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殘缺之美800字作文

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蘋果,上帝是公平的在每一個蘋果上咬了一口,缺陷越大,證明上帝對你的愛越多。美是殘缺的,但愛是完美的……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殘缺之美

有人說:“流星閃過的一瞬間之所以壯觀是因為它不會停留,並且轉瞬即逝,人們不會因為看到太陽而興奮,那是因為他們早已把這當成了一種習慣。”因為短暫,所以美,同樣殘缺也是一種美。

一個弱小少年面對殘酷的現實的艱難的人生,以其超越常人的頑強毅力,在他人生起始的道路上閃耀出了一顆火花而感動。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小年紀的他在一天平常的日子裡橫遭飛禍,黃土高原正在打機井。誰不小心將一個380伏特變壓器橫臥在公路邊。六歲的小成軍從旁走過,一團耀眼的電火花閃過之後,他已被擊昏在地,母親昏厥了,父親心碎了,抱著傷殘的小生命四處尋醫,終於,小成軍的兩隻胳膊從肘關節處全部被切掉。頃刻間,這幼小的生命殘酷地變成了一支沉默的歌。“爸、媽,我沒有了胳膊,還有腿……有眼……你們別哭。”他那顆稚嫩的心是如此的堅強,從此以後,他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問題。爸媽將小勺綁在小成軍的斷臂上,但斷臂不夠長,勺夠不到嘴邊;用兩隻斷臂夾勺,又十分吃力;最後,索性不再用勺筷,媽媽把飯菜盛在淺盤裡,放到桌邊,小成軍從此就像小貓小狗般舔食……

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劉博剛到“藝萌”時,既不會說話也不會認字,與人交流很困難,再看看他的那雙斷臂,老師們都認為,這會是個非常難帶的孩子。剛到“藝萌”時,他很受孩子們的孤立。小夥伴們都很怕那雙光禿禿的斷臂,刻意地躲著他。遠離父母,又沒有玩伴,劉博更沉默了。

別的孩子能做到的,劉博都堅持著要學會。劉博是弱勢群體中的弱者,可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需要人照顧的對象,反而時時處處照顧著比他小的弟弟妹妹們。在生活老師李曉平記憶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劉博用那雙殘臂親熱地抱著哭得正傷心的小同學,還時不時拍拍小同學的後背。他們並沒有言敗,也並沒有向命運屈服,是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扼住命運的喉嚨,你會成功的!有時候,我常常在想,身體健全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呀。我們能夠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能夠聽到鳥兒歡快的歌聲,能說能唱,能跳能玩,多自在,多愜意啊!而在我們身邊生活著一些存在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他們有的永遠活在黑暗裡,不知道大自然有多美麗;有的永遠活在無聲的世界裡,從沒聽過小鳥歡快的叫聲,比起他們我們是不是應該給知足,更懂感恩呢?

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蘋果,上帝是公平的在每一個蘋果上咬了一口,缺陷越大,證明上帝對你的愛越多。美是殘缺的,但愛是完美的…… 關愛殘疾人,與愛同行!

殘缺之美

我極為欣賞那些胸懷“永遠爭第一”信念的人,因為“君子終日乾乾”,積極會使人無限趨近於勝利。我也很羨慕“終日乾乾”的人,因為即使他們不是奔著桂冠去的或根本無力觸及,依然能走得更遠,何必在乎他們是第二、第三、第四或離第一更加遙遠呢?我卻不屑於甚至討厭一些沒有獲得第一就懊喪不已、躁怒不止、悶悶不樂、惺惺作態的傢伙,無論他們是有能力,還是不自量力,都不值得同情,而後者尤為令人反感。可往往這種現象較多地出現在前者的身上——這是令人不解的——難道“次”真是如此敏感?難道第一就這般重要,這般不可旁落?

恐怕我所說的那類鎩羽而歸的“爭冠者們”不能算作強者,他們自負到了一定程度,以致完全忽略了今日超越他們的對手曾經也面臨過同此刻自己一樣的境況,而相比之下,失去心目中第一的已經在心態及氣度上輸了。——請相信真正較量的是回合,博弈的是心理,抗衡的是韌性,而不是一招一式和排名。

在我看來,如果不是單純的將第一視為前進的方向與信念卻僅用來滿足自己內心傲視群雄、一夫當關的欲望又有何意義?第一不是征服別人的刀刃,第二也不見得顏面何存、威風掃地。第二可以是屈居人後、可以是不盡完美,但決不能把第二等同於失敗。如若不然,那么便會有無數的實例讓它徹頭徹尾的被推翻!林丹職業生涯之初不及鮑春來大紅大紫,今日的世界排名第一也被大馬一哥李宗偉盤踞著,可超級丹不仍舊遇佛殺佛,遇神殺神?天王費德勒走下神壇,然“神韻”猶存,他還是所有對手的勁敵,還是萬千擁躉的最愛;中國的驕傲劉翔在傷愈復出的第一站就宣告飛人歸來,哪怕不敵特拉梅爾,又怎樣?……失去第一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不完美罷了,不意味著失敗啊!反言之,某些人儘管位居第一,終究離不開失敗的命運,這樣的完美遲早灰飛煙滅。——請相信絕不是第一才能享有鮮花與掌聲,絕不是第一就能享有鮮花與掌聲!

道家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都是自然既定的。失去第一其實就是自然給與的警示,就是在合理不過的安排,千萬別有無謂的舉動,我們恰恰欠缺肯定自己的想法,才不能堅定地走在追尋完美的路上,才對區區次序耿耿於懷。“亢龍有悔”說的不錯,這既是遺憾,也是規律,為何不坦然面對得失,為何不坦然面對自然之更替,風水之輪轉?——請相信這絕非聽天由命,而是豁達!

何必要完美?只是區區失利,就讓我們沒勇氣去面對。 何必要完美?是什麼使生活變得如此壓抑如此疲憊。何必要完美?不留一絲餘地,而寧願孤立受罪。

何必要完美?完全丟掉了之外的滋味。何必要完美?美麗,對我們說了一句再會。何必要完美? 僅僅只是不完美……

殘缺之美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即便你失去了一些東西,但只要你不放棄、不斷地去努力,那么你就能得到比失去多得多的結果。你的殘缺也將為你帶來另一種美。

農夫湯姆因為在他養的牡羊群里多了一張黑羊而感到遺憾,但這一個遺憾卻在一場暴風雪中幫助他找到了羊群。由此可見,遺憾也不是那么令人所厭惡的,它有時也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幫助。如此一來,殘缺也是一種美,一種尤為珍貴的美。

還記得在《中國達人秀》脫穎而出的劉偉嗎?他因小時候的觸電事故而失去了雙臂,但他用他的雙腳去創造奇蹟,他以他的殘缺為動力,不斷地努力,用超出常人的毅力去練習每一項事物,因此他戰勝了自己,也震撼了人們,他用自己的殘缺塑造出一種獨特的美,一種永不氣餒,堅持不懈的美。還記得著名的作家海倫·凱勒嗎?她因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從而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但她並沒有因此放棄與世界交流。她選擇堅強面對,用手、用心去感受每一件東西,每一樣事物。她通過不斷努力學會了說話、認字等,她用她的殘缺作為動力,以超出常人的堅強毅力,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創造了奇蹟。他們雖然身體殘缺,但他們的靈魂是完整的,是美麗的,他們那堅強的毅力是超乎人們的想像,他們是偉大的。他們美得令人震撼,令人欽佩......

即便是成功之人,也並非都是十全十美的。著名音樂家貝多芬雖失去了他的聽力,但他卻能創作出震撼人心的《命運交響曲》,這就是屬於他的殘缺之美。歌手蕭煌奇雖失去了他的視力,但他卻能豁達面對世事,他的一首《你是我的眼》道出了多少失明人的心聲啊!他的歌令人震撼,令人感動。他們都不是完美之人,但他們卻不因他們的殘缺而放棄他們的人生,而是以此為動力,塑造出屬於他們的殘缺之美。

身體上的殘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上的殘缺。心靈殘缺了,那么你的想法已經扭曲了,不管看什麼事都是壞的。就象有些人選擇做小偷,強盜等。他們的心靈已經扭曲了,因此他們的人生將是黑暗的。

殘缺,我們也許避免不了,但我們可以把這種殘缺塑造成一種獨特的美。能把自己的殘缺升華成一種美,這就說明你已經成功了,你是一個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