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

走在人生的跑道上,烈日高照,沒有人不會流汗,路面崎嶇,沒有人不會跌倒。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因為挫折而頹喪,而我也不盡如此。如果時光能倒轉,倒轉於當時內心正是徬徨交錯的我時,那么,我想我將會給當時的我一個誠懇的忠告,悲傷和微笑都是一個表情,那我何不微笑呢?機會喪失了不代表不再有,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的人,才是永遠的輸家!

人的一生,不一定都是事事順利,或許一次波折、一次打擊,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生命中的轉折點。就以我自身說起;從小,我就成長於優渥的家庭,幾乎沒有歷經失敗的經驗,每次比賽也都光榮得獎。直到有一次的四年級上學期,我自信滿滿的參加了太空人評選計畫,那時,我因為太過於得意,太過於相信自己的英語能力,導致在第二次決賽時,因為準備不周,原本熟記的台詞全都忘得一乾二淨,這對我而言是何等的打擊,當時的我不願受到如此的挫折,便決定不再比賽了,過了好一陣子,才得以釋懷。

現在回顧起當時的我,不免感到同情,不只是同情於當時的徬徨,更是當時內心的掙扎。我是何等想回到過去,對那時年幼的我,提出心中的忠告啊!如果可以,我將對自己由衷的開導;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那一位不是磨破了好幾隻舞鞋?在台上領獎的選手,那一個不是從困境中爬出來的?就算狂風在你眼前呼嘯,你要只當微風拂面;當暴雨在你眼前傾泄,你要當做只是屋瓦漏水,人,不能在逆境前所低頭。我們不能因為阻礙而倒下,就算攘艘貨櫻還是可以再爬起來重新來過,誰說失敗就是不可能,也許它就是個省思,讓我們休息,反省並重新出發。

或許當時的我還太小,無法了解每場比賽的意義,但是,現在的我已經走了深谷,找出了失敗的涵義,我不再只是一味的為了往去的挫折而耿耿於懷,因為我始終堅信,也是要向以前的我提出的忠告,冬天走了,春天還會遠嗎?兒童作家林煥彰先生曾說:“我,不是現在的我”,假如真是如此,那么我就早已突破!

人,往往習慣於表現自己所熟悉的領域。但如果我們願意回首,細細審視,就會恍然大悟,看似緊鑼密鼓的學習挑戰,永無歇止,難度漸升的環境壓力,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今日的各種能力。人只有打破常規,不斷突破自己,才能又更快的提高。在讀了,《打破常規思維,發現另一個自己》後,我更深刻地領悟了這個道理。

這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教授每周都給他的學生布置一首新樂譜,三個月下來,學生很不解,便問老教授原因,老教授其實是換了一種思維方式,讓學生重新去發現自己,發掘自身更大的潛力,去追求成功。

讀後,我被老教授的思維方式所感動和震撼。這位老教授的教學方法很特別,就拿我的鋼琴老師來說,只有我把作業彈出了才能進行下一首曲子的演奏,下意識里,我就認為只有把一樣樣只是從底層開始學習,真正掌握了每一項只是才行。然而,如果我們換種思考方式來想就不一樣了。

知識的世界是無限的,你可以盡情在裡面徜徉、探索,不要被常規所束縛住,要懂得不斷地創新發展,稍微動下腦筋,不墨守成規,也許就能取下一番業績。

古代地天文學家伽利略曾經地一個事例正視打破了常規地思維。伽利略不迷信亞里士多德作出的結論:物體做自由落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他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扔下質量相差很多的木球和鐵球,結果他們同時落到了地上,伽利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了常人死板的思維,發現了另一個自己。

平常我們都在頻繁地學數學,做數學。然而,有些學生都沒有真正理解數學概念所表示的意義,做題目所靠的也只框限於那些死板的公式中。如果稍有拓展,就只會等待著失敗。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更多的方法,突破自己。

固定的思維讓人跳不出那些陳規,在思維定式的作用不按部就班。很多時候,我們的失敗往往都是敗在思維定式上。

是啊,正如文章所說: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不能一位遵循那些舊模式,我們要敢於打破常規,突破自己,找到新的自己,開發自己的潛力,激發自己的潛力,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我雖那么平凡,但我也會隨時帶來驚喜……——題記

我,怕坐u形盤;我,怕進鬼屋;但,我今天與同學攜手創下難忘的畫面……

今天,我懷著歡快的心情,伴隨著同學的笑聲,來到了順德長鹿山莊。一進山莊,我興趣盎然,像一頭找不著路的小鹿四處亂撞。還好同學叫住了我,不然我還繼續摸不著頭腦地四處竄。我們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開路了。

我們逛到了一個u形盤遊樂設施邊,朋友們就蜂擁而上。我最怕u形盤了,但我還是跟著他們上去了。它盪起來時會盪得很高,使我毛骨悚然。更使我懼怕的是圓盤還會動,況且我們都坐在最邊上。鈴響了,我不禁咽了一口口水,心跳得更厲害了。u形盤啟動了。開始我還受得了,可越到後來越刺激。我感覺自己都快飛出去了,身體好像已經離開了圓盤,就像初生嬰兒離開了媽媽。我心想,這個設施安不安全?天吶,我這怎么就會飛出去了?……就在這時,遊樂設施已經把我轉到了最高點。我聽見背後有人尖叫,我就跟著失聲尖叫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圓盤停止了轉動。我發現自己還完好無損的坐在那裡。剛才的恐懼變成了現在的驚喜。原來也不過如此。朋友們興趣正濃,都不肯離開,要再享受一下u形盤刺激,於是,我們又玩了一次。我覺得一點也不害怕了。

吃過午飯,我們一行人,去了他們憧憬已久的鬼屋。我是最怕進鬼屋的。想到上午的嘗試,我決定再突破一次自我。鬼屋的門開了,我踟躕了一下,還是有些怕了。我不斷地為自己打氣,做好了心理準備,進去了。我進屋一看,原來是看電影呀!不久影片放完了,本以為已經看完了,結束了,可這才剛剛開始,我有點後悔了。我跟著朋友們繼續鬼屋,開始還好,但我什麼都不敢看,心裡只想著出去。我閉著眼睛摟著另一個人的胳膊,躊躇前進著。手裡拿著一瓶水,沒蓋蓋子,我被前面的人一退一進的,一半的水,被我倒了,倒在我衣服上和頭髮上。要是在平常,我早就氣得跳起來了,可現在的我,怎能挺直身子大大方方地走出去?我在鬼屋裡,就像待宰的羔羊。越到鬼屋深處,越恐怖。我的精神快崩潰了。心急中,我拿起同學的耳機,塞到自己的耳朵里,把音量開到了最大,播放起音樂來。就這樣,我完成了這次的遊覽。

走出鬼屋,我就想:人生,就要敢於嘗試、敢於挑戰、敢於拼搏,方能突破自我。我真為我今天的行為驕傲和自豪!因為我突破了自我!

我最喜歡的作家,13歲升入高中,15歲以sat滿分的成績被美國帝國理工大學錄取。她說她的童年和青春是孤獨黑暗的;她說她的童年和青春除了一張張幾乎滿分的試卷,所剩的,也就寥寥無幾了;她說她的努力程度還遠遠不夠,每天也要記幾百個單詞,每晚聽一檔叫做sixtyseconds的聽力節目。據我所知,她並不聰明,可是她的成就卻是有的人一生也完不成的。有段日子,我總在深夜醒來,望著無盡的黑暗我也會思考,她究竟是怎樣做到的。於是在後來某個同樣難眠的夜裡,我得到了答案。她靠的是突破,不斷地突破。

小時候,“朋友”這個詞對她來說是陌生的。長大後,她的一篇篇文章不斷發表,她收穫了一批又一批的書迷。那些書迷大多與小時候的她有些相同的遭遇,但幾乎都沒有當初她的勇氣和毅力。她在她的一部書里寫到過,“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聽起來是有多么的驕傲呀,可是她說的沒有錯。無論天資多么卓越的人,如果不努力,不戰勝自己,最後都會落得和仲永一樣的下場。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突破自己的過程。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大海,便只顧乘風破浪;既然選擇了天空,便只顧展翅翱翔。有人問她為什麼要這么努力,輕鬆一點不是更好嗎?她說她的心在遠方,從不局限於家鄉的那一片土地。有人問她為什麼要背井離鄉,出國留學,她說,“because i deserve it.”因為她值得,值得站在世界的中心。

最想要到達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從她一開始備受孤立,到後來受到史丹福大學校長的邀請。她曾無數次地飛過太平洋,如今在香港某知名微軟公司工作。她靠著想要證明自己的一腔孤勇,穿梭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她是我的信仰,我也會永遠銘記她教會我的:突破,不斷地突破自己。

這個禮拜楊老師突然說每月之星就是要自己給自己定目標,然後要達到目標才能拿到喜報。我想自己既然能及時完成回家作業,平時表現也不算差,但是上課由於膽子小不敢舉手發言,所以定了上課一定要發言兩次的目標。一把目標紙交上去,我就開始後悔,平時上課悶聲不響的我,怎么去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呢?

我現在勇敢地突破了自己,越來越積極,我都十分為自己驕傲,希望你也能試著打開自己心中的大門,成功就是屬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