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關於守望的話題作文

文題】

你坐在考場答卷時,父母在守望,老師在守望,所有關心和愛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藍天守望小鳥,大海守望風帆,大地守望小草……在守望中,我們拒絕誘惑;在守望中,我們執著追求;在守望中,我們走向成熟……

請以“守望”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可以記敘經歷、講述故事,也可以抒發情感、發表議論、展開想像等。

【構思導引】

“守望”,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看守、嘹望”。守望的主體可以是自己、身邊人、歷史名人、花草鳥獸。守望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事物、抽象的情感。如:守望一片土地、一縷陽光、兒時的朋友,守望心靈、自尊、責任、誠信、淳樸等。可以寫自己對友情的守望、爺爺對土地的守望、依米花對綻放的守望、東北虎對領地的守望……在守望中再現人生的喜怒哀樂和信仰追求。以下構思供參考:

思路一

用事實說話——寫記敘類文章。寫身邊普通人的守望,例如父母、爺爺奶奶、老師等對“我”的守望,或者“我”自己的守望。可以“守望的天使”為題,記敘從小到大母親關心自己的感人片段: “病床前的守望” “考場外的守望” “迷途時的守望”,最後點明主題“母親是我生命中的守望天使”。再如以“有一種愛叫守望”為題,從不同角度選材:爺爺在村口柳樹下的守望、朋友在千里之外的守望、老師在中考前的守望;結尾總結:親愛的爺爺周末常在村口守望我這顆他心中的太陽、遠方的朋友用郵件守望我這位她心中的摯友、敬愛的老師用耐心守望我這棵她心中的幼苗;最後點題:他們的守望是深沉的愛,是誠摯的情。

寫此類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實感,我手寫我心,切忌胡編亂造,無病呻吟。

思路二

插上想像的翅膀——編寫故事。以他人或他物的經歷為素材,通過合理的想像,編寫小小說。例如以“蘇武的守望”為題,再現北海之畔,懷著赤膽忠心的蘇武手持旄節,迎風而立的身影,以及他苦忍18年,對國家、民族的執著守望。以“孤獨的守望”為題編寫故事,表現一對空巢老人對兒女的守望。開頭是題記: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曲徑殘葉紛飛,夕陽西下,孤獨人在守望。然後是三個鏡頭:周末夕陽下的守望、除夕之夜的守望、生日宴上的守望。再如以“一棵百年胡楊樹的守望”為題,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記敘沙漠中的胡楊,如何經歷滄海桑田的巨變,堅守在莽莽黃沙中,守望著自己的家園。

精巧的構思、跌宕的情節、虛實的映襯、細節的刻畫是寫好此類文章的關鍵。

思路三

理性的思考——寫議論性散文。以“生活處處有守望”為題,談談自己對“守望”的思考和感悟。開頭:生活中處處有守望,在守望中,我們不斷成長,不斷成熟。接著進行理論論證:守望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深刻;守望讓我們的心靈變得充實;守望讓我們拒絕各種誘惑。再選取典型名人事例進行舉例論證:如,畢卡索守望自由、貝多芬守望音樂、毛澤東守望理想。最後總結,呼應開頭:名人的人生守望,給後人永遠的啟示,在守望中,我們執著追求;在守望中,我們走向成熟。

思路四

捕捉最新社會信息——寫通訊。以身邊的真人真事為材料,記錄民間藝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剪紙、秧歌、地方劇種等的傳承。如以“海陽大秧歌的守望者”為題,記敘某民間藝人對海陽大秧歌的整理、挖掘、傳承,表現守望者對文化遺產的熱愛與執著。

寫此類文章,充實新鮮的史料素材、理性的個性化思考是打動讀者的關鍵。

【經典時文】

陽光下的寄望

顧振威

我見過一個母親,在陽光下守望的母親。

母親就站在七月炙熱的陽光下,翹首望著百米外的考場,神色凝重。

母親臉上早已狼藉著豆大的汗珠,汗水將她的衣衫浸染得水洗一樣,她花白的頭髮零亂地貼在前額上。母親就這樣半張著嘴,一動不動地盯著考場,站成一尊雕像。

樹蔭下的家長們停止了說笑,他們驚訝地望著陽光下的母親。有人勸母親挪到樹蔭下,母親表情嚴肅的臉上擠出比早春的冰還薄的笑,囁嚅道: “站在這裡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場,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沒人笑她痴,沒人笑她傻,也沒人再勸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親舔了舔乾裂的嘴唇,目光掃了掃不遠處的茶攤,就又目不轉睛地盯著考場了。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半個小時,也許一個小時,母親像攤泥一樣癱坐在了地上。眾人一聲驚呼圍了上去,千呼萬喚後母親仍昏迷不醒,眾人便將她抬到學校大門口的醫務室。

聽了心跳,量了血壓,掛了吊針,母親仍然緊閉著雙眼。(話題作文 )經驗豐富的醫生微笑著對眾人說: “看我怎么弄醒她。”

醫生附在母親耳邊,輕輕地說了句:“學生出考場了。”

母親猛地從床上坐起來,拔掉針頭,下了病床: “我得趕快問問兒子考得怎么樣。”

我常常將這個真實的故事講給我的學生聽,學生們說,這個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無味的說教!

(原載《周口日報》)

【賞析】

其實,每個父母都是守望孩子的天使。本文運用大量細節描寫塑造了對兒子充滿期待和關愛的母親形象。 “母親前額花白零亂的頭髮” “比仲春的冰還薄的笑”“乾裂的嘴唇”“像攤泥一樣癱坐在了地上”等細節,深深震撼著讀者的心靈。

【佳作示例一】

草垛上的寄望者

江蘇阜寧中學 朱偉

月光籠罩著山溝里的村子,起伏的山巒像巨獸似的蹲在村子周圍。村子裡的一個個草垛像極了山的崽子。狗娃就喜歡坐在草垛上發獃。

空氣里飄散著熬豬油的香味兒,狗娃咂著嘴,吸溜著涎水。要過年了,自家的虎頭灶上也熬著這玩意兒。晚上,他剛剛撮起塊燙手的油渣放進嘴裡,就被娘連追帶打攆了出來: “打不死的饞鬼!”

寒假放了一個多月。破舊的教室不擋風不遮雨,冬天上課凍死人。縣裡拉來一車磚、瓦、木頭讓修教室用,卻被用來修了菩薩廟。村長用發亮的袖子揩了揩鼻涕,對憤怒的李老師說: “急啥子嘛,先放假!”於是,狗娃回了家。李老師說,等天暖和了再上課。

李老師是第一個來這裡教書的老師,雖然狗娃爹撇撇嘴說“他要真是個能人,哪能來這山溝子裡受苦”,但狗娃依然喜歡李老師。狗娃從他那兒知道了許多稀奇事,比如腳下這塊地方叫地球,和天空上的星星一樣浮在宇宙中,就像浮在蛋清里的蛋黃。還比如城裡人會造一種叫飛機的東西,人坐上就能飛上天。狗娃覺得這些事情太不可思議了,如果把鐵鍋扔上天,還不砸死人!

狗娃望著浩淼的夜空,望著那無數顆眨巴著眼睛的星星,眼前漂浮起了一個個蛋黃。“知識就是力量”,他念叨著李老師常說的話。他想等學完了李老師的知識,就進城,因為他知道那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像彩虹一樣漂亮的電燈,會移動的鐵屋子……

狗娃一下子想到許多東西,腦袋變得很漲。他張大嘴哈了哈手,抱緊膝蓋,又抬起頭望著星空。過完年,李老師就快回來了,他希望。

“狗娃子,快回來睡覺!”狗娃爹站在門口吆喝著,小小的村子迴蕩著他沙啞的聲音。狗娃不捨地蹭下草垛,晃著漲漲的腦袋,回家了。

星空依然浩淼,草垛上仿佛仍留著狗娃抱著雙膝守望的身影。

【簡評】

深遠的立意使文章多了幾分凝重感,顯示出作者深邃而冷峻的思索。草垛上的身影,僅僅是在守望老師,守望浩淼的星空嗎?不,還有知識、未來、幸福生活……

【佳作示例二】

孤獨的守寄望者

—一考生

在歷史的長河裡,他們是守望者,是孤獨勇敢的探索者。

李大釗,守望的是道義。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他用鋼鐵般的肩膀扛起千斤重的道義。即使被捕,他依然從容不迫、毫不畏懼。即使是在普通人無法看到未來的迷惘時期,他仍昂首挺胸守衛著他的理想。他將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堅守。

於是,他被人們永遠地敬仰著,作為一名守望道義的勇士,作為一位超越時代的探索者。

海子,守望的是幸福。他用發自內心的詩歌唱出了對幸福的嚮往,可世界卻讓他失望。於是他以生命為代價去找尋他所期冀的幸福。火車呼嘯而來的瞬間,車軌上的他大概是幸福的吧!那短暫的時刻,他大概找到了那間他想要的房子了吧!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越來越多的人為了金錢和權力前赴後繼的時候,只有他孤獨地歌唱,用清澈的心靈去發掘世界上的真善美。

於是,他被人們永遠地紀念著,作為一名守望幸福的詩人,作為一名追隨自己心靈的歌者。

曹雪芹,守望的是時代的蛻變。身為沒落貴族的公子,他冷靜地觀察著逐漸走向衰敗的社會。《紅樓夢》,是他在黑夜中的吶喊,一字一句都喊出了對封建社會的憤怒。只可惜,他的力量微弱。他只能把寶黛悽美的愛情化做一面鏡子,照出封建制度的腐朽。

於是,他被人們永遠地記住了,作為一名守望時代蛻變的作家,作為一名穿越歷史的敲鐘人。

歷史的鏈條在他們的孤軍奮戰中被拉動著。正是因為這些孤獨的守望者先於我們站在人類歷史的頂端,才讓光明穿過阻礙到達新的時代。

【點評】

這是一篇立意深遠的散文,全文採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選取了李大釗、海子、曹雪芹三個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人物,表現了“他們,是孤獨的守望者”這一中心。語言簡練,事例概括精準,讚美之情洋溢在字裡行間,向讀者傳達了一種正能量,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