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寫景作文1500字:廬山

篇一

廬山---是曾魂牽夢繞的地方啊!因為一首詩而勾起的一個遐想,也因為一次偶然而踏上了廬山。

國小都知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綺麗,或許也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複雜哲理。這都讓我在幻想,各種各樣的山峰遠近地分布著,白雲可愛地戴在山峰的頭上,這無疑不給它增添了一種生機。再看那瀑布,站在山峰遠眺那瀑布啊!瀑布如一條白線般直直的,隨著步伐的一步步邁進,那瀑布逐漸從細線化作了一條白龍,瞧,它正在低俯---似乎是在喝水。等站在它的腳下,你就會發現,原來這“白龍”就成了一屏白珠簾,寬寬正正的,你可以一直聽著它的叫聲,然後就是風和它飛濺出的雨滴。幻想有時是可以變為現實的---表姐要去南昌培訓,所以我與母親,還有表姐的男朋友去南昌了。起初我還是很討厭出門的,但想到兒時的遐想,便也隨口答應了。畢竟南昌與廬山還是不遠的。

就這樣,到了南昌就在賓館住了兩天便就開始廬山二日遊了。大巴上不斷上來遊客,然後等座位滿了,我們就出發了。這時我驚奇地發現,我前面坐的是一個外國友人。他真和別人交談著,可惜我聽到的是哇啦哇啦,不知道他說的什麼,我終於開始明白英語的重要性並暗暗後悔英語為什麼不多學習。

看著車窗外---朝陽的光芒均勻地撒在窗外的建築上,給人一種生氣美。然後就是漫長的路程--窗外的風景現在已成了遠處的村鎮與近處的山岩了。這時司機旁的座位上的一個人站了起來,拿起麥克風滔滔不絕:“歡迎大家來廬山玩,我是小張。是你們的導遊兼團長。”接下來是長達半小時的廬山簡述,並且告訴大家住賓館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牆壁發霉,被子很潮--餐飲也不好。

大巴爬在*走過的*大道,沿途是要眺望遠處的山峰的--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岩十分地自然,但又有一種自然美,並且幾點綠更添加了美感。但我的身體一直在左移右晃。原來是司機的方向盤左甩右甩的,這是盤山公路啊!

很快我們便到了。這倆天,瀏覽了歐美哥德式建築--老別墅,下山去看三疊泉,雨天看錦繡谷……但給我最深印象的便是後倆件了。

三疊泉,多美的名字啊!一聽倒是不免有了疑惑,帶著疑惑我們向三疊泉進發了。導遊倒是沒有去了---兩千多層台階一周去四趟的他當然得不去了。我們進發了,台階下的飛快,蜿蜒著,因為山岩中破出的樹椏,遮擋了不少視線,但隱隱約約多少還是能看到些人的。他們就在最下頭。我們一直下著,路旁的轎夫吸引了我,我去問他這還需要轎子嗎?他微微一笑:“小伙子,這路不是任何人都能走的,一斤八塊,你要坐嗎?”天啊,這但是論斤抬第一次聽到,但是一斤八塊的話……那我豈不是要*百么?我笑了笑,手揮了揮。繼續向下走,沿途的風光就是那倆座山,隨著目光的漸漸推移,山的一岩一草都看得清清楚楚,岩石中夾雜著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紮根在岩中,草葉向下下垂著。一直走著走著。在一節台階上我看到了三疊泉的側臉---啊!原來三疊泉就是泉水的三次落差,它從源頭向下落,落到第一層再落到第二層,最後直接落下,形成了一個湖,湖水又湍急地往下流去。到了腳下,我終於看到了---似蛟龍般落下,從山上一束下來,旁邊的陰影與草木映襯著它。現在看到它如懸長的白髮一樣了,可它愈往下愈寬敞,最後似一張白紙了。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但這是完全相反的。在覺得自己腳踝特別酸疼並看著表時,我們決定要回去了。仰望山頂,我不免生出了畏懼,可是為了能上去,也為了證明自己,同時也證明導遊所說的兩千多台階,我做出了讓我後悔的決定,一口氣跑上去。結果,我就開始了。一邊跑一邊默念著,只一會我就開始喘氣了,但我繼續堅持著。越爬越覺著腦門發熱,全身都熱乎乎的,赤紅赤紅的,不一會耳朵就像被堵住了一樣,聽見的聲音很小,然後就感到一陣疼痛。眼前好像是一片黑,中間有道亮光般感受。我跑到半路時,就開始爬了,一直在大口喘氣,同時數數也不像剛才利索了,不一會就數錯了。沒看到一個亭子我都將它當成一個目標,就這樣慢慢地爬上去了。我躺在地上,真想扯開衣服涼快點,呼-----我踹了一口氣,原來是一千五百多個啊!

另外就是雨天看錦繡谷了,一清早起來滿是霧氣,我們便準備好了雨傘。開頭並沒有下雨,遠處山峰蒙上一層霧,真是添了不少仙境感---風又這么大。我們正走著,突然就下雨了,而且是這么大。我們都在走山路,兩個男的自然要出去淋雨,而女的則舒服的在傘里呆著。我的衣服里全是水,鞋子裡也都是水,走起路來吱吱響,挺滑稽的。然後我就往前故意這樣走,結果在一個地方滑倒了,又濺了一身水,倒是無心看景了。

廬山,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啊!我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廬山夢。那就讓你永遠在我的相冊里,在大家的腦海里,在詩人的詩詞里,在畫家的水墨畫裡留住吧!

篇二

之所以去廬山,是受了李白的蠱惑。他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吶喊,穿過大唐,一直 迴響 在我心靈深處。再者,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也 熟悉毛 澤東的“無限風光在險峰”,其實好長時間不知道這“險峰”就在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聳立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 ”的美稱。同行的余導 講, 這裡不僅岡巒環列,山峰多達九十餘座,而且長年雲霧繚繞,煙雨瀰漫。她那瞬息萬變、瑰麗奇迷的山 色,為 歷代文人騷客謳歌不已。

我千里迢迢來到廬山,只為一識其“真面目”。可是,廬山似乎對我的造訪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熱情。

眾所周知廬山是避暑勝地,可是盤山公路上嚴重的堵車弄得我不免心煩,雖然時節已是初秋,在悶熱的大 巴內 我竟然不停地流下汗來。看看長蛇似的車隊,心越來越燥,看焦急也解決不了問題,乾脆把視線投放到 窗外, 慢慢欣賞廬山路景吧。

蘇子當年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 首廬 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尤為後人所傳頌。據導 游講, 廬山的盤山公路共有四百個轉彎,隨著大巴在山路的曲曲折折,時走時停,廬山也不斷翻轉它的面目 ,真的呈 現出了“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架勢來。想到自己坐著車就領略了蘇軾艱難跋涉後的景致,不免為自 己的坐享而 沾沾自喜,剛才的不悅亦一掃而光了。

下車後,我們直奔*筆下的“天生一個仙人洞”之去處。這是一個天然洞穴,這裡不僅是歷來最為游 人所 喜愛的勝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中*,直至成仙。仙人洞進口處 ,為宜 圓形石門。門上方正中鐫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對聯:“仙蹤渺黃鶴,人事憶白蓮。”入圓門 便見一大 巨石橫臥山中,宛若一隻大蟾蜍伸腿欲躍,人稱“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蒼松,名石松。石松凌空 展開兩條綠 臂,作擁抱態。其枝枝葉葉,密密層層,蓊蓊鬱郁,生機盎然:其根須裸露,卻能迎風挺立, 千 百年不倒, 充分顯示了廬山松特有的堅強不屈的性格,堪稱廬山一奇景。

順石徑小道逶迤而下,蒼翠崖壁間一岩洞豁然中開,洞高達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皺,橫斜錯落, 清晰 地記載著它那漫長的歲月,這就是仙人洞。洞內有一石制殿閣——純陽殿。殿內立呂洞賓身背寶劍石的 雕像。 兩旁有兩副對聯:“稱師亦稱祖 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靈異,岳陽三醉神仙”。洞穴最深處,有 兩道泉 水沿岩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聲,悅耳動聽。我立於石窖之外,聆聽許久,大有“如聽仙 樂耳暫明 ”之清爽,若不是導遊規定了集合的時間,我倒願意在此地逗留良久。

本來此番游廬山我的願望還在於能到香爐峰,很想親身感受一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偉壯麗,可 惜的 是導遊告訴我們李白所到的香爐峰,在另一遙遠的所在,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恐怕無法到達了。眼看 烈 的夙願不能立遂,我登時有了不可自拔的遺憾。

下山的時候,倒也隨處可見飛泉流瀑,但是總感覺不如李白的來得壯觀激烈,也就少了幾分欣賞的意趣, 而且 看到有的瀑流之下一深潭,旁邊的石塊上總寫著“青龍潭”“黃龍瀑”之類,印象當中感覺無論何處的 山,只 要有瀑有潭,總能見到類似的名字,也不感到有何稀奇了。

快到山腳下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賣旅遊紀念品的小攤,輕瞄一眼,一個紅色的鐲子立刻吸引了我。不是 俗艷 的鮮紅,也不是壓抑的紫紅或暗紅,是一種鮮亮的紅,剔透的紅,紅得超凡脫俗,我很想買下來,一問 價錢25 元,其實不算貴的,可是那一會有根筋不對了,非得給人家15元,最後攤主講定是20元,我還是咬定 15不放鬆 ,正在這時,同伴說集合的時間快要到了,呼喚我下山,我竟然義無反顧地掉頭而去。可是沒等我 走到山腳, 我的腸子已悔青了,很想得到,可是再也沒有碰見類似的鐲子,到我離開廬山,直至離開江西, 我都無緣再見 到類似的紅鐲子了。

除了香爐峰,這算是我在廬山的第二大遺憾了。

有些東西,真的是要看緣分了。

篇三

伴著午後的驕陽,我終於來到了盼望已久的名山廬山。從山下遠遠望去,雲霧繚繞間,巍峨挺拔的 山峰 時隱時現。汽車沿著崎嶇蜿蜒的盤山公路,左鏇右鏇地在山間穿行,被搖晃的暈頭轉向的我不禁問道: “這上 山之路到底有多少個彎兒呀?”

這時導遊叔叔娓娓道來,據說當年毛主席第一次登廬山時手裡拿著幾盒火柴,見一個彎兒扔一根火柴,到 達山 頂時居然扔了兩大盒400多根火柴。你說有多少個彎兒?當然有400多個彎兒嘍!再看路標,從山下到山 頂的路 共22公里長,我心裡默默計算了一下,“天哪!平均55米就有一道彎兒。”上廬山竟有如此多的彎路 ,這恐怕 也是一奇吧!

快接近山頂時,剛剛還驕陽似火的天空,這會兒卻“噼哩叭啦”地下起了大雨。全家人商量後一致同意計 劃不 變,雨中漫遊,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嘛!

大雨中,我們來到了綠樹掩映下的一座青石砌成小樓,這就是的“美廬”別墅。走進樓內,從一幅幅 歷史 照片中得知“美廬”原為一名英國勳爵在廬山建造的一棟英式別墅,1933年將其轉讓給宋美齡,1948年 蔣介石 為該別墅親筆題寫了“美廬”二字並鐫刻在院內一巨石上,遂稱 “美廬”。此後,毛主席也曾於1959 年和 1961年兩次住過“美廬”別墅。有意思的是,毛主席第一次來“美廬”時曾說過一句十分風趣的話:“ 委座久 違了,我來了。”難得啊!“美廬”是國共兩黨領袖住過的一棟別墅。今天的“美廬”已不是一 棟簡單的 別墅,它已經具有了不同凡響的意義,成為歷史的見證。

說起別墅,那可是廬山上的看點,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的八百多棟別墅,被稱為“萬國別墅”,如此 龐大 的別墅群在國內可謂獨一無二。其中有西式的、有中式的,有貴族官邸,有*教堂,它們或依山傍水 ,遙相 呼應,或星羅棋布,古樸典雅。如今,這些形態各異的別墅群,已成為廬山上最美的風景區。

當晚我們也住進了一棟名為“挪威森林”的西式別墅,這棟成L形狀的灰色小樓,紅色的屋脊, 白色的圍 欄及 白色的拱形窗戶,樸實典雅,令人賞心悅目。

第二天,雨過天晴,霞光萬丈。一早,我們就身披霞光,就沿著潮濕的山道,大口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 欣賞 著古樹參天的美景,一邊向山頂含鄱口走去。

含鄱口,海拔 1211米,因山勢高峻,形凹如口,似乎要把鄱陽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很可惜, 昨夜 一場大雨使原本就多霧的廬山,此時更是大霧瀰漫,哪裡看得清鄱陽湖呀?遺憾!

坐上纜車,我們往下一個景點大口瀑布而去。纜車在雲霧繚繞的山中穿行,那朦朦朧朧顯現出的山峰,不 禁使 我想起了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詩: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 中。此 時此刻我眼中的廬山不正如詩人筆下所描寫的那樣嗎?雲霧中,廬山的面目還真是不易看得清啊!

纜車把我們帶到山澗那個因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而名揚天下的大瀑布前。一路下到澗底,在巨大的水聲 和漫 天的水霧中,我抬頭仰望大瀑布,心中震撼不已,千言萬語彙成那首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 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不愧為大文豪,他把廬山瀑布描寫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佩 服!

最後,告訴你個趣事,在廬山上,有一家電影院創下了同一家影院播放同一部影片觀眾人數最多,放映場 次最 多的吉尼斯世界記錄。我和爸爸也在那家影院觀看了同一部電影《廬山戀》,並刷新了觀眾人數吉尼斯 記錄, 我是第1722694位觀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