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敬老故事作文800字(五篇)

導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句話正是體現了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生活上有很多事情的體現在敬老愛老,下面,我就說幾件事來體現敬老愛老的美德。以下是為您帶來的《高中敬老故事作文800字(五篇)》,希望我們的作文能讓你喜歡。

敬老故事作文800字(一):尊老敬老,從身邊做起

在我國,養老敬老傳統在原始社會便已經形成。千百年來,尊老愛老,作為中華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每一個人,都有年幼和年老的時候。在年幼時,我們得到的是父母的疼愛;在年老時,所有的老人,都在渴望著得到兒女的照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一輩子報答不盡的,尊老敬老,孝敬父母,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在我國,名人尊老敬老的故事流傳下來的很多很多。1959年,毛主席回到離別32年的故鄉韶山後,就請韶山的老人來吃飯,並一一敬酒。當毛主席向他少年時的毛禹珠教師敬酒時,毛禹珠老人趕緊站起來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接著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名人為我們樹立了許多尊老敬老的好榜樣。作為後人,我們應該繼續繼承和發揚中華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的父母,天天在我們的身邊,在用行動和愛心關心著我們的爺爺和奶奶,外公和外婆,他們能健康長壽,才是我們的快樂。因此我說,尊老敬老,應該從我們身邊做起。

由此,我想起了一件不久前剛發生的事。那是上星期天的下午,我上完小記者興趣班的課,坐上了公車,準備回家。當公車到達華地廣場時,上來了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她手裡提著一個塑膠袋,顫顫抖抖地把袋子放在地上,然後用手抓住拉鉤,站在了我前面大約兩張座位前。此時,我坐不住了,飛快地走到老奶奶身邊,對老奶奶說:“老奶奶,你去坐我的座位吧!”由於公車已經啟動,我只能扶著她,慢慢地走到座位上,老奶奶一直抓著我的手不放,臉上笑著對我說:“謝謝你!好孩子!”攥著老奶奶的手,一直到我到站時才放手,我的心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親愛的同學,只要我們人人都自覺地尊老敬老,人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尊老愛老當作一種自覺的行為,那么,我相信,這個尊老敬老,從身邊做起社會才能穩定和諧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才會代代相傳,發揚廣大。

敬老故事作文800字(二):我身邊的敬老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敬老故事。

在許多人眼裡,也許會認為人一老,就變得特別的囉嗦;人一老就變得一無是處;人一老就是一個負擔、一個累贅。甚至因為如此,有些人因為家庭不是很富裕,還拋棄了一個將自己從小不點,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成人的父母親,讓他們自生自滅!但是他們知道嗎?這么做是對老人的不恭不敬,對父母的大逆不道。

曾經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遇見一個白髮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人拿著破碗乞討坐在校門邊乞討,頭上的長頭髮與鬍子一綹一綹地纏粘在一起,顯得特別的可憐,可是當時我顧慮了太多:萬一他是裝出來的,目的是為了騙錢怎么辦?可是如果是真的,我不願意給他一點施捨,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老人在今後的日子裡艱難地度過呢?眼看上學的時間就要來不及了,我隨意地從口袋裡拿出兩個一角錢的硬幣丟進他的碗裡,然後飛速地跑進學校里。可是放學後,我再一個經過老人時,我又大吃一驚。原本只有幾個硬幣的碗裡多了幾張一塊、五塊的人民幣,原本以為我做得很好了,可是卻看見了一個母親牽著自己兩三歲的孩子過來放了一張十元的人民幣後,對老人和善地笑了笑,高興地“晃”回了家。又想了想,我早上的所作說為不就是老師所說的“嗟來之食”嗎?我的心裡頓時產生了一股罪惡感。

看看現在的我們,夏天一到,驕陽在屋外盡情地揮灑著炎熱的陽光,我們卻呆在涼爽的空調室中看著電視,喝著飲料,可是有多少人在這炎炎的烈日下仍然要繼續辛苦地勞作著,我們呆在空調室里都埋怨天氣熱的話,那么他們豈不是在油鍋里工作嗎?一個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都懂得要尊老愛幼,我們這些比她大十歲、二十歲的人又談什麼不懂?有人能幫掃垃圾的大爺遞上一杯水,給他夏日裡的一絲清涼;有人能給乞討的老人一些零錢,讓他擁有一線生機;也有人能陪陪養老院的老人聊天、說笑,讓他們的生活不再乏味,那為什麼我們就不行呢?

同學們,請行動起來,幫幫我們身邊的孤寡老人。哪怕他們囉嗦,哪怕他已不再擁有年輕時的朝氣,但你一個小小的舉動,興許就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呢!

敬老故事作文800字(三):他的孝——我身邊的敬老故事

春風吹化了冬雪,時間黯淡了歲月。人生充滿變數,問世間誰主浮沉。我們的眼睛總向著美好的前方,卻馬不停蹄地忽略了身邊的美好。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們遺忘了身邊也有過這樣孝的美好。

幾年前,父親的車禍給了他心靈上的重創,讓他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從那時開始,妻子一直在他身旁陪伴他,鼓勵他。一次,像往常一樣,妻子在醫院外的長廊上給他鼓勵,給他自信,給他堅持下去的勇氣。他轉過身對妻子說:“我不想放棄我的父親。”一字一句撞擊著妻子的心,妻子含淚說:“我會一直陪著你,無論你做出怎樣的選擇。”

就這樣,他辭去了工作,開始為自己的父親日夜奔波,尋找的治療,幾個月下來,歲月這個不饒人的雕刻著,在他的臉上刻下深深地皺紋。妻子看著他那日漸斑白的鬢髮,很是擔心。

果然,老天沒有辜負人。父親可以出院了。他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溫暖著父親和妻子的心。然而,父親的身體並沒有完全康復,還需要通過鍛鍊慢慢恢復。

以後的每天早晨、傍晚,你都會在公園看到這對父子的身影,那是多么有愛的一個場景。

早晨,他陪著父親跑步鍛鍊健身;傍晚,他陪著父親看老人下棋,看孩子嬉鬧,看湖邊美景……他把自己奮鬥創業的時間全都用在了一個名字叫做“父親”的身上。看到父親可以恢復回原來的樣子,他對自己之前所做的毫無怨言。妻子在一旁欣慰的笑了。

待父親病好後,他開始找工作,努力賺錢養家。休假時期,經常帶父親出去遊玩,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的東西都送給為自己操勞一輩子的父親。父子兩的臉上洋溢著從未有過的幸福。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孝敬父母,他們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我們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著你,他們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停下自己的腳步,看身邊美好的深處,你會發現,孝與你一起同行在那開滿鮮花的道路。

他的孝,開在我九月的征途上,生了根,開了花,結了果。

敬老故事作文800字(四):敬老愛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題記

敬老是一個永久的話題;老人,則是話題中不曾褪色的字眼。人生的問卷答到了這裡,我們是否可以以耐心和愛心來續補這空缺的橫線,在老人的闡述中重踏他們曾走過的路,從敬老的氛圍中感受熾熱的回憶……

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敬老愛老並非一個傳說,你必須用真誠去充實它。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境貧寒,是不報復,但十分孝順,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在外討的食物,皆帶回家去供奉二老。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侍奉他們。”聽到的人感到他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話外音--若有親孝駐心間,乞食下跪又如何?)

著名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老人的生活不應是黯淡的,更多的應富含生的氣息與愛的歡笑。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讚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偉大主席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拗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名人尚且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年邁的親人做些什麼呢?

其實,人生便是平日司空見慣的太陽。它日復一日地遵循著東升西落的軌道。沒有永遠的烈日當空,無論你的人生多么不凡,最後你也是會慢慢老去,逝去,最終緩緩地被人們遺忘。人生匆匆,如白駒過隙,,繁華如夢,往日歲月如雲煙般流過天際而無可挽留,不奢求天空對它的眷戀,只為靜靜儲蓄飛翔的力量。那些老人們便是我們前行的高標,你無法忽略他們的存在,試說,如果沒有徐徐落下的太陽,又怎會有“夕陽無限好”的美景呢?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傳統,現在它以飛快的腳步遍布世界,我相信,“孝”將會占據道德的核心,它將會是為人處事的底線。敬老愛老,應從現在開始。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終於結束了,回首人生所列出的假設而我的回答,你滿分了嗎?

敬老故事作文800字(五):我身邊敬老的故事

我們中國,一個擁有這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如今日新月異的社會中,任然保留著“百善孝為先”的美德,而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則成為我們中學生爭相學習的高尚品質。

古人有句話說的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而完成此句所言實為不易。敢問,有多少人在贍養自己年邁的父母時,又能兼顧起照料其他殘年餘力的老人呢?想必應該不多,但我身邊就有一位這樣的人。

在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我打著雨傘在車站等車,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乞丐走到站台上,他的半邊衣衫已經被雨水淋濕了,很多等車的人眼見是乞丐便一一遠離他。這時,來了一個身著白色襯衫的男子,他把自己德雨傘遞給了老乞丐,並把自己還來不及品嘗的奶茶送給了老乞丐,老乞丐什麼也沒說,吃驚地看著男子,眼眶卻已經潤濕了。男子沖老乞丐微微一笑,見車子來了,便奮身一躍跳上了車。車子開動了,而此時老乞丐望著車窗內的男子,嘴裡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直到見不到車尾。我不禁羞愧起來,想到:身為一個中國人,見到老人,我們只想著他是乞丐,要離他遠一點,絲毫沒有想到老人是否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應該如何關心他。

數日後,學校組織同學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們帶了一些生活必需品,還有一些水果。老師帶領我們進入了敬老院,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那個幫助老乞丐的男子,他仍舊穿著那件白色的襯衫。經老師介紹,我知道他是這裡的義工。首先,他讓我們幫老人們洗床單,動作嫻熟的他沒一會兒就洗好了,看我們洗累了,他就讓我們去陪老人聊天,自己繼續洗我們沒洗完的被單。經過與老人的攀談,我了解到他每周都會來這裡做義工,儘管不是每天,但只要他一來,老人就很開心。他總會同老人聊天,有時候還會講點笑話逗老人開心,還時常帶些吃的、穿的來給老人。他對老人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而敬老院更像是他的另一個人家,一個充滿關愛且幸福的家

在敬老院的一天裡,我們每個同學都很疲憊,然而我們的內心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裡,我們學會了如何敬老愛老,認識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繁榮而富強。人們不需要再害怕戰爭帶來的慘痛代價,也不用擔心沒飯吃或吃不包飯的窮困,可是人們的品質去在不斷地頹廢。人們不在尊重孝敬老人,甚至還有人傷害他們。這讓我們有何顏面向世人述說:“我們中國強大了!”作為新青年的我們,為構建未來更加強大的祖國,需要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敬老愛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