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生活

歌,唱出了歌手的喜怒哀樂;畫,畫出了畫家的離愁別緒;詩,亦寫出了詩人的悲歡離合。

詩在我國流傳數千年,對我國文化有深遠影響。在中國牙牙學語的小孩張口就會背:“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唐詩宋詞,元曲更是我們學習的重點。讀詩詞可以讀懂詩人的情懷,可以明白他們寄於詩詞的情感,也可以隔著時空與他(她)交流。俗話說;“飽讀詩書氣自華”在物質豐富的現代社會,更要詩意的生活,來照顧我們的精神世界。

詩意的生活,應如易安居士“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般的溫婉簡約。她是宋朝的一位奇女子。縱使我們現在品讀她的詩詞,不經解讀,我們也未必能解其中的韻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這樣的詩句空前絕後,誰敢企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面對浩浩烏江水面,你竟吟出了一字一句的金石之聲,讓你的丈夫因你而羞愧。你已離去很久,但仿佛從未離開。因為有你的詞在,就算走得再遠也走不出歷史的星空。回望千年風雨,總能看見徘徊在梧桐樹下的李清照。

詩意的生活,應如青蓮居士“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他,青袖長衫,舉酒持劍。擁有讓皇城上下萬千痴迷的文采。他懷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遠大抱負;擁有“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灑脫;懷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高潔。他寄情於詩,敘述自己的人生經歷,感慨官場的污濁黑暗。你的詩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浪漫,讀懂了什麼是灑脫。眺望天空明月,總能看見舉酒邀明月的李太白。

詩意的生活,應如靖節先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他,本為官宦之後,本有“大濟於蒼生”的遠大抱負。但遇到了官場的黑暗,他無心於阿諛奉承的奸臣同流合污,便隱於田園。但因貧困,不得不再次為官。因他“質性自然”,不願“以心為形役”,更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便歸居田園,過起“或命巾車,或棹孤舟。”的悠閒生活。富貴並非他的願望,達官顯貴遙不可及,他不願在黑暗的官場爭權奪利,只願“登東皋而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觀賞滿地菊花,總能看到採菊東籬下的陶潛。

詩意的生活,是易安居士的溫婉簡約,是青蓮居士的飄逸灑脫,是靖節先生的悠然自得。

當我們“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上雲捲雲舒”時,便開始了屬於自己的詩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