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律動

人活著,不是為了瘋狂的賽跑,而是要循著生命的律動來奔跑。

——題記

當我們降臨在這個世界上時,便注定了一生的奔跑與忙碌。我們需要為了生活去賽跑,去打拚,去尋找速度和方向。但我們需要的卻並不是那些刺激的極速運動,我們要懂得為生命限速,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命律動。

人們總是認為生命便是需要不停的去奔跑,只有努力奮鬥,不停的衝刺,才是對生命最好的補償。其實不然。生命有時像一杯淡淡的清茶,苦澀中透著清香,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它的內心;生命有時像蔚藍的大海,平靜中激盪著風浪,需要我們努力向前揚帆前行;生命有時像燃燒的火團,熱情中包含著信念,需要我們調整步伐堅定理想。生命卻更像一張白開紙,人生百味需要我們來填塗。不要只顧奔跑,偶爾停下來傾聽生命的律動又有何不好?

精英們總是去追求那些所謂的成功,因此他們必須不停地去奔跑,哪怕再苦再累,他們也不會停止步伐。這種信念沒有什麼不好,而為了信念卻要讓生命承受而外的重量,放棄生命的延續,便需要我們去深思。生命確實需要奔跑,但我們卻不需要拿自己的生命去奔跑。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賦予他們的不只是奔跑的技能,還有感悟的自由,他並不希望人們只是不停的奔跑而忘記了生命的真正意義。一個人的一生不只要追求成功,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傾聽生命的律動。

殘酷的生活塑造了堅強的生命,職場“白骨精”的出現讓女性也加入了精英的行列,她們也開始了生命的疲憊旅程,去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她們卻並不知道,事業上的成功或許會讓她們有著超出常人的驕傲與自豪,但疲憊的奔跑卻會讓她們失去幸福的機會。因此,調節好生命的律動,只為了心中的那份幸福……

有人說,生命何其短暫,拚命的奔跑是為了這一生過得充實,如果現在不跑,就怕再沒機會了。其實,他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死亡是一種終結的狀態,每個生命都會經歷生與死,這是萬古的規律。而在我看來,死亡是一種綠色地帶,有死才有生,有生才有死,我們無需懼怕死亡,只要讓自己過得開心就好,我們不必為了那短暫的光陰而放棄生命的節拍,去完成一段緊張而又急促的旅行,要懂得欣賞路途的風景,綻放自己最美的青春。生命的律動,只有自己才能懂得。

夜深人靜時,獨坐窗前,品一杯香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令心境無限開闊,靜靜地傾聽生命拔節的聲音。葉子的呼吸、風兒的呢喃、月與雲的竊竊私語,這也許就是生命最純粹的律動。路燈下,一個身影在徘徊,也許這個焦躁的夜晚令他失眠了,才會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出行,來抑制這駭人的寂寞。其實,換一個角度想想,為什麼要用寂寞來掩蓋這美好的月夜呢?何不靜下心,坐在角落裡,安靜的聆聽自然所賦予給世界的生命的律動?

瘋狂地賽跑並不能使我們獲得生命的意義,只會加重我們的負擔。一個人要懂得隨著生命的律動來奔跑,才會走完真正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