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奉獻為話題高中作文

奉獻是無私的,奉獻是偉大,有些人為了別人而奉獻了自己的東西。下面小編整理了以奉獻為話題高中作文,供你參考!

以奉獻為話題高中作文範文篇1

太陽是奉獻的,它光灑大地,換來了萬物生機;春雨是奉獻的,它潤物無聲,換來了生命勃發;我們是奉獻的,相互幫助,換來了人間和諧。

發展需要奉獻,奉獻需要真誠。不會因故弄玄虛而為之,不會因沽名釣譽而為之。否則,就會有假,有所圖,有更大的索取。真正的奉獻,是恭敬地獻出,是心甘情願。甚至把奉獻化為了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一種精神。

所以,真誠了,就無私了;無私了,就坦蕩了;坦蕩了,就成了真正奉獻的人。

於是,你感動了國人。難忘的20xx年1月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飯店裡多了200名災區的兒童,是你用多年撿拾廢品的錢宴請的。你只是以一位長者的身份,給孩子們以家的溫暖。其他,別無所求。你是真心的!真心讓你忘記了自己的貧苦,甚至寧肯自己貧苦,也奉獻出一點兒愛心。這就是人,大寫的人,因真誠為人而感動,而偉大。

偉大源於平凡。汶川,您含著淚,“孩子別哭”,網中一溫一周,和藹可親;雪地,留下了您的慰問,融化了路人心中冰雪;玉樹,您哽咽著,“還是那句話,救人要緊”。為什麼您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您對人民愛的深沉。不是矯揉造作,不是虛情假意,是真誠,是心底的赤誠。“鄉親們受到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鄉親們受到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這是什麼?這是“舍小我而顧大我,舍小家而顧大家”的精神,這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這就是奉獻。我們的好,看著您的焦急,您的憔悴,您的白髮,卻耀眼出您無私的奉獻。

兩位老人,兩位地位、職業不同的老人,卻有著共同之處:即真誠幫助、求助他人。孟子云,“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請喚起、燃起那顆真誠的奉獻之心吧,那是無私、坦蕩,為天地而生的赤誠之心。

以奉獻為話題高中作文範文篇2

遠遠望去,微弱的光茫,雖然不比電燈那么明亮,雖然不比燈籠那樣各式各樣,五顏六色,五花八門,但它是每個人心裡最閃亮的燈。潔白的身體,在火焰的催促下,慢慢的犧牲自己,直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那就是無私奉獻的蠟燭。 蠟燭是那么無私,在生活中也無處不在:一天晚上,我在津津有味的看著知識豐富的作文書。呼,電燈不亮了,原來停電了,我該怎么辦?明天就要考語文卷子了,真倒霉!正在我懊苦喪氣的時候,媽媽提著一盞“電燈”——蠟燭,一下子滿屋子亮堂堂的,我高興極了,我不用為明天的考試而苦惱了!

在生活中,雷鋒就如蠟燭一樣,為他人著想,樂於助人,無私奉獻,在20xx年的人生旅途中,只想著一個信念:奉獻精神我精神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多么堅強的精神與信念!我們應該向雷鋒同志學習,在毛澤東的評語中還寫到“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在無私奉獻的精神中走向生命的終點。 蠟燭,簡單的名字,簡單的外貌,這裡蘊含著不可思議的精神與品質;雷鋒,我們生命中的一根蠟燭,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走完不平凡的20xx年!

以奉獻為話題高中作文範文篇3

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懂吧!是啊,我們都是明白,可又有誰去堅持做到底呢?奉獻需要付出,自私的人永遠不懂奉獻。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奉獻是為了更多地索取,其實不然,真正的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

曾經的雷鋒留下不朽的業績,如今,郭明義繼承雷鋒,一次又一次奉獻自己。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工作了15000小時,相當於幹了5年的時間。他20xx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民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目前獲得了7種獎牌。不愧是活雷鋒啊!

80後的女校長,她在師範學院畢業,卻不願意在城裡教學,甘願在自己家鄉辦起國小,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但由於學生學費全免,李靈已經欠下多額巨款。暑假裡,她借父親200元,頂著酷日,騎著破舊的三輪車,沿街收購各箇舊書籍。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還記得20xx年的汶川地震吧,災情發生後,南京的募捐點來了一位滿頭白髮,衣衫襤褸的老人他把手中的五元錢放進了募捐箱中,還沒等工作人員反應過來就離開了,工作人員以為只是捐款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誰料,老人下午再次出現,這次,他掏了一張100元錢的整鈔,他說:災區的人民比我更困難,他們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不容易啊!工作人員好說歹說,老人總算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他叫徐亮。

其實,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財富,而是做了多少貢獻,願我們所有人都做出點貢獻,因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以奉獻為話題高中作文範文篇4

在閒聊中爸爸與我談到關於如何快樂的話題,我從中了解了洛克•菲勒的故事。

洛克•菲勒是美國的石油大王,他曾經有過一段非常痛苦的日子。在那段日子裡,只有生意上的巨額贏利才能讓他快樂。據說,他嗜財如命,幾乎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一次,他有一批貨物運經五大湖,之前他沒有投保。這時,他聽到了一個壞訊息:五大湖近期將有巨大的風暴,也就是說,他的貨物可能受到重創。他立刻去投了150美元的保險,然而,更令他氣憤的是,他的貨物竟然絲毫沒有損失——保險白投了。對於一個年贏利達五十萬美元的公司來說,150美元只是一小根頭髮。但就是這一小根頭髮,令他倒在了病床上。

長期的煩惱,終於壓垮了他的身體,53歲時,他患上了嚴重的脫毛症——他的頭髮全沒了,甚至連睫毛都不剩。在他臉上的,只有兩道稀疏的眉毛。他面臨兩條路:退休或死亡。

然而,他選擇了第三條路——繼續工作並保持快樂。

他一手創辦了洛克•菲勒基金會,開始愉快地向他人捐助。在他的捐助下,人們發現了盤尼西林——青黴素。

後來,在一次官司中,洛克•菲勒敗訴了,他付出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賠償金。但那天晚上,他睡了一個好覺,他不再煩惱了。誰能想到,這是一個曾經為失去150美元而倒在病床上的人呢?

他“死”於53歲,而一直活到98歲。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保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快樂,而獲得快樂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奉獻。

想到這裡,我便感到自己的快樂並不算什麼。我只能知道索取,得到的是暫時的小樂子,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快樂只是暫時的。我要獲得真正的樂趣,就要多為他人做些事,體會到真正的奉獻的樂趣。

今日偶有小感,書記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