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近十八

人近十八歲,自認為對這個世界已相當重要,而世界才剛剛準備原諒你的幼稚。遙想當年怎樣,才發現我們依然長大,也有了所謂的曾經,也有了故事可講。

人近十八的我們,也算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又會和一些人聚聚散散,如雲來雲去,雲聚雲散,馬叛說:這些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行走的路上,叛逆的青春。想來也是,曾經的我們,會為各種各樣的題型而鬱悶,為無盡無休的作業而惱恨:會為競選班長失利而鬱鬱寡歡,為同桌借而不還的一塊橡皮耿耿於懷;你會為朋友的一個誤解而蹙眉,為親人的一個遲到而嘟嘴...而現在回頭想想,那些不值一提的瑣事有什麼值得你如此感慨萬千?

人近十八,歷經了大到中考小到周練不計其數的考試,卻也少了些當初的大喜大悲,面對再怎樣不堪的成績似乎都能一笑而過裝作無所謂,歲月練就下的堅強外表像是給你安上了重重鎧甲,讓你在無數期待徒為空後也能而來兩手一攤任之所趨。

人近十八,才明白國小國中寫作時提筆就寫的“時光飛逝,歲月如梭”的真諦,才理解張口就來的那段“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有今生的擦肩而過的內在含義,才感受到上帝對自己是多么疼愛有加,以至於安排在你身邊的朋友都是於你而言第一無二的存在,讓你在枯燥無味的生活里找到了些許慰藉。

人近十八,改過了許多夢想,那么多人問過我們長大想做什麼,我們的答案也千變萬化:從老師到醫生,從工程師到翻譯,從設計師到簽約作家…卻無一讓自己滿意。未來如何,正行走在這條路上的我們又如何知道呢?可是人近十八,逐漸拋開了那些浮誇和不切實際,若是再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想我的答案會很簡單:不過是想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樣,讓未來的我不會成為現在的自己討厭的人,不會在垂垂老矣之際,帶著年少時的遺憾和悔恨,只留一句“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人近十八,行於人生的十字路口,會面對或多或少的抉擇,我只希望我可以完全忠於自己,一切由我說了算,一切由我自己來承擔,不為所謂的理想微笑著受虐,也不會覺得的過往的路口是失誤後的落難逃生,只希望我可以再抉擇前選我所愛,在抉擇後愛我所選。

人說,人到十八歲,就意味著質疑和反抗,就意味著從心靈雞湯的勺子裡跳出來,從描繪的細膩未來中跳出來,跳到這個五毒俱全卻又清澈見底的世界裡。

人近十八,當未來遙遠的尚未成形,我們就這樣繼續深一腳淺一腳地趕路,只是有時啊,我是說有時,我會低頭分辨泥潭裡的足印,從逐漸陷下去的數碼里,猜中了這個世界隨手贈與的一點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