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周總理

陽光這樣耀眼燦爛,但沒有總理的笑容那平平淡淡的笑容燦爛;蝴蝶那么美麗五彩斑斕的,但都比不上總理的浩然正氣,英俊瀟灑;春天一切生物都那么生機勃勃,但都比不上總理的器宇軒昂、兩袖清風······

能形容總理的話太多了但我最想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來形容我們偉大的周總理。

總理是民族英雄、是黨的領袖、是開國元勛、是人民公僕,他正直清廉、發憤圖強、為國為民。

為什麼總理逝世時會有十里長街送總理的事呢?

現在我要用一件簡簡單單的事來證明總理受人敬佩的原因:1954的冬天,周總理聽說北京的公共汽車很擁擠,老百姓坐車很困難。一天下午五點多鐘,正是人們下班的時候,周總理對秘書和衛士說:“民眾反映現在坐公共汽車很擁擠,等車要一兩個小時,現在咱們去了解一下情況,你們不要通告保衛部門。”

周總理一行三人來到北京圖書館附近的汽車站,人確實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車,周總理才最後上去。車裡人很多,已經沒有座位,周總理往車裡走了走,抓住吊環,汽車開動了。一開始,人們都沒有注意。過了幾分鐘,一位乘客發現了總理:“哎呀!這不是周總理嗎?”頓時,車裡沸騰起來,許多人站起來給總理讓座,不少人往他身邊擠,有的人還把手伸過來要和總理握手。秘書和衛士都非常著急,怕把總理擠倒。周總理揮著手大聲說:“請坐,請坐,別擠!”這時,一位乘客擠過來,握著總理的手激動地說:“總理,你那么忙,怎么還來坐公共汽車?”周總理笑著說:“我也來體驗一下你們的生活嗎!”有的乘客非要讓總理坐下,總理堅決不肯,一直站著和大家親切地說著話。總理向他們在哪兒工作,住在哪裡,生活怎樣,每天上下班坐車要多少時間。車走了幾站以後,秘書和衛士勸總理下車,說:“情況也就是這樣了,咱們趕緊回去吧!”總理還堅持坐下去,下了車以後,總理又上了無軌電車,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個北京城。

情況搞清楚了,總理很快召集有關部門同志負責研究解決交通擁擠的辦法。他還提出許多可行的具體建議。比如,畫出人行橫道線,在繁華路口的馬路中間設安全島等,就是周總理提出來的,都是為了保證行人的安全。這就是我們的總理,他愛民如子、他雖然日理萬機,但只要是為了人民他什麼都可以放下,他對人們俯首甘為孺子牛。

但面對欺負我們的人他便橫眉冷對:九一三事件發生以後,蘇聯大使找到周總理,陰陽怪氣地問道:“總理同志,聽說最近中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周總理平靜地回答:“也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森林裡倒了一棵樹,一棵樹上落下一片葉子而已。”蘇聯大使故作關心地說:“據權威人士推測,此事對中國的影響極為不利呀!”總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顆毒瘤在肌體上自動消失,有百利而無一害。”蘇聯大使有些惱怒:“總理同志,有句話我早就想說了,你們在國際上口口聲聲罵我們是社會帝國主義,把我們說得比廁所還臭。既是這樣,那么請問:你們的林副統帥在國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偏要投奔我們蘇聯呢?”周總理冷笑道:“正因為廁所臭,蒼蠅才喜歡那個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多此一問?”蘇聯大使被說得啞口無言。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沒錯我們的總理確實做到了他兒時的願望。雖然總理已離我們遠去,但他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在我心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