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作文範文

1.余姐

蘄春一中高一(10)班何凡

余姐喜歡笑,喜歡敞開喉嚨大聲說笑,然後邁著大步,兩隻手前後甩動,搭擦在褲子發出“啪啪”的聲響。

余姐有著嘹亮的嗓門,她喜歡大聲講話,絲毫也不覺得疲憊。瞧!那位與人聊興濃,嗓門高大、白髮蒼蒼的老人就是余姐。你別以為她說話聲音那么大,身體就很健康。余姐其實身體很虛弱,尤其是近兩年來,老邁的余姐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不過,余姐畢竟是余姐,余姐講話的聲音還是那么大。

余姐有兩兒兩女,兒子女兒都已成家了,余姐的孩子都有了孩子。余姐本可以安心地頤養天年了,可余姐一看大女兒和小兒子的孩子還都需要人照看,女兒和兒子要外出打工,是該她發揮餘熱的時候啦!她主動承擔起了料理孫輩四個孩子的義務。孩子們都在上學,余姐每天得早早起來給孩子們做飯,待孩子們吃完飯,都上學去了,她又要顫巍巍地去洗碗,去打掃衛生,忙忙碌碌一上午。傍晚,放學的孩子們從夕陽的餘暉中蹦進余姐昏花的視線。餐桌旁,余姐注視著打打鬧鬧搶菜吃的孩子們,她很享受很欣慰。孩子們吃完晚飯之後,她又得幫他們放洗澡水,找衣服,一邊嘮嘮叨叨詢問功課怎么樣在學校表現好不好。孩子們洗完澡都休息了,余姐不能休息,余姐還有洗衣服的職責,還有收收檢檢的職責。

生活日復一日地單調地循環著,每天都是同樣的場景。

時光飛逝,在她日漸遲緩的動作中,在她呢呢喃喃的嘮叨聲中,孩子們大了,大了的孩子們開始厭煩她了。有時在學校里遇了一點不順心的事,回到家就沖她發脾氣,這時候的余姐就有些遲鈍,呆呆地站在那裡,不知該做什麼。她默默地回到廚房,繼續做著她的事。她心想,自己老了,孩子們嫌我啦!余姐不怨誰,她默想,這些個孩子在再大些的時候有出息就好了……

孩子們漸漸感覺到余姐的落寞和怪異了。孩子們出門時,她不再嘮叨了,與人說話的嗓門也低低的,她的背越來越跎了,桌子上的藥物多了,她的咳嗽聲越來越繁密了……這時,他們有些害怕,害怕有一天余姐會退出他們的生活,曾怕有一天她不會再做飯他們吃了,害怕有一天家裡少了她的聲息……他們不敢再想下去。

回到家,孩子們個個都主動地做起家務活來。余姐驚訝地看著他們……

余姐,我的好奶奶,我愛您!(全文860字)

【點評】通篇採用第三人稱,客觀冷靜的描述中,滲透了細膩深刻的體察與感悟。篇末點題陡添意趣,情韻綿延。(此文已發表於《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2019.01)

蘄春一中高一(11)班陳科傑

我很自信。品德兼優,善良真誠——我認為這些詞就是為我而造的。我堅信自己就是一個值得別人學習的“標兵”。

然而,經過那一次,我重新認識自我了,我發現了我內心深藏的卑微和低俗。

那一天,天高氣爽,正是出去遊玩的好日子。我獨自搭上了公汽,找個位子坐下。

在我旁邊是一位中年人,我應該叫他叔叔。他靜靜地坐在那兒,手裡還拿一本書慢慢品讀,似乎特別投入,沒有察覺我正坐在他旁邊。我注視著窗外,欣賞著大好風光。窗外的景物如離弦的羽箭一般,飛逝而過。

“哧——”,車子突然制動,停下來了。上來了一位長著山羊鬍子的老爺爺,身材瘦弱,額頭上雕刻出一道道歷經滄桑的皺紋。

汽車開動了。車上已沒有空位,老人手扶著車欄獨自站著,隨著車一起搖搖晃晃。對這種場景,跟多人像我一樣,習慣了熟視無睹。

這時,旁邊的這位大叔望了我一眼,似乎在提醒我。我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我沒有理睬。

他突然站起來,說道:“大爺,你到我這兒來坐吧。”老人憨厚地笑道:“這怎么好意思呢。”“沒事,你就在這兒坐,我站著沒事。”就這樣,老人坐到了我的身旁。

車上的人頓時向大叔投以敬佩的目光。

大叔的舉動讓我心生敬意和愧疚。

作為高中生的我,頓時感到無地自容。學校和老師們教給我們的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哪裡去了?坐在車位上猶如芒刺在股,心有不安。感覺自己太自私特猥瑣……

大叔,你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也要像你一樣勇於助人,樂於助人。

機會來了,從車外上來了一位老奶奶。我主動給她讓位,她向我表示萬分的感謝。此時的我,有一種心花怒放的感覺。原來,幫助他人是一件多么令人開心的事!

大叔也向我點頭,向我表示讚許。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讓感動和愛心長駐人間吧!(全文670字)

【點評】立意健康,行文自然,情節的流動中凸現了一位純真少年的內省與愛心的潛移默化。如能在情節上製造一點波瀾和曲折,表達效果將會更好。

蘄春一中高一(11)班田文慧

一整天的長途顛簸,坐硬座車及身體的不適,當夜晚到達溫嶺車站時,我已是臉色蒼白,頭髮蓬亂,一身疲憊。

我用力地拍拍腿,然後拖著幾大包小包走出車廂。車外是一片昏黃的混亂,一個個黑色的身影在急促地蠕動。我四處尋找舅舅,卻看不清楚。車站的燈突然亮起來,一轉眼我看見:舅舅扶著一輛極破舊的腳踏車——油漆已部分褪去,大架上都爬滿了鐵鏽。舅舅在獨立風中,四處張望。不知怎的,他那輛腳踏車斑駁的顏色突然狠狠地刺痛了我的眼睛。

舅舅也看見了我。焦急的臉色變得舒展,他對我微笑,他抓住我的手緊緊的握著,他問我是否餓了是否累了,接著我們便往他的住處走。

第二天一大早,舅舅就帶著我去早餐店吃早餐。我先進去,點了稀飯和肉包子,津津有味地吃著。把腳踏車停好後他才進去,他只端了兩個鏝頭,一口一口的啃著,包滿一大口好久還沒有咽下去。我看著自己的包子,忽然覺得有些羞愧,我低下頭把剩下的稀飯喝得一乾二淨。以前我從不喝粥,但清早渴粥對腸胃好,有助於消化,這些就是他告訴我的。可是現在,他自己居然忘記了,連一碗稀飯也不肯吃。

舅舅的租住屋是很小,只有一張床,一個煤火灶和一張小桌子。房子儘管很小,物品卻陳列有序,井井有條,這是至今四十多歲還未成家的舅舅一直堅持的生活習慣。桌子上放著香蕉葡萄,床底下還有蘋果和梨。舅舅說他平時很少買這些,有些貴,他每次放水總是一滴滴的放,於是我每次放水總是擰得最小。由於洪澇災害,蔬菜價格上漲,不少人都是買一些最便宜的通菜湊合著吃。我和舅舅卻依然每天吃新鮮蔬菜,他還買了燒雞和肉,說是怕把我給養瘦了。我於是很想回家。

半個月後,我終於決定回家。我知道舅舅今年工作辛苦但又掙不到錢,待在那裡只會浪費他的血汗錢。走之前,他充滿歉意地說:“到里來讓你吃苦日了,也沒給你買什麼,也沒什麼玩的。”然後從床墊下拿出一千元錢放在我的口袋,讓我帶回家補貼家用。其實我不想要,但我不知道怎樣拒絕。那天一大早我收拾好行李,是中午的車。他從工廠趕回來送我,眼睛裡充滿了憂慮。車,駛出站口,一路前行,漸行漸遠。我回過頭,注視著在風中衣衫搖擺的舅舅,看著他的身影越來越遠,變成模糊的一片……這時我突然有些留戀這個城市。

一回家便假到舅舅的簡訊:“慧,當你回去之後,我感到身邊像少了什麼,心裡空落落的,真不該讓你那么早回家,可是又怕耽誤你的學習。”我看著簡訊,很久很久……我似乎看到了舅舅孤單的身影和對我的不捨。

今天,當我坐在教室寫下這些文字時,心裡的愛與感動如潮水般湧起,充溢了我的大腦,潤濕了我的心靈。可是我的手很僵硬,無法生動地寫下心底深深沉澱的情感,我只能蒼白地寫下這段真實的經歷。(全文約1060字)

【點評】沒有背景的渲染和全景式掃描,卻讓人觸摸到了生活的冷峻和親情的溫馨。真切樸素的敘述中,透射出芸芸眾生中一種質樸厚重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