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高一《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是被人列在四大名著之首的,其原因多人們會搬出

紅學的流行,有些人一生只要研究研究這本書就能過舒坦的小日子

了。曹老是餓死的,他的書卻增加了就業,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這本讚譽過剩的書一直排在中國累計銷售首位,的確是有點真本事

。不過我覺得之所以紅學興是因為曹老描寫的物事,禮儀像史書一

樣值得研究。值得研究的是曹先生所在的清代,並不是一本書。

在我看來紅樓是一部喜劇,像童話一樣完美的結局和過程。在

老師教我們時候老師說:“以四大家族的興衰為基礎,寶黛愛情為

線索的悲劇。”但是四大家族中主力描寫的賈家從開始一樣是越來

越興旺到底。開始賈府人人富貴,有賈珠等人的死去也並不是慘死

怎么的,主角們並沒有經歷什麼痛苦。基督教教義說:人生來就是

受苦的。所以死者沒有什麼可悲。秦可卿死啦。還帶給賈蓉一個五

品龍禁衛的官,死者解脫,生者人就享樂。

到中後部寧府抄家榮福敗落很多人唏噓傷感的時候。我認為這

只是賈府越來越興旺的插曲,很短的插曲。在這個艱難的時候死了

一批人,單迎春外無一不死得其所。賈母已經八十三歲,在以前那

種年代是多少高齡了,一生享樂,被人捧月,只在死前擔驚受怕過

一陣,又沒有凍餓挨打挨罵著,總是喜大於悲的。連她自己也兩次

說到自己的死時,提到自己的高齡,享福一生,死也甘願了。

鳳姐雖然年齡不及賈母長壽,但是大權在手,也是風光一生,

錦衣玉食的。談自己時說:“別人沒吃的也都吃過了,沒見著的也

都見過了,死也沒多少可憾的了。”人的快樂是以自己的願望來衡

量的,鳳姐喜歡的錢權兩得,巧姐最後也有驚無險回歸寧府,死前

的風波都只是一生中的小憾,以比列來說,賺大了。

探春遠嫁,以後來回來時描寫的“比來時還鮮艷三分呢。”那

生活一定是很好的,沒有像迎春那樣遭打挨罵受凍,婆家後來還得

以在京城得職,與娘家很近,相聚相親。

元春貴為寵妃,有皇恩,有世人稱頌,連賈母見了也要跪拜,

雖然無子有些遺憾,都沒人會否認她是最幸運的人之一。

惜春希望出家,最終能夠帶髮修行,她圓了自己的願望,只要

是自己想的,什麼願望都不可悲。

趙姨娘為人所不屑,兒子賈環為人所不齒,娘兒倆被讀者都深

深看不起。我非常聯繫迎春的命運,恨不得賈府的人去夏家報仇。

但賈府的人大多都不大吧迎春放在心上,那是因為——迎春的地位

其實非常低,比在讀者心中的配角賈環賈薔還低。首先迎春是庶出

,親娘早喪,且沒有親兄弟姐妹可以依靠,最後還是個女兒身,地

位自然不能高。迎春性格軟弱,在賈家已受了不少氣,嫁過去更是

受盡折磨而死,在我看來真是紅樓夢杯具之最。

寶黛的愛情悲劇是公認的,我認為沒有什麼可悲。寶玉這塊頑

石不經歷悲痛一定仍對紅塵嚮往。人的快樂的是以自己的願望來衡

量的,寶玉能額外受恩入紅塵已經是賺大了,遂了自己的心愿也該

滿足了。林黛玉來還債的慘些好,越慘越好,不慘還不清債務。以

十幾二十年的功夫報答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正是她自己的心愿。

散了一批人。在兩府衰敗的一時間,那些攤前斂財的奴才散了

一大批。賈政此時明白了這些人,一個個打發走了,切掉了一個個

毒瘤。

鍛鍊了一批人。眾人先享富貴再忍受貧窮,那時間懂得了勤儉

節約。賈府人少了,可他們從來不缺人,又沒有計畫生育!

成長了一批人,一個賈蘭很有才能,在結尾已經高中。一個巧

姐兒長大不落鳳姐。而且有了鳳姐的教訓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作者

製造了這兩個完美形象真是暗示賈府以後的命運。甄士隱也透露賈

府會再度興旺。

高鶚續寫的四十回,我讀之前很擔心遠不如曹雪芹所作前八十

回。讀了之後我也很喜歡後四十,那每一回的結尾處稍設懸念,曹

一般沒有吊人胃口的習慣,高這樣無疑增了觀賞性。萬事開頭難,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已準備好了大多數零件,高鶚的組裝技術也很好

,那么這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也就足以流芳百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