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作文1000字

你是否聽說過,在美國大學,學生可以把舊課本回售給學校,學校再把這些舊教材廉價賣給新生,這樣,一本使用小心的課本便可反覆利用。你也一定看到過,在一些學校食堂,每天被毫不留情地倒掉的剩飯剩菜;在一些高檔酒店,人散後餐桌上的饕餮“剩”宴。二者相比,“節儉與浪費”孰更可貴?答案自知。當然,美國的回收也許是精打細算的經濟頭腦使然;然而,我國的傳統“節儉”觀念的淡化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節儉,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是對傳統美德的弘揚,是對資源短缺的清醒認識和睿智行動。

讓節儉成為一種意識。宋慶齡堪稱節儉的典範:她將穿舊的服裝改制後繼續穿著;購買詞典不選精裝本只要字大方便看;使用過的大信封,再次需要時便在舊信封原地址姓名處貼上一張紙條,重新使用;掛在裝飾樹上的一條條銀絲帶,就是由她收集的香菸盒中的錫紙剪成的……而今,在黨中央提出八項規定以來,節儉逐漸成為一種社會自覺。節儉作為一種社會價值取向,根本上是因為自然資源有限和人類需求無限這樣嚴酷的事實,因而對於任何一個清醒的民族而言,都不能放鬆對國民進行節儉教育,對我們來說,有節儉的意識、養成節儉的習慣就更為緊迫。

當鋪張浪費開始腐化我們的日常生活,當豪華奢侈日益瀰漫社會的各個角落,當飢餓問題成為一紙空文久久得不到解決,當貧窮寒冷漸漸侵蝕瘦骨嶙峋的人們,當山區孩子流下的淚痕因無助而風乾,眼裡的希望因絕望而湮滅……你,還能浪費嗎?還敢浪費嗎?

聽,節儉的腳步正從古時傳來,穿越時光隧道,在當今時代上空迴旋。

讓節儉成為一種美德。諸葛亮曾經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後,人們清點他的家產不過只有“俸金八兩,葛布一段,舊衣數件”;感動中國人物白芳禮省吃儉穿,累下血汗錢幫助他人;周恩來總理以“簡樸”為座右銘,成為人民敬佩的領袖;列寧總穿一件舊大衣,去工廠演說,領導工人運動,將已有三個彈孔的舊大衣補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0xx年1月逝世……古語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把節儉作為一種傳統美德,我們將它代代繼承發揚光大,把節儉作為一種時代責任,我們義不容辭銘記於心。

讓節儉成為一種精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提倡“光碟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不能只是口號,更應成為一種精神,落實到行動。只有當節儉內化為自身的精神時,才會在生活的各個小事上體現出來。

最後,套用《禮記》中的一句話:知“節儉”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行動”,“行動”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富”,“國富”而後“民強”。相信,當每個人都能做到節儉的時候,我們已經向“中國夢”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