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橋的作文800字

通濟橋又名老江橋。古代的時候,這座橋是由木頭建的。這座木橋叫德惠橋,又叫虹橋。在宋清朝代間,又建成了石橋,叫三孔拱橋。清雍正九年間,又重建,取名為通濟橋,為姚城南北交通要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橋的800字作文,希望你們喜歡。

寫橋的800字作文篇1

獨木橋

在兩座峭壁間有一座獨木橋。

多少年來,人們都是從橋的這頭走到那頭,但也只有少部分從那頭又走回了這頭。聽說橋的那頭是一座繁華的城市;聽說那頭是一座人吃人的城市;聽說那頭城市的人多得任何先進的交通工具都使用不了,只有走路。其實,有時走路也能踩死一個人。這時人們不斷感嘆:“真是人太多了!”

“那我們多踩死幾個吧!”

“好啊,反正人已經爆滿了。”

橋的這頭有個自稱是諸葛再世。他說:“之所以那頭會人吃人,是因為人太多,這很正常;之所以那頭繁榮,是因為踩死一個人會有100元的獎勵。”

人說:“你怎么知道?”

“我是再世諸葛啊,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於是,很多奈不住好奇心的人踏上了這座橋。和以前一樣,許多人去,幾個人回,而那幾個人回來後已經傻了。

有人說:“難道這是真的?那些人都被踩死了,而那些回來的都是僥倖沒被踩死,但是已經傻了,傻了啊!”

從此,再每人踏上那座獨木橋。

獨木橋上長滿苔蘚。

人們說:“不是我怕那頭的那座城市,而是苔蘚太多,易滑倒。想想看,橋下可是望丈深淵,掉下去了跟去那座城市有什麼區別啊!”

其實還是對那座城市有畏懼感,又何必拐個彎來說呢?

這時,哪個再世諸葛又說了:“人啊,這就是人之本性。”

人們對再世諸葛的話崇拜之至,他的話被視為真理,就像當初歐洲人盲目崇拜亞里士多德一樣。

很多年過去了外,那座橋很少有人走過。

突然有一天,村裡有位孩子生病了。這是極為罕見的病,沒有人見過。有人提議:“過橋頭看看。”“但是……”

孩子病得已經沒法了,讓人可憐。他爸爸決定試一試。第二天,他背著孩子過了獨木橋,來到橋那頭的城市。半年後,他與孩子從橋那頭走到了橋這頭。

孩子的病好了。

他說:“那真是一座好城市,我們真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

於是人們又踏上了這座獨木橋。

兩年後,人們拆了這座獨木橋,架起了一座水泥橋。橋面平坦寬闊。

兩年後,村里建起樓房。村里富裕了。外面的人也不斷湧進村子,村里修起了公路。

水泥橋上,人來人往。

寫橋的800字作文篇2

荊州長江大橋

在春光明媚的時候,從空中鳥瞰江漢平原,映入你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綠油油的稻田,星星點點點綴其間的是大大小小的湖泊。奔騰的長江滾滾而下,像給平原圍上了一條腰帶。在長江中游的荊江河段,荊州古城依江而居。在這裡,有諸葛亮、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壯篇章,也有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悲慘故事。

在這裡,207國道、318國道縱橫相通,還有宜黃、襄荊、荊常三條高速公路交叉相連,可謂交通重地。可誰曾想到,若干年前,這裡還是靠輪渡過江,有多少次,長江兩岸等待過江的車隊如一字長龍,司機們苦不堪言,乘客們怨聲載道。更難忘,1989年正月十六,一輛滿載返校大學生和外出打工者的大客車一頭衝進長江,冰冷的江水吞噬了數十條鮮活的生命。

終於,20xx年的國慶節,“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投資14億、歷時四年半建設的荊州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了!那一天,數以萬計的荊州人民走上橋頭,載歌載舞,盡情歡慶。

這是一座多么雄偉的大橋啊。橋長4397米,由北岸引橋、荊州大堤橋、北岸灘橋、北汊通航孔橋、三八洲橋、南汊通航孔橋、南岸灘橋、荊南乾堤橋和南岸引橋等9個部分組成。橋寬24米,雙向四車道,日通車能力可達2萬輛以上。橋面鋪設墨綠色進口瀝青,夏不粘冬不脆,汽車駛過上面,舒坦平穩,就像人走在地毯上一樣。

這是一座多么奇妙的大橋啊。北汊通航引橋是主跨500米的PC斜拉橋,在亞洲堪稱老大,全世界也是第二;三八洲連續梁橋,主跨150米,連續長度1100米,創國內之最。大橋結構包攬了國際國內大跨度橋樑多種形式,簡直就是“中國橋樑建設博物館。”

這是一座多么美麗的大橋啊。大橋主塔與南汊姊妹塔並肩而立,不鏽鋼拉索似鳳凰展翅,要和荊州的經濟一起騰飛。陽光下,xx親筆題寫的橋名熠熠生光,折射出一派祥和。墨綠色的路面爽心悅目,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相信,今後會有更多更好的橋橫跨長江,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寫橋的800字作文篇3

通濟橋

這星期,爸爸帶著我去遊覽了餘姚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橋——通濟橋。

通濟橋又名老江橋。古代的時候,這座橋是由木頭建的。這座木橋叫德惠橋,又叫虹橋。在宋清朝代間,又建成了石橋,叫三孔拱橋。清雍正九年間,又重建,取名為通濟橋,為姚城南北交通要道。

通濟橋橋長44米,有5米左右寬。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只有三個拱形的橋洞,中間大,兩邊小。中間的橋墩,足足有15.6米高呢!通濟橋上有46個階梯,每個階梯都有一米左右寬。兩側還有10對石蓮花台,蓮花台的下面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小花,有的刻著菊花,還有的刻著浪花。

通濟橋中央,有兩對石獅子,脖子裡繫著一個鈴鐺,歪著頭向人們張望著,真是形態逼真。橋兩側有對聯,東邊的對聯是:萬年獨砥大江流,千里遙吞滄海月。西邊的對聯是:姚城煙雨臥長虹,一曲蕙蘭飛彩益。橋兩面,長出了許多灌木,枝繁葉茂,凝翠流碧,顯得春意盎然。

聽說,通濟橋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從前,餘姚有個謝閣老,慈谿有個趙閣老。有一天,謝閣老對趙閣老說:“你們慈谿最大的官也要在我們餘姚人的胯下鑽。”趙閣老聽了,氣得火冒三丈,就打算去皇帝那兒去告狀,他故意找藉口說:“餘姚的那條通濟橋又矮又小,擋住了官船的去路。再說了,如果船過不去,那這座小橋造著還有什麼用?”皇帝聽了趙閣老的一番話,覺得有點道理,就冊封他去拆橋。謝閣老聽說趙閣老要來拆橋,就用十里賬篷把通濟橋偽裝起來,又故意敲鑼打鼓的,歡迎趙閣老來餘姚拆橋。他坐在大船上,陪著趙閣老喝酒。趙閣老迷迷糊糊的,就忘了拆橋的事情。等他醒悟過來時,船已經到了竹山橋了。這樣,通濟橋就保住了。

通濟橋還有一絕——舜江樓。它是用來壓橋用的。聽說,舜江樓拆了橋就倒了。舜江樓有兩層,在清光緒十一年重建。屋頂上刻著“金龍堅固”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屋頂上,有雙龍戲珠,屋檐上,也有飛龍。所有屋檐上的龍都頭對屋頂上的珠子,真像活得一樣。

通濟橋真是我們餘姚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我們餘姚寶貴的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