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扼殺了我的興趣

高三,扼殺了我的興趣

我一直都很天真地認為,即使我上高三了,我也能夠一如既往地做我喜歡做的事情,能夠一直都很自豪地說:“即使我是高三黨,我也能夠一直不丟失自己的興趣。”然而,夢想雖美,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無比的。高三,這個讓人狂歡令人哭泣的名詞,終究是扼殺了我的興趣。

我很喜歡看電視,尤其是綜藝節目。像《快樂大本營》、《爸爸去哪兒》這類節目是我的最愛。剛上高三的時候,我會利用每周六晚上5:00——7:00的短暫“小假期”以及每星期周日下午的半天時間在網上補看《快樂大本營》。後來戀上了電視劇《愛情悠悠藥草香》,看《快樂大本營》的時間被追電視劇取代了。再後來,《爸爸去哪兒》在我們的練習題里時常出現,我便開始追看《爸爸去哪兒》。在高三,這種行為是很瘋狂的,畢竟這是與高三備考是格格不入的“瘋狂”之舉。看著高考倒計時上的數字一天天地減小,每周六的晚上放假時間開始被我徵用來學習了,周日下午則用來補眠和放鬆心情。這種改變是在高三上學期的後半學期開始的。這種“新生活”開始伴著我走過了兩百多天,這兩百多個日夜我得到了高三的充實生活,學會了成長,收穫了喜悅。但是與此同時,這兩百多個日夜漸漸地扼殺了我看電視的興趣。

如今,高考已經結束了,我自由了,我可以隨時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但是,我拿著遙控器,從1台一直按到100多個台,直到收不到節目的台數,又從1台按起,這樣不斷循環著。我對看電視漸漸地沒了興趣。那些曾經認為很精彩的電視劇,現在我看起來覺得很累——劇情都大同小異,結局總是有類似的樣板。有時看了某部電視劇的一集,便百度一下,看完整部劇的劇情簡介了。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上高三的前一兩個月,我還會堅持寫點文章,因為我希望能夠給自己的高三留下一點點特別的東西。但是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我真的無法堅持,因此慢慢地,我失去了寫作的興趣。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拿起筆寫一寫的,但是總覺得很陌生,沒有期待與激情了,很自然地我忘記如何去寫作了。整個高三,我寫的東西很少,不得不說,走完了高三,我漸漸地失去了寫文字的興趣。

現在的我,雖然在慢慢地重新撿起當初用文字記錄生活的激情和寫文字的感覺,但是還是有點生疏。只是希望高三扼殺了我寫文字的興趣只是暫時的。

我很無奈地、想弱弱地問一下:“高三,扼殺了我的興趣?”或許我是“嫁禍於他人”,但是我真的覺得高三改變了自己。現在即使是假期,我都很想回到高三,每天早起做題目,每天考試……我甚至很瘋狂很莫名其妙地對家人說:“我想復讀。”因為我覺得整個高三結束以後,我變得只對學習有興趣,對身邊的新鮮事物變得麻木不仁。是高三扼殺了我的興趣?還是自己將目標定為高考才有如此“不切實際”和瘋狂的想法?

現在,我是時候重新撿回自己的興趣,做自己曾經喜歡做的事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