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議論文範文三篇

【篇一】

同樣是列車事件卻引發了兩個不一樣的故事,一則是乘客強行扒開車門導致列車遲發車的故事,一則就是為了救突發昏厥嬰兒而延遲發車的故事。這兩則故事都引起了社會熱議,但兩者一褒一貶,大多是謾罵女乘客,讚揚列車員,在我看來,乘客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而不是搞個人主義,擾亂社會秩序。

就乘客的行為來看,這是對他人不負責的表現,全列車的人都在為她的所作所為而付出時間代價,可見這位乘客自身缺乏了基本的道德素質,所以才會做出這樣不明智的選擇。再者,這樣強行扒開列車車門的做法也是對自己生命不負責任的體現。敢問如果這位乘客,如果能夠學會換位思考,關愛他人,那么這種事情是否也就不會出現。

當然,類似這樣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在社會上也屢見不鮮。有為了在公車上占據“一席之地”而不惜跟老人、孕婦玩起了搶座位遊戲的;也有為了能夠更快、更方便,總是在別人不經意間插進隊伍裡面;還有在安靜的公共場合里大聲喧譁。等諸如此類的事件。這些行為都是不文明的事,是缺乏道德素質的體現。

再回看列車員的做法,他的做法為何能夠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和乘客們的紛紛點讚,其原因還是在於他能夠學會換位思考,關愛他人,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以至於在發生特殊情況時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因此獲得大了家的支持。

當然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大部分人都擁有關愛之心,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家都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例如:愛心捐款、慈善公益募捐活動、志願者活動等無不體現了在這個社會上大家庭之下被愛包圍著。

在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關愛他人,換位思考,讓社會多一點關愛,少一點冷漠。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的關愛他人呢?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不能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其次,我們要樹立責任意識,為他人和為自己負責。在他人有困難的時候自覺伸出援助之手;最後就是要從生活小事做起,善待他人,與他人為善,不斤斤計較。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堅守以上這幾點,那么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幸福。

總而言之,多一點換位思考,少一點無情冷漠,對他人和自己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放下你的冷漠和孤傲吧,撿起你的關愛和寬容,社會正需要這些正能量的輸入。

【篇二】

哲學上有三大問題:我是誰?我要做什麼?我要去哪兒?這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千百年來,不斷有人在嘗試著解決這些問題,但最後的結果總是不那么盡如人意,在我看來,這3個問題都有個共同的答案,那就是記憶。

我們的記憶告訴了我們是誰;告訴了我要做什麼;同時包還告訴我要去哪兒;同時它還告訴我是一個活著的人。有人說”性格決定一切”,我認為性格也是由記憶所決定的,記憶或直接,或間接的導引了我們的性格,指明了我們前進方向,塑造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一切,同時記憶也告訴了我們如何思考,怎樣決斷,以及對大千世界的種種繪出獨屬於自己的色彩,為這個世界貢獻自己的寶貴的智慧。

記憶它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認清這個世界;融入這個世界;正是有了它,我們有了與世界對抗的資本,我們有了改正錯誤再來一次的機會,有記憶的我們是真正活著的我們。記憶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但是記憶也會欺騙我們,恐嚇我們,阻礙我們,讓我們遺忘自己,它總是習慣性的遺忘那些令我們不愉快的事,而只留下我們自己的快樂回憶,有人說因為記憶有自動過濾不開心事情的功能,才不致於使我們的腦子發生爆炸。

我想也正是因這樣的關係,才會有許許多外的人想要自到過去,回到記憶中的開心時光,甚至於感覺回憶中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人。為什麼人們會這樣認為呢?因為現實是沒有過濾器的,可以自動過濾不好的一切,它需要我們一點一點的嘗盡酸甜苦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就有了真怒哀樂怨,而不僅僅只有喜和樂。生活中有90%的時間我們是處在平談之中,沒有喜沒有悲,只有5%的時間處於喜樂之中,還有5%的時間外於哀怨之中。但我認為卻不應該這樣回憶雖好,可活在其中的我們卻也失去了繼續去創造新天地的機會了,限制了自我,僅僅將自我局限在籠子裡,沒有展翅高飛的高光時刻。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對於那些甘願在籠子中生活且沾沾自喜的人說一句,外面的天空很藍,這裡的花草更鮮艷,這裡的世界更美好。

在我看來,喜歡回憶過去的人不過是在平淡之中為自己尋找一些安慰,讓自己可以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悲哀,也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份喜樂,從這一方面說似乎活在回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篇三】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攀比為一個中性詞。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攀比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思維方式。

正面的攀比是指在理性驅動下的正當競爭,它推動人和社會發展。

攀比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古往今來社會都是在不安現狀中進步。如果沒有攀比,我們將仍處在刀耕火種的社會,清王朝用它的覆滅告訴我們,失去攀比,才有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因為有了攀比,才有不斷前進的動力,迫使自己不斷超越。追憶兩千多年前的“百家爭鳴”,有了攀比,各思想家爭相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開創了中國曆第一個思想變革。

攀比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從縱向攀比,拿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比,從中得出經驗教訓,這是一種處事的智慧。從橫向比,國家與國家比較,從而帶動國內的科技發展。

然而,當攀比演化為負面的攀比則危害重重,因為它是一種散漫的,伴有心理障礙的比較。

現今,社會中盲目攀比現象很嚴重。因為盲目攀比而不擇手段,最終兩敗俱傷;因為盲目攀比,當看到周圍人吃穿比自己好時,不惜舉債消費或一次次問父母索要。這也是在金融危機時中國的奢侈品銷量仍能持續上升的原因;因為盲目攀比,產生的嫉妒心理使得自己不再腳踏實地,一味追求捷徑,幻想一夜暴富的生活。

病態攀比的背後是知識,道德,精神的貧窮。因為知識貧窮所以只有擁有錢財才能讓自己增色;因為道德貧窮,所以將一次次索要當成習慣卻不曾想父母辛勤的付出;因為精神貧窮,所以物質世界被自己視為萬分寶貴。

一個比字兩把刀,掌握好攀比的方法,才能做到進退由己。

攀比要有良好的心態。時常懷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常常持有一顆感恩的心會給你再次爬起的力量。

攀比需要選擇正確的對象,正確的攀比應是“不比穿戴比學習,不比文具比志氣,不比家庭比能力”。與身邊的人比,我們可以比誰在單調工作中找到樂趣並為之不懈努力;比誰能為夢想堅持腳步,讓微笑一直自信綻放;比誰能超越物慾,不被名利所羈絆,率性所為……

攀比需要有銳意創新的能力,而不是全盤照搬。如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在模仿中喪失了自己。

攀比有度,善於攀比才能在人生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