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書的高二作文800字

讀書可以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讓我們在書的的世界裡遨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寫讀書的高二作文8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讀書,讓夢之路更開闊

書籍開啟了人類的文明,記錄了人類的智慧,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讀書可以武裝我們的頭腦;讀書亦可以讓我們的追夢之路更開闊。

漫步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會發現:許多古人,憑藉讀書,走出了一條開闊之路,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司馬遷遍讀史籍,終成“一家之言”;諸葛亮飽讀詩書,博古通今,終助劉備三分天下;趙普熟讀《論語》而宰執天下;李時珍研讀醫著,著作《本草綱目》;……

試問,他們那一個不是憑藉讀書,為自己走出了一條寬闊的理想之路?如果當年他們都不曾努力讀書,怎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呢?將以何流傳千古?

在歷史中穿行,那些通過讀書踏上夢想之路的人,比比皆是,僅是在我國處於最為艱苦的近代,也未曾間斷過。

清朝末年,政府腐敗,華夏大地,滿目瘡痍,可就是這樣,一批一批文人志士,用自己的智慧來挽救國家,救亡圖存。

維新變法的康有為,收復新疆的左宗棠,發明侯氏制鹼法的侯德榜。。。。。。他們無不用自己的才能為國為民,他們的才能何來?是讀書,還是讀書!讀書增長了他們的見識,讀書讓他們看到了國家的危機,讀書也幫助他們完成為國為民之夢。

走過歷史,回到當下。當代的楷模們也在用讀書園他們各有的夢之路。

現代書法大師鄒慕白,青竹畫家李磐石,小說家李默那一個不是通過讀書來打造夢之路的?

當今文壇最明耀的名字-----莫言,他的經歷是最好的證明:他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因事故而輟學,在文革時期又被下放到農村去做苦力,命運如此多舛但他卻依然沒有放棄過手中的書,依舊努力讀書,挺過了文革十年摧殘的他不僅沒有放鬆自己,而且還將自己深埋在書的海洋之中,充分吸取書的養料,終成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的作者,是什麼讓他獲取了如此之高的光環?是讀書!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明天,在這樣一個民族復興的偉大契機前,如果我們不努力讀書將如何實現我們的夢想?又如何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呢?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起,努力讀書吧!讓我們的夢之路越走越開闊吧!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為我們的國家打造一條康莊大道一般的中國夢之路!!!

讀書改變了我

是書,演繹了華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是書,造就了中華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書,改變了我——一個懶惰,遊手好閒的人。

以前的我,因為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里,不愁吃,不愁穿,過著“公主”般的生活,所有一切事情都是父母,老師,長輩幫我做好的,讓我養成了一種惰性。我清楚的記得,在我上國小三年級時,我剛起床,媽媽就把衣服送到了我的床前,並幫我一件件地穿好。之後,才千叮嚀萬囑咐地離開。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媽媽少拿了一雙襪子,便大聲喊道:“媽,我的襪子呢!”“喔,來了!”媽媽像店小二一樣隨呼隨到,根本用不著我親自動手。該吃早飯了,我只需施展一下“獅吼功”,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飯就“出爐”了。隨後,媽媽又用“專車”送我上學……就這樣懶散的過了一天又一天,我的心理便產生了一種很強的依賴性。但當我讀了《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後,魯濱遜那種強大的自理能力把我折服了。因為魯濱遜當初是一個人上孤島的,沒有衣服、食物、生活用品。在巨大的困難面前,他並沒有放棄,而是以頑強的毅力生存了下來,足以使我佩服地五體投地。因為我連碗筷都不會洗,更別談要自己生存了。

讀完《魯賓遜漂流記》後,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向魯賓遜學習,成為一個勤勞的人。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這種事可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行的呀!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寒暑假裡,我都堅持每天洗一次碗,以此來讓我變成一個勤勞的人。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的我已不是以前一如既往的“小公主”了,變成了一個樂於勞動的人。現在,我不僅會洗碗筷,還會做許多家務,幫媽媽分擔了很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說的一點不錯。書改變了我們,讓我們進步。古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讓我們從懶惰變得勤勞,從醜陋變得美麗,從笨拙變得聰明……可見,讀書對我們是有多大的好處啊!

讀書使我受益

聞一聞,這是沁人心脾的書香;聽一聽,這是悅耳的翻書沙沙聲;摸一摸,柔軟的紙張上蘊藏著無限的智慧。瞧,讀書多好,它好比嚴寒中的一泓熱火,酷暑中的一泓清泉。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多少人因它而名垂青史。三國時期,義絕劉備讀《春秋》一書,從此便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東吳大將呂蒙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更是催人警醒。古今中外,哪一個知名人士不是以讀書而成功的?哪一個文學家不是自幼刻苦讀書而寫出一篇篇名垂千古的文章呢?周恩來小時候說:“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構想,他若無書可讀,這個理想會成功嗎?有一句話說的好啊:“理想的書籍是萬能的鑰匙,不求知識的人就像沒有翅膀的鷹。”若無書,我們的生活便支離破碎,變成麻木無知的人,我們便會喪失鬥志,萎靡不振。是因為書籍,讓我們的生活豐富、有趣,賦予我們智慧。

記得我國小時,還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每天過得渾渾噩噩的,除了做完作業就什麼也不知道做了,百般無聊。時,舅舅從廣東回來,為我帶了一套《毛澤東詩詞全集》,原本我是為了打發時間而看的,可是到後來,我就變得離不開這些書了,愛不釋手的讀著。毛主席的每一首詩,都蘊含著他各種各樣的思想感情:時而氣勢磅礴,時而氣吞山河,時而愁腸百轉,時而情意綿綿……毛主席那種“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氣魄,真是無能人及。

之後,我就越發的迷戀書籍,不斷地讓媽媽買更多。我一頭扎進書里,一日三餐中不能滿足我這飢腸轆轆的大狼,只有汲取書中的知識來滿足我,真是古人說的:“菜根香,布衣暖,還是讀書滋味長!”

書,是我駛向知識海洋的一葉小舟,是我近距離的就近偉人的橋樑。你看那鋼鐵戰士保爾·柯察金;那一身正氣的文天祥;那鐵骨錚錚的文學鬥士魯迅先生;那清新雋永的朱自清……每個人物都可以讓我震撼,讓我捧腹大笑,讓我反思……每天過得有滋有味。

我遊走在歷史長河,漫步在詩人筆下的桃源,欣賞著偉人的事跡,穿過一件件的人情世故。是書,是我的生活過得如此的豐富多彩,讓我尋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