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白的作文700字

在你的心裡,李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對李白的了解有多少?關於李白的700字作文你知道怎么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李白的700字作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關於李白的700字作文篇1:走進李白

翻開家裡的《李太白集》,隨即飄來一股濃濃的墨香,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白色的身影,他在飲酒作詩,他在豪爽的談笑。喔,是李白,我微笑,身上仿佛長出了翅膀,把我引向了那個千年以前的朝代。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削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品讀著李白的詩,我曾經想過:到底是盛唐造就了李白,還是李白升華了這個朝代?

走進李白,我跟隨他徜徉大好河山,“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無數優美的詩句從他筆尖下瀉出,我也如痴如醉。呵,感謝李白,是他使我學會了欣賞。

走進李白,我看到了李白的孤傲不羈。楊貴妃捧硯,高力士脫靴,在唐玄宗的注視中,醉酒的他揮筆寫下一首千古絕唱。“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使在場所有人都拍手叫好。他不拘泥於禮節,“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狂傲,借對聯罵楊國忠是畜生,諷高力士不是東西。而對於封建權貴,他表現出深深地蔑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面對政治上的不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展現了李白與生俱來的自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對自己的勉勵。呵,感謝李白,是他讓我在“人生在世不盡意”時學會了豁達與樂觀。

走進李白,我品味他的絲絲柔情。至今夜裡觀星,仍會忍不住想起他那“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童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短短几字含盡了他的思想情懷。“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是他對世事蒼茫的無限感慨,而“遙知玉窗里,縴手弄雲和。”則是他對自己妻子的一往情深。呵,是李白讓我的心受到震動,是他使我愛上了唐詩,愛上了語文。

走進李白,我懂得了更多的人生哲理。感謝李白,是你洗禮了我的靈魂。

關於李白的700字作文篇2:唐代詩人李白

說起"李白"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許多人都愛讀他寫的詩。我對他的理解也很深刻。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享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祖籍是隴西郡成紀縣,出生於蜀郡綿州冒隆縣。李白逝世於762年,因病卒,享年61歲。他為後人留下了詩文千篇有餘,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靜夜思》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李白的詩數不勝數,人們世世代代都在吟誦。

李白的詩中,我最喜歡的是《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與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掄送我情。”意思是說,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這首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關於李白,有一個故事,叫“李太白跳月”。故事講: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裡的月亮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那邊半個。它為什麼會分成兩半?這之間還有一個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正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做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乾淨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裡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性,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裡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髒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裡的月亮弄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台”,據說那裡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還有許多故事,他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關於李白的700字作文篇3:在李白的引領下

在我的心裡,李白及其詩歌是一幅情滿山河的壯麗畫卷,是一曲盪氣迴腸的人生頌歌,是一片飄蕩藍天的流浪雲朵。在李白的引領下,把我帶進樂觀而自豪的境界。

李白是一個弄潮兒,站在時代的巔峰上,俯瞰著山脈河川。他一生遊歷於華夏大地上的大好河山之中,生活的曲折是他人生的微縮景觀,而奔放浪漫而又堅貞不屈把他的人生成倍地放大。一生中,李白用燃燒著激情的筆寫出的數以千計的詩歌,飄散著浪漫之酒的濃香。

一生嗜酒如命、熱愛自然的他,無時無刻不沉醉於“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之中。於是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山水詩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李白是集天地之精華吮吸河山的乳汁而生成的,是大自然的嬰孩。李白的領著我們遊歷山水,使我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養就了自然人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願君若汶水,浩浩寄南征”,鄉情和友情,一直縈繞在李白的心頭。李白從25歲出蜀東遊就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不知是由於生活所迫還是因為人生攸關,關於這一點,評論雜說應有盡有,至今我們也不能做出定論。可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友情詩歌大約給了我們問題的答案,在李白的靈魂里,友情那么重要,遠遠大於他的鄉情,和孟浩然分別之時,其情“唯見長江天際流”,可與鋪天而來的長江水媲美。李白領著我遍交天下摯友,使我深深懂得了友情的重要。

李白生性豁達樂觀,豪放不拘,他對人生目標的追求,就像從天上落下來的黃河水,不奔流到大海決不罷休。他有過流離失所,曾經被迫辭別大唐的大明宮,還曾經被流放,但是他依然有著“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快樂,有著“大笑一聲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凡,仿佛他的人生里是沒有痛苦的人間天堂。李白把我領進了人生的殿堂,使我學會了在取捨中堅定自己的信仰,追求理想的人生。

在李白的引領下,我也變得樂觀、豁達,豪放。我喜歡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自信,喜歡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浪漫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