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差之毫厘

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在排演《關公戰秦瓊》時,為了一個手勢的細節而特地請教京劇藝術家。他對待藝術的嚴謹態度令我們肅然起敬,也許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就在於他抓住了這不可差之毫厘的細節,避免了普通人可能謬以千里的差錯。

從藝術方面來講,如今的演藝界、文藝圈恰恰缺少這種精神,伊能靜的“羽扇綸巾”,劉德華的“劊子手”都唱出了白字,而在一首歌的多人經手才出爐的過程中,竟沒有一個人肯翻一下字典來指正,以至於在傳唱的過程中,像毒氣一樣擴散開來的白字在不明就裡的頭腦中變得根深蒂固。在某些大製作的影片中也頻頻出現鄰人啼笑皆非的低級錯誤看似不值一提的毫釐之差,卻像熱帶雨林扇動翅膀的蝴蝶一樣,掀起了熱帶風暴,誤導了成千上萬的觀眾。現代的藝術家們,的確應該在這不可差的毫釐上錙銖必較一番,以免黯淡了藝術的光環。

“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後,“神舟七號”首次搭載著我們的航天員實現了太空漫步,這關鍵的幾部凝結著數千數萬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每一個數據,每一個程式,每一個零件,每一分鐘的飛行,軌道的制動,落地點的選擇都不能有任何差錯,否則將會產生不可控制的局面。科學更是一個處處要求嚴謹的領域,有時成與敗的天壤之別就在於那不可差的毫釐之間。

多少年過去了,華麗的鐵達尼號那撞擊冰山的轟隆聲,上千人絕望的哀號聲猶在耳畔,而釀成這一餐具的重要原因竟是某船員離船時一時疏忽忘記留下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偏偏就是開啟觀測冰山的望遠鏡的箱子的鑰匙,它沒有打開重要的箱子,卻打開了地獄之門。思想上的鬆懈態度,工作中的微忽失誤斷送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詩人的成名與否,往往就在那反覆雕琢的兩句詩上,一兩個字的差異或許就決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決定了他的詩句是流產千古還是深埋泥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絕美的詩讓後人永遠記住了林逋,字詞的毫釐之差,會使意境相去甚遠。精益求精,關注細節,造就了不朽。

那不可差的毫釐,是你制勝的法寶,而毫釐乃是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