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優秀作文:聲音(3篇)

XX-XX學年高一第一學期學生作文:聲音(3篇)

1.聲音

家鄉的聲音是靜謐的,疑是漫漫白羽飛,卻是涓涓水滴墜。

我記憶里的家鄉,都是由一串串聲音連線起來的。

傍晚放學回家,烈日剛剛低垂了些,便在樹枝杈椏間穿行著。這樣的溫度惹得知了嚎叫了一天:“知了,知了。”興許是天太熱,曬得植物們蔫了生氣,只能低下腦袋,一言不發。所以,外婆家門前的小池塘就是一片靜悄悄的。微風帶著知了的煩悶一頭扎進金光粼粼的水波里,湧出清涼的潺潺水聲,吹乾我額前剛熱出的汗液。這時的外婆早在家門口等著我,在遠遠的,遠遠地池塘邊的樹林盡頭,一眼便看見了我,然後,用她那最渾厚響亮的聲音,喊著:

“丫——頭,快回來呀!”

外婆的聲音很響亮。響亮到它可以穿越時間的洪流,在擁擠中,勾起你心底最深的,最純淨的眷戀。就像一夜寧靜悠遠的星空里,響起了禪院裡的鐘聲,隱沒了幽徑小路旁的花草樹木。

於是,就在這時,我會用盡畢生最幸福,最幸福的聲音,在樹林那頭,甜甜地喊一聲:

“哎——我來啦。”

聲音迴蕩在記憶的樹叢里,久久盤鏇……

待我一溜煙跑回了家,頭上又滲出了一層閃著金光的細汗。外婆則笑眯眯的拉著我去洗頭,洗澡。

我的頭髮本就稀疏。當溫潤兒清涼的水撫過我的頭髮時,那就更加柔軟了。我就這樣蹲著,任憑清水蕩滌著我的炎熱。一切都是倒立的,樹幹,樹葉,花兒,房屋還有我的外婆。我咯咯地笑著。笑聲如銀鈴般清脆。顫得小池塘皺起一層層細波,飛來的清風逗得樹葉沙沙作響,伴著外婆厚重如琴鐘般悠美動聽的笑聲,世界清涼了許多。

就這樣,流金鑠石的烈陽漸漸退卻了刺眼的金色,換上了寧靜的白月光。

隱約中,銀白色的月光靦腆的在池塘上漂浮,瀰漫起一層如紗般的霧靄。一身清涼的我,穿著我最愛的太陽裙,在門前灑滿月光的庭院裡,跳著女孩子的舞步,半濕的頭髮在風中飛揚,每一步鏇轉,都留下沁人的馨香。直至今日,我還記憶猶新。那晚的月兒,猶如白蓮花般穿梭在樹林的鐵枝間。我極喜愛這樣的感覺。隨著揚起的裙角,我咯咯地笑著。好像我就是清泉里的一滴水,在溪流中,我歡快的舞蹈,沒人識得我的舞步。風兒在髮絲間穿行,發出噝噝的細聲,好似水花碰撞這溪流發出叮叮咚咚的清脆聲。

這時的外婆也洗好了頭髮,走出門外,喊我回家。月色氤氳在她的身後,時光淺淺,淺淺的染白了她的鬢角。在我的眼裡,外婆未曾老去,就像她所發出的一聲聲,為我所眷戀的呼喚,厚重悠遠,亘古不變……

厚重如琴鐘般的聲音再次響起。它深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無法抹去。所以,當別人問起我關於家鄉的記憶,我便會想起外婆在樹林那頭的一聲聲呼喚。

來自家鄉的聲音穿過流水般的人生。我在流水中的每一腳步,都虔誠的哼唱著心靈的呼喚。如琴鐘般的聲音再次響起,記憶泛起皺褶,聽見你的聲音……

2.聲音

大千世界,充斥萬千奇妙,遍布人間,點綴自然的絢麗多彩。在這些奇妙精靈之中,聲音更顯明亮,如那群星中獨掛一輪明月,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無處不有,耐人尋味!

其實生活中每時每刻每處,都有奇妙的樂音流過,靜下心來,也許他就在你耳畔縈繞。就像我,每天天還未亮,就要在睡眼朦朧中,一點點的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在萬分不情願下上學去了,聲音的傳遞也開始了。雖常常抱怨,但也有一些平常難以看見的收穫,聽不到的見聞。還記得前段時間,那時正是秋高氣爽之時,早上行駛在燈光下的我,感受著清涼的微風拂面而過,‘呼呼’的風聲流過耳畔,還有那金黃的葉兒發出‘簌簌’之音。當然,還有路上為數不多的車子在發動機的歡唱下,飛也似的駛向遠方,整片天地,既不顯得寂靜,又不顯得喧鬧,倒有點兒清靜的意味,別是一番令人回味。

來到校園,聲音立馬從淡然轉化為熱鬧,學校永遠是個不消停的地兒!一陣陣嬉笑聲在校園上空盤鏇了一會,便被一陣陣的讀書聲所覆蓋,經久不息,這才是校園的主鏇律。課堂上,聲音開始了三國鼎立的局勢,有的支持老師,有的跟老師唱對台戲,還有的則選擇了中立,而老師偶爾也會用那正義之音碾壓般地提醒一下唱對台戲的。一節節的課便在各種聲音中過去了。課間的輕鬆時刻更顯多變,有時展現活力,有時展現認真,有時展現安靜,多彩而有豐富,這一切都是超能力的展現。

回家路上,又是一番和早上不一樣的光景,聲音不在掩蓋他那豪放的本性,一時間,整條路,整個城都好似沸騰了。喇叭的“叭叭”聲,此起彼伏:街上的喧囂聲,迴蕩天空,成為此時的主導,而我則靜靜的聽著,靜靜地看著,這都是生活之音,組成生活的重要藍圖。還未到家,便聽到我家小狗熱情歡迎的“往往”聲,一路走去,還有街坊鄰居們的交談之音,貼近生活,明悟生活之書。回到家中,父母的關心之音,一如既往地飄來,飄到我心中給以溫暖。在書桌前,筆走如飛,發出“沙沙”聲,伴我走完一天的美好時光。

人的每一天都有聲音相隨,但隨著環境的不同,聲音也各有不同,正如現代的人難以再聽到古人言中那銀鈴般的溪水聲,聞不到百鳥齊鳴的合奏曲,感受不到自然的本源之音一樣,但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社會,同樣的精彩,慢慢發現探索,聲音其實很奇妙!

3.聲音

聲音可大可小,時而渾厚有力,時而清脆悅耳。聲音大多要用耳朵去聽,而有些卻需要用心去悟。

當時已是深夜,可我卻還睡不著覺,在床上翻來覆去。聽聽窗外的聲音,有連續不斷的蟬鳴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有人走過,鞋子與地面碰的“嗒嗒”聲。遠處有車子呼嘯而過的狂野聲,近處有人呢喃的細語......這些聲音唯有等大地一片安靜才能聽到。

聽到這些我想起了國中學過的一篇文章《老山界》,其中也有對聲音的描寫:“上邊和下邊有幾堆火沒有熄;凍醒了的同志們圍著火堆小聲地談著話。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這段話細緻入微,形象生動,寫感覺到的聲響,以動襯靜,烘托出午夜雷公岩的寂靜。俗話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便是這個道理。這些聲音間歇地傳入我的耳朵,我靜靜地傾聽著,仿佛這種聲音是最美麗的天籟。伴著這些聲音,我漸漸進入夢鄉。

城市的燈紅酒綠和那喧囂壓得人喘不過氣,人們每天忙碌,早上吃個早飯匆匆走出家門開始上班,誰又能停下腳步佇足去聽那美若天籟般的聲音。他們根本不會在意,即使是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他們也不會去欣賞。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那種欣賞、聆聽美的心境,生活是一座大山無情地向他們施加壓力,所以他們當然不會去欣賞。應該給自己找點時間,坐下來泡杯茶,閉上雙眼冥想,去傾聽你所能聽到的聲音。去用心感受那沁人肺腑的天籟之聲。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能聽到,事實上這聲音不在未來,不在遠方,他們就在我們生活的當下。我們之所以不能夠發現,就在於我們走得太快了,太忙了。我們可以讓自己慢下來,告訴自己急什麼,我不趕時間。給自己一點忙裡偷閒悠哉游哉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去感悟生命,去探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