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作文

有這樣一對父子,父親很霸道,不善思考;而兒子很聰明,但很執著,總不認為自己錯了。所以,經常發現父子在吵架:兒子總認為自己是對的,父親卻認為兒子錯了,都不去替對方著想。母親就勸兒子讓一下父親,不去跟他爭,因為兒子口才好,父親講不贏,就只動手,所以吃虧的是兒子。兒子認為有道理,於是,從那天起,父親教訓兒子時,兒子無論對錯都不還嘴。所以兒子一直在父母眼裡是個聽話的孩子。

好景一直持續到高中,初三時兒子好玩,迷上了看小說,沒認真聽過課,成績下滑的很快,好在兒子發現得早,自學了一段時間,以5a1b的成績勉強考上了師大附中。暑假一天天過去,附中的入學考試就要開始了,父親認為兒子要複習,於是看著兒子看書。兒子好動,坐不住,總想去玩,父親就生氣了:你不複習,入學考試怎么考得好,怎么能分個好班。兒子忍住沒生氣,繼續看書。父親不懂兒子的學習理念,兒子的學習理念是:天天玩,玩好,玩開心,只要一開始學習,就得認真學,效率要比別人高几倍!所以兒子只要一學,就學的好,只要學進去了,就不會忘記。沒過幾分鐘,兒子忍不住了,因為實在是都曉得了,於是向父親提出:我都背得了,我去玩了啊。父親不同意,要求抽背。兒子同意了。父親雖然是大學畢業,但現在都不會了,只會抽概念性的東西,而兒子記這些都是通過題目來回憶,每次老師要抽默都是臨時背的,但他考試時從未出過錯,所以沒一個老師認為他在概念方面有問題。兒子沒背出來,父親當然生氣,於是要把電腦網線斷了,兒子只好抱著書看啊看。

考完考試,可能還行,只是數學沒考好,沒進理科實驗班。其實是兒子習慣問題,數學上,最後兩大題,只要一下想不出,就不管了,去檢查前面的,所以基本兒子每次考試都是前面全對,後面錯十多分。入學考試兒子就有十五分沒寫,88分入圍,當然不可能了。幸好其他還行,父親沒發脾氣。但還是表達了不滿,要求兒子暑假剩餘時間做奧數題,兒子不同意,又吵了起來,好在母親打圓場,結束了這場糾紛。

這個兒子就是我,本來還有很多的,但寫出來後還是覺的是自己不對,雖然父親也有不對的地方。寫到這,不想寫了,我想我應該去跟父親道個歉,把自己的想法講清楚,因為我一直認為父親的想法已經過時了講了也沒用,不過過時歸過時,只有講一下,才能解決這些糾紛,就在打這篇文章的上午,就和父親吵了一架,說我上午沒打,玩電腦去了。其實我也沒玩,只是聊天去了,但他還是認為我不對,所以就吵了起來。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的開始,現在,我認為自己錯了,先打完再聊不就可以了,不管怎樣,我在這,跟父親說聲:對不起。前面的兩件事,我重想了一下,都是我的錯!有些事,要冷靜下來,再想,不要太固執己見,你再聰明,自己也有錯的時候,別人也有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