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內心的聲音優秀作文

有一種聲音,一直在心頭縈繞;有一種聲音,總能帶來心靈的悸動。小編收集了聽從內心的聲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聽從內心的聲音

窗外的天已經黑了,幾顆殘星牽強地散發著微弱的光,耳畔不時傳來一兩聲兀長的汽笛聲,不知為何,最近總會無故生起一絲煩惱,學習的壓力終日像烏雲一般壓抑在我心頭,揮之不去。

從夢中驚醒,天空仍未亮,往日喧鬧的小區沉沉地睡著。我百元聊賴地盯著窗外發獃,夜幕下的城市像一幅定格的畫面,只有道路兩旁的樹木光禿禿地站在路兩旁,堅守著那份淒涼,那份蕭條。城市也累了吧!突然,一聲清脆的鳥鳴像一道銀魄的閃電划過耳畔,那鳴聲像水,淌入這寧靜的小區,使小區更為清寂,正應了那句“鳥鳴山更幽”;那聲音又像手,輕輕撫過我的心弦,我的心不禁為之一顫,愣怔良久才確定,這不是幻聽,而是真真切切大自然潔淨胸腔爆發出的樂音!我坐起身,屏住呼吸靜靜地聽著,等待又一聲鳥鳴的響起。可是,許久,都只是一片寂靜。小鳥也是奈何不了滿天的陰霾的吧!在如此寒冷的環境裡,它也只能屈服吧!我的心像被數百根針同時扎了一下,莫名的憂傷,悠悠地,掠過心頭。

無奈地又要躺下,“啾啾,啾啾——”熟悉又陌生的聲音,此起彼伏地響起來了!時而悠揚,時而激昂,時而急促,時而舒緩,我急忙穿好衣服到窗前,只見許多小鳥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站在電線上,屋檐上,樹枝上,伸長了脖子奮力地鳴叫,像是在進行一場大合唱,又像是基督徒在虔誠地祈禱,還像是在開一場早晨例會。它們究竟在做什麼呢?我無從得知,

天漸漸亮了,東方映出一片魚肚白,遠處的工廠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滾滾濃煙從漆黑的煙囪口冒出來,裹挾著清晨的雲霧向四周擴散開來,漸漸向這邊飄來了,我不禁擔心起來,一會兒,鳥兒們該四處躲藏了吧,它們始終要面對日益減少的植被,始終難逃生存的壓力,就像我一樣,再怎么努力也總是會失敗。我抬起來,靜靜地注視著它們。可它們卻叫得更歡了,那聲音像木槌有力地撞擊我的心鍾,雖不是洪鐘大呂,卻也整齊有致;雖不那么雄渾磅礴,卻也慷慨激昂。我的心被震撼了,鳥兒們是不是也知道,生活中難免會有壓力和煩惱?它們是不是想告訴我,即便如此,也依然可以活得輕鬆愉悅?

我不禁笑了,是呵!人生在世,何必要給自己施加太多的壓力呢?何必要給自己背上太重的包袱呢?其實,只要一直歌唱就會心有陽光。

天完全亮了,我走在上學的路上,耳畔還迴蕩著樹上的聲聲鳥鳴,那是它們把雲霧彈奏成陽光的樂音,是牽動人心的天籟!

褐色的枯樹枝似乎突然生出一株株鮮嫩茁壯的綠芽!

第二篇:聽從內心的聲音

小時候,我最害怕的東西不是到處亂飛的昆蟲,不是毛茸茸的蜘蛛,而是那叮叮咚咚連綿不斷的雨聲。

那時住在鄉下的奶奶家,初秋已至,寒冷也隨之而來。每當天空漸漸黯淡下去,莫名而來的一陣風將院裡的落葉拖在地上發出窸窸窣窣的響。我總會放下手裡的一切玩物,尖叫著跑回屋裡,驚慌失措地將頭埋進奶奶懷裡,一邊不成詞地亂喊:“鬼來吃人了!來吃了!吃人了!”——那時我一直將下雨比作鬼吃人。

那從天而降的雨點不緊不慢地敲打著屋頂的瓦片,發出“嗒嗒”的聲響,就像猙獰的魔鬼,拖著鎖鏈,一步步逼近,與之相伴的“呼呼”風聲,也似乎是鬼的低吼,像它飢餓的大嘴不時嗔怒地發出“吁吁”的聲響。除此之外,到處靜極了。因為害怕,我沒敢往窗外看,不過我猜想,世界一定都是漆黑的,那個猙獰的龐然大物正從視窗投來兇殘的目光。

奶奶不解我的害怕,將屋裡的蠟燭點燃,照亮了我驚恐的臉龐。她捋捋我的後背,輕輕念道:“怎么了?雨聲怎么了?”我嗚咽著靠緊奶奶,“是鬼,是鬼在叫,它們要來吃人。我怕!”奶奶聽了和藹地笑著,用她溫暖的掌心一遍又一遍撫過我臉頰,我心中的恐懼倒是驅散了不少。

“傻孩子,奶奶在這兒,哪個鬼敢來吃你?就是黑山老妖,也被咱家門口的‘鬥神’給嚇跑了呀!”

“那,這聲音,又是什麼呢?”

“呵呵,那是觀音娘娘在用柳條蘸著淨瓶里的玉露給凡間萬物沐浴呢!”

“觀音娘娘?”

我揚起了頭,小心翼翼地撩起窗簾的一角,偷偷地向外迅速看了一眼,然後又縮回頭爬進奶奶懷裡:“可是,那么黑……”

“呵呵,這是觀音娘娘用袖子遮著天呢!你洗澡時不也用浴帳嗎?”於是,我放心地拉開窗簾,將窗戶打開一條縫,一絲清新的涼風鑽了進來,溫柔地貼著我臉。那雨聲,輕輕的,好像仙子落地時輕妙的腳步,叮咚漫步,自在鏇舞。雨珠“咚”地一聲落在窗上,便如山間細流般悠悠地向下流淌,在窗台邊匯聚成小小的溪流,那也是等著人間的微小生物前去沐浴的吧!

“淅瀝淅瀝”,窗外,又下雨了。雨點叮叮咚咚地落在大地上,正如兒時奶奶的手,不緊不慢地撫摸著內心的彷徨,撫慰著我的慌張。我靜靜地聆聽這牽動內心的聲音。奶奶,我想你了!

第三篇:聽從內心的聲音

有一種聲音,一直在心頭縈繞;有一種聲音,總能帶來心靈的悸動。

——題記

周末,表妹一家來我家玩,大家閒聊之餘,舅舅讓表妹朗誦幾首詩,剛上國小的表妹毫不羞澀,稚嫩的聲音緩緩地傳了出來,我一聽,卻是幾首童謠,表妹的興致越來越高,不停地“朗誦”著,而此時,一旁的奶奶竟也跟著哼起了童謠,不過,內容並不同,奶奶飽經滄桑的聲音在此刻顯得異常有厚重感,而我的心卻像被什麼揪了似的,有種想流淚的感覺,往事在腦海里似潮水般不斷湧出來。

小時候,父母都在外打工,把我留在奶奶身邊照看,家裡的電視只有幾個台,奶奶的童謠便成了我閒暇時的唯一樂趣。

夏夜,奶奶和我在院子裡納涼,奶奶坐在藤椅上,我則搬個小板凳坐在奶奶旁邊,微風吹過,帶來陣陣涼意;天上的繁星好似黑幕上的銀色點綴,我一邊看星星,一邊聽奶奶哼著那古老的童謠。

冬日,溫和的早上,奶奶與我一同坐在藤椅上,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身邊依舊是奶奶哼著的童謠聲,在淡淡的陽光下,留在我的心上,熠熠閃光。坐累了,我便會在院子裡跑來跑去,一抬頭總會遇見奶奶慈祥的笑容,散發著溫暖,院子裡縈繞著古老的童謠聲。

就這樣,奶奶的童謠聲一直陪伴著我,在春日,在秋天,在農忙的時節的田野上,在家到幼稚園的路上,在我孤獨時,在我傷心時,在我的夢裡……

而如今,奶奶卻已蒼老,倔強的白頭髮在被染黑後又固執地冒出來,五年前的一場意外又讓奶奶坐上了輪椅,但不變的是奶奶對我的愛,那些童謠的內容我已模糊不清,但唯一記得的是——那些童謠聲在我生命的最初,給了我無限的溫暖與慰藉。

那牽動我內心的童謠聲,留在我的心底,成為永恆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