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恩的高中作文:感恩,人間最美的情感

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我們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感恩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感恩的作文:泥土頌

朋友,世界上最平凡的是什麼?是泥土;世界上最偉大的是什麼?是泥土;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是什麼?還是泥土。

且不說萬物生長離不開泥土,單說這紜紜眾生,便處處充滿了泥土的芬芳。在這個社會上,從政之人能夠金榜題名、加官進爵;專家學者能夠發明創造、名垂青史;體育健兒能夠爭金奪銀、為國爭光。我們在讚美這些人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他們背後的那些如泥土一樣為他們鋪路的人。

父母就像泥土,他們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為子女鋪出一條順暢的人生大路。父母從他們的骨肉“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供兒女上學讀書,武裝他們的大腦;教兒女如何做人,望他們對社會有用;盼兒女結婚生子,能有個好的歸宿;幫兒女餵子抱孫,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願兒女事業有成,從此享受快樂的人生。人世間,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永遠像泥土那樣無私奉獻,不圖回報,只求兒女能在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泥土鋪出的道路上平平安安,一路走好。

老師亦如泥土,他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思想傳授給學生。老師是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打開知識的寶庫,探索世間的奧秘,鋪開成功的道路。為了使真理代代相傳,老師們默默無聞地為學生鋪開一條挖掘知識寶藏的大路。他們不僅是園丁,他們還是那些使植物開花結果的泥土。不管在培育植物的過程中,要承擔多少犁耙的切劃,忍受多少風吹雨打,他們都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如此,樹才會更高,草才會更綠,花才會更紅,湧入社會貢獻力量的人才會更多,整個社會才會更富有生機和活力。

最偉大的泥土是人民。在整個社會上,人民的力量永遠是無窮的,人民的思想永遠是先進的,永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我們說,是政府帶領我們發展經濟,走向富裕。但我們萬萬不可忘記,政府再堅強,靠的是人民的支持;政府再民主,靠的是人民的擁護;政府的路走得再好,也是人民鋪成的。人民如泥土一般,他們的合力是博大無邊的,他們匯成的道路,就是社會的道路;他們所擁有的思想,就是社會的思想;他們擁有的精神財富,就是社會的發展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是由泥土路構成的,而這寬廣博大、渾厚強健的泥土路就是人民鋪成的,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思想,人民的一切。

魯藜說:“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是的,只有把自己當成泥土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奉獻的快樂、成功的真諦和生活的美好。

啊,泥土,永恆的生命,永遠的讚歌!

關於感恩的作文:我在寒風的陽光里

天是愈來愈冷了,我又感冒了。倚在陽台的躺椅上,我在午後陽光灑下的滿目碎金中享受著難得的靜謐。

這靜謐的確是難得。這座城市已經被包裹著鋼筋水泥的閃亮、精緻和華麗,滿街的鋼鐵甲殼蟲像善於繁殖的蟑螂在鋼鐵的懷抱中馳騁。每當想起這些,我就要懷念姥姥家的老房子:遠離喧囂的城區,固執地保留它原始的粗糙,後院出去有一條清澈見底、可以看見細沙間小蟹張牙舞爪的小河,有一顆垂下無數徐根的大榕樹,撩撥著我兒時的記憶。曾經不懂感傷,盡情放肆地歡笑,而今爺爺去世,姐姐哥哥們工作去了,老屋只剩姥姥和舅舅嬸嬸們,似乎失去了記憶里的氣息。我回憶著烤地瓜的香味,偶遇素靚山百合的驚喜,以及屋頂上每天攜帶著悠揚哨音準時回家的鴿子們,告訴自己,曾經有過,便是可以感恩的了。那些帶著甜絲絲的笑臉的時光,總是溫存地在心裡沉澱,沉澱。如今仍能享受這短暫的靜謐,也便是可以感恩的了。

隔壁學琴的姐姐放了一首鋼琴曲,雖打破了這靜謐,卻也柔和的讓人不禁微笑,微笑這些可愛的音符彈跳與碎金上的活潑。仔細一聽,竟是霍洛維茨的《Sonata》。記得有人說,世界上真正能“玩”鋼琴的,便只有老霍一人。是啊,孤身一人流亡異國70年,多少愁苦辛酸,多少疼痛郁恨,竟都可以讓他當成解脫蘇聯教條音樂教育束縛的機會,竟都可以化成這般的釋然與豁達,這般的活潑與輕盈!感慨之際,猜想著他一定有顆懂得感謝生活的心。不管是偶然的幸運還是多少辛酸和痛苦,都可以融入他指間的樂符,與他歐洲人特有的高鼻樑、大鼻孔和一臉的無表情相映成趣。還有莫扎特,生活的艱辛和無奈,使他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卻從未放鬆對音樂一貫的堅持,他的音樂竟也是那般純真無邪。靠的是什麼?也許就是做音樂時,他們能想到的都是生活的美好,能做到的,都是感恩。

不僅吟起了蘇東坡那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吟起了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些豁達、釋然,都應來自感恩吧,否則歷史給予他們的不公那么多,誰何以堪?

是誰在喊我?噢,母親。原來我睡著了。天已將黑。母親送來一碗菜葉、碎肉沫熬成的菜粥,熱騰騰的,吃下去出了一身汗,病也好多了。感冒的藥從泰諾到快克,唯一不變的藥方便是這碗熬進了母親殷切的心的粥。而這“熬”字,又豈是當今時代的泡麵奶粉一衝一泡可以堪的?母親面帶微笑地望著我吃粥的模樣,晚霞將她的臉和背都染紅了。又想起自己是在陽光中睡著的,便覺得很幸福。

我想,這就是感恩吧。

關於感恩的作文:尋找感恩

感恩從心裡竄出來,不知去了哪裡。我開始了對它的尋找

我來到了醫院外。醫院外的天似乎暗了下來,從飛在病床上痛苦地掙扎著。癌症最終奪去了他的性命。再也聽不到他的歌了,他也無法對貧困孩子提供幫助了。但由始至終同樣也看不到那些受到幫助的人的身影,由始至終看不到感恩的影子。他們在哪裡?他們在從飛病重時,去了哪裡?感恩在哪裡?他們的感恩之情為何在恩人面前不見蹤影?喔,我知道了他們在那裡。一位已逝大學教師說,被學生知道自己被幫助會沒面子,所以不曾去看望從飛。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在哪裡,他活在虛榮心裡。一位曾受幫助的大學生說,從飛幫助他是別有所圖,自己也不知從飛圖些什麼,所以不曾去探望從飛。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在哪裡,他活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態里。一位受幫助的孩子母親在從飛病重時說,你為什麼還不寄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她在哪裡,她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裡。我也知道了,在這裡,我找不到感恩之情,找不到的。感恩之情泯滅在自私、猜疑的心態中。

中國聖人曆來教導後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當仁愛的人付出了“湧泉”之恩,那些受恩的人們卻難以以“滴水”相報。仁愛之人自然不是為了取得回報而伸出援助之手,但接受恩澤的人們就真的因此可以吝嗇自己的感恩、消滅自己的感恩嗎?

常常可以在舞台上看到各色人物淚留滿面說感謝,他們都是在真切地踐行感恩嗎?我想情況並沒這樣樂觀。總有部分以感恩之名行煽情之實,以此爭取觀眾的同情或讚賞,藉此拉選票的更是大有人在吧。難道要尋找的,能找到的就是這樣的感恩?就是這樣總在“關鍵”時刻掛著淚水說感謝的景象?也許總有真實的感恩,但在鎂光燈下,舞台上,總難免令人覺得矯揉造作,華而不實。

尋找感恩似乎有些困難,而這困難是極大的諷刺。當報紙上可以常常看見忘恩的事件。電視上可以常常出現經過“修飾”的感恩,而那真誠樸素的感恩似乎勢微。當人們開始尋找感恩時,即意味著感恩已經淡薄,已經開始為人所遺忘。現今,“感動中國”辦得如火如荼。我認為這正是人們難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感動,已經漸漸喪失在平凡中尋找感到的能力才會如此地寄情於此。也正因如此,媒體才抓住這個契機。也許有一天,會出現“感恩中國”而“感恩中國”也會如此吧。

感恩從心裡竄了出來,不知是不是摔碎了,不知我們是否能真正把它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