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狗”與中國式書生

看好狗,是該做之事,是分內事。生活中,許多問題的出現,當然與沒“看好狗”有關。人到心不到,散漫做事;拈輕怕重,選擇性做事;好大喜功,為個人私利做事。凡此種種,不僅荒廢了“責任田”,更折射出職業精神的匱乏、職業操守的淪陷。克里姆林宮裡的老清潔工說:“我的工作同葉爾欽的差不多,他是在收拾俄羅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宮。”從表面看來,二人的工作不可相提並論,但他們都在努力做著自己該做的分內事。在這個意義上,不論是收拾克里姆林宮,還是看好狗,做好本職與分內,不是小事,而是大事。延參法師的那聲斷喝來得及時,來得好!

想起了中國式書生。黃仲則有兩句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無疑是指讀書人而言,他們主要是讀書立言,對於世事可稱不諳,對人際關係往往處理不好,在具體事務面前又時時束手無策,所以總被人們以“百無一用是書生”相揶揄,在文藝作品中也常常被塑造為受嘲弄的對象,本色如此,無可抱怨。

當然,中國的書生並不都是無用和不成熟的,其中不乏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自不在此列;但有些現代版的所謂中國式書生,卻該反思了。儒法墨道百家爭鳴的底氣沒了,糞土萬戶侯的霸氣沒了,缺乏思辨隨聲附和的多了,低頭讀書自顧不暇的多了。對於書生而言,如果說目不窺園是過程,那窮經皓首可能是結果,但絕不該是目的。

日前一位新聞界人士編撰專著,在序言中毫不客氣地批評了某位著名詩人。該詩人一向倡導關心民眾、關懷社會,然而,其所在城市面臨威脅環境的化工項目投資,遭到市民強烈反對,該詩人竟然一語不發。而一項關於“松花江污染事件”和“禽流感問題”調查顯示,30%以上的同學稱不知道這些事。理工科的占多數,女生多於男生。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稱,時事政治與自己很遙遠,也和自己無關。

作為一名即將成型的僅僅只會死讀書而不能收穫智慧的中國式書生,我為自己寫下墓志銘,紀念我死去的好奇。

只會敲木魚的小和尚不知人間的陰陽魚,只懂撞青鐘的小沙彌難曉世上的苦樂聲。倘若那個遙想外太空的小徒弟,不被師傅的那聲“回去看狗”的斷喝斷了念頭,倘若那些不只“低頭看書”的讀書人也仰望星空,人生,定會別開生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