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

趴在欄桿上俯視樓下那片綠茵的我的腦海中猝不及防地蹦出這幾個字.突然想起了一年多以前的我也是這么觸摸這冰涼的欄桿俯視大地,只不過是站在三樓,背後是熟悉的教室,幾張同窗六年的面孔在裡面晃著.放學後.我固執地背這米老鼠的大書包,紅站在我的身邊,我微笑著看者那些稚氣的面孔熙熙攘攘擁擠著一蹦一跳地走出校園.伴隨那些銀鈴般的笑聲的還有不遠處籃球場上爽朗的吆喝聲.我和紅就這樣站著,彼此交談著心事.夕陽慢慢褪下,晚霞隨意地在天邊抹上,黃昏的景色顯得格外美麗.國小六年級的光陰.卻不知時間慌忙地從我身邊溜過,那種溫馨的,熟悉的感覺仍縈繞在我的身旁,恍如隔世.

一時間想起了許許多多的往事.我的“哭”的詮釋有許多.我才六歲光景時,搬進新家,寬敞的房間顯得空曠,一張床,僅此而以.半晚醒來,有種窒息的感覺,開始害怕,於是就躲在被窩裡輕聲地抽泣著.大概哭聲能夠趕走黑暗和寂靜對於一個孩子的恐懼,於是我就歇嘶底里地啕嚎大哭.我們家的隔音效果真是好,漸漸地,哭累了,便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記得剛上幼稚園是一想到中午不能回家便在那裡小聲地抽泣,哭了一會兒,發現沒人來理我,對於新奇的事物又充滿好奇,於是就擦乾眼淚.以前不知怎么回事,得出了“哭比較容易睡著”的結論,所以在睡不著的夜晚會強迫自己偷偷地流幾滴眼淚,在自我催眠中入睡.

漸漸長大了,“哭”也承載了一些委屈與屈辱.後來又演變為“感動”.我看《金粉世家》的最後一集,雖然“愛情”對於我而言是一種模糊而又抽象的東西,但總是被離愁所感染,“擦肩而過”也是一種無可言喻的痛楚,不知不覺,臉頰上留下了兩道淚痕.在書店看到小天狼星死了後,掩卷低聲抽泣,心仿佛被抽乾了,我似乎只剩下一個軀體,裡面空蕩蕩的.走出書店,陽光照著,感覺有些眩暈.我不知道我的“哭”居然也能被詮釋為“憤怒”.在極端的憤怒下,眼淚似乎可以代替我心中無聲的咒罵,揮灑我的憤怒.

童年的日子總是過得那么單純,一如那明媚而清澈的陽光.每天什麼都不用去想,每天總是快快樂樂,即使這一秒是哭喪著臉但是下一秒一定還是高高興興的.思想也單純.吃,喝,玩,樂.想在的我搭乘著少年的汽車,接下來還要有三次的轉站.青年.中年.老年.我的人生只不過剛開了個頭,路途遙遠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