但不可退縮,不要再有掙扎與徘徊,堅守信念,將掙扎轉化為震醒民族、國家之浴血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