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關於閱讀的日記三篇

篇一

我算不上喜歡讀書的人。讀書人身上那種高華的氣質我不具備,讀書人內心的那份寧靜我缺如,讀書人精神上那種執著我沒有,讀書人那種優美的文筆和高雅的談吐我望塵莫及。但讓我來說讀書的故事,我還真有那么一兩個,也許不精彩,但是銘心刻骨。

我的閱讀興趣,是從讀”小人書“開始培養起來的。”小人書“又叫”連環畫“,手掌大小,彩色封面,每一頁都由富有故事性的畫面和簡練的文字說明兩部分組成。在我們讀國小那個年代,”小人書“已經相當豐富,什麼《三國演義》系列、《西遊記》系列、《水滸傳》系列、《聊齋記異》系列等等,應有盡有,多得眼花繚亂。只要有小小一筆錢,就可以擁有一本心愛的”小人書“。那個時候,我哥他們已經在高談闊論”朦朧詩“、”第三代“、”先鋒小說“和汪國真、席慕蓉了。而我和一群乳臭未乾的小把戲們,還在為狐狸精小翠和書生的愛情故事而淚流滿面。

記得當年我們那裡趕集時,街邊有專擺”小人書“的地攤,一毛錢就可以看一本。那時候家裡比較艱難,拿出一毛錢去看書,對我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小人書“的*難以抵擋,那個時候農村孩子的精神生活比較貧乏,看”小人書“對我來說就是級的精神享受了,不像今天的孩子們,享受精神生活的渠道那么多。沒有錢怎么辦,就去看封面吧。每到星期天趕集,我就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去書攤前”看書“,剛開始最喜歡就是去貪婪地盯著那一本一本 ”小人書“地封面,想像著書里的內容。後來,我發覺了一個訣竅,那些有錢看書的小朋友,往往蹲在一邊看,他們的身後,常常有一兩個小朋友跟著借光,他們在私下裡叫這為”蹭書看“。我想,我能不能也到那些看書的小朋友後面去借借光、蹭蹭書看呢?有了這個想法,又不敢貿然過去,”蹭書看“一個怕別人不情願,一個怕書攤老闆不允許。有一天,我終於下了決心,我見一個小朋友獨自在那兒看書,我就悄悄繞到他身後,蹲下來,目光越過他的肩膀,開始了”蹭書看“生涯。這樣的”看書“往往是有頭無尾或者有尾無頭的,記得一天正跟著一個小朋友看得入神,書攤老闆突然出現在我身後,大喊一聲:”不許這樣看,要看自己掏錢!“嚇得我趕忙站起來就跑,跑了半天,回頭一看,老闆並沒有追來,這時候那”小人書“里的武松能不能安全通過景陽崗就成了我的牽掛。這種類似的牽掛還不少,比如,諸葛亮借東風有沒有借到?孫悟空後來有沒有從那個妖怪的大銅鈸里逃出來?

直到有一天,我哥從樓上丟下好多的”小人書“送給表哥,我才知道,我家裡原來也有一個規模不小的書庫。我不知道那么多年,我怎么就沒有發現。若干年後,我哥才說出了這個秘密。原來,我哥也是個”小人書“迷,他小時候搞到的所有零花錢,或者自己揀桃核賣得的錢,全部用來買了”小人書“。但我爸爸媽媽為了把他培養成”吃國家糧“的人,不允許他看”小人書“,認為那是影響他學習的行為。只要發現,必定沒收燒毀。為了逃避我爸爸媽媽的目光,他的閱讀活動,一直處於地下狀態,直到他讀高中,才主動放棄了這些”小人書“。就在我哥把大量的”小人書“從閣樓上往下扔的那天,我隨手撿了十幾本出來偷偷放進書包,如獲至寶。整整一個星期,我如痴如醉地捧著那些”小人書“入迷。看完後,我又拿著自己的”小人書“去地攤,與那與老闆交換,每換一本”小人書“,都會極其小心地翻開書頁,細細品味那些畫面和文字。我不記得在那段日子裡,我看了多少的”小人書“,只記得經常因看”小人書“忘記了做作業。至今,那位書攤老伯,那讀不盡的書攤”小人書“,成了我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幅畫面,那十幾本小人書也成了我童年最值得驕傲的一次藏書。

我第一次接觸真正意義上的小說,是讀五年級的寒假。一天,我哥講了一個故事給全家人聽,這裡我要順便插一句,我哥講故事的水平,在我們村是小有名氣的。那天,他把那個故事講得曲折迷離,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聽完後,還讓人回味無窮。當時,我要求他再講一個故事,哥給了我一本厚厚的《當代文學作品選》,並翻到其中一篇短篇小說叫我認真看。看完後才知道大哥講的故事就是這篇小說里的事情。我用了一個星期看完了那本《當代文學作品選》,也許從那時候起,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這么有趣的一種文體,那就是——小說。從此,我迷上了看小說。

剛開始看小說沒有選擇性,各種小說我都愛不釋手。當然,處於青春期的我,也愛看瓊瑤和金庸他們,對他們的文筆又羨慕又崇拜。那個時候為了看他們的小說,經常在書籍封面套上當時包課本封面用的外殼,在課堂上裝模作樣地學習。也曾經和老師在課堂進行過貓捉老鼠的驚險遊戲,現在回想那時的大膽行為,還有些後怕,因為好些書都是從人家那裡借來的,萬一被老師發現沒收了,怎么向人交待?也許是善良的老師不願意揭穿一個書迷的小詭計,也許是老師對我的盲目信任吧,那段閱讀生涯持續了幾年,從沒有發生過意外。

篇二

也不知為什麼,我對書總是那么有感情,不管什麼書,我都捨不得扔掉。讀書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記得那時我上國小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對書特別地痴迷,特別喜歡看書、讀書。

那時候的童年時代,沒有什麼可玩的東西。不要說電視機沒有,就連家裡的一台破舊收音機也是舅舅家給的。童年的業餘生活很是單調,上完課寫完作業後,我就通過讀書來打發我的時光,把自己和書融為一塊,那是一件非常幸福快樂的事。

那時候讀的書很雜。不管什麼課外書,我都喜歡讀。可能因為年紀小,什麼都不懂。求知慾特彆強,什麼東西都想知道,通過看書,我知道很多東西,讀書能讓我解開心中很多的困惑。

我對書很是痴愛,看過的書我都會仔細地保存起來。

倘若看到書如果不小心被撕壞,我便會心疼不已。有空時我就喜歡坐下來,翻開原來讀過的書,看著原來在書做的筆記,回味起原來讀書的感受。與書中的人物同樂,與書中的主人公同悲。老書經常翻讀,每次重讀都會帶來不同的感受,尤其是經典的作品,重讀時對人生的啟發和感想都有不同,這種變化可能和自己年紀變化及平時的閱歷經驗有關吧,從國小到我去南昌求學的課本,我都細心地保存起來。每當看著課本自己用筆標註的註記時,我就感覺我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光……這篇課文我上課朗讀時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本數學參考書是我數學競賽時老師獎給我的;這本書是我用零花錢攢了一個月買的;重讀著兒時的課本,回憶著童年的一幕幕快樂的往事,那時一件非常快樂高興的事。很可惜的是那些保存長久的課本因家裡老屋倒塌而損毀,只撿到一部分好的課本得以繼續保存,損毀書本的事讓我難過了好久。

讀書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消遣方式。

記得原來上學時,每當做作業累了的時候,我就會拿出好的課外書,仔細地欣賞起來,欣賞美文、品讀作者給我們講述人生的哲理、跟著書本,一起瀏覽世界的名山大川;跟著書本,一起去探索我們未知的世界。學習的疲勞感就在快樂的閱讀中得到了釋放。看完一段時間課外書,又讓我有了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

現在參加工作了,空閒時,我也喜歡看書消遣時光。看書時倒上一杯熱茶,邊品茶邊看書,書香、茶香沁入肺腑,那份愜意非性情中人不可言說。讀到好的詞句,感覺默讀沒意思,還須大聲誦讀出來,手舞足蹈,讓自己的情感得以表達;比如讀到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樣的詞,默讀和誦讀的感覺是完全不同,誦讀更能體會到這首詞的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給人的心靈以震撼之感,讓人有種痛快淋漓的感覺。

再比如當我們讀魯訊作品《少年閏土》”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跨下逃走了。 “……當讀到這些文字時,在腦海中便浮現出一幅非常唯美的畫面,讓人的心靈得以放鬆。

讀書還能讓我解決工作上的很多難題。

現在工作之餘,除了讀些自己喜歡的書作為消遣外,我還會閱讀業務上的書來指導工作,促使我把工作做得更好些。我是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如果業務上不熟悉,不掌握,就很容易犯錯誤。前不久,我郵購了一本《國土資源案例分析》一書,書中所選的國土資源案例都來源我們的工作中,該書通過對每個案例的詳細分析講解,讓我對業務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解開了我工作中一個個疑惑;通過閱讀業務報介紹的經驗作法,讓我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又解決很多工作上的難題。比如前不久我們開展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有個地方介紹他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經驗《磨刀不誤砍柴功——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我在開展確權工作時加以借鑑學習,強化宣傳工作,這使得我鎮的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的進度明顯加快,矛盾糾紛也少多了,這就是讀書給工作上帶來的好處。

讀書是一種享受,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體會;讀書是一種體會,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樂趣;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知識;我讀書,我快樂!讓我們都來讀書,讓常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讓我們心靈跟著書本去旅行!

篇三

我愛上讀書,緣於生活在唐詩宋詞的中國傳統里,一曲秦時明月,萬里長堤書城,不免讓愛讀書的我深深沉醉。我的心靈因為閱讀而喜悅,因為讀書而沉靜,因為理解而高貴。“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我幼小的靈魂就享受到這種幽靜的真諦、這種神智的清雅、這種無上的樂趣,我當感謝我的父母和老師。

曾記得自己讀的第一本書是《狼牙山五壯士》的連環畫,是媽媽給我賣回來的。那時,我認字還不多,只能認識書上的一部分字。媽媽就在旁指著圖畫,要我先給她講圖畫的內容。我講過之後,她才給我讀圖畫下的文字。在我幼小的心裡,覺得那些圖畫是那么豐富,而那些文字又是那么神奇,能夠準確的陳述圖畫的意思,也能把我心底的話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世上真的還有比這件事更神奇的嗎?沒有,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這是世上最神奇的奧秘之一。我在心裡暗暗地想,文字,總有一日,我要揭開你神秘的面紗,我要看看你平凡安靜的表層之內,是如何的溫柔敦厚,是如何的搖曳生姿,是如何的清麗迷人。

也曾記得自己買的第一本書是封面有插圖的《三國演義》。那是在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一天,爸爸帶我到集市上閒逛。在一個書攤前,我停下自己徘徊的腳步。那一本本排列得整齊而有序的書籍像磁鐵一樣吸引了我。我趴在書攤上挑了很久,選了一本《三國演義》,封面上印著一位武將,手持長槍,跨著白馬,甚是威風。看到那本書,我的心一下子就丟了一樣,跑進書里去了。在我再三的要求下,爸爸終於從並不飽滿的錢包里慢騰騰地掏了八元錢出來,並和小販討價還價了半天,並最終以七元錢談妥了價錢。我在旁邊站著,心裡七上八下的,總是擔心小販不肯降低價錢,爸爸一拂衣袖就走了,那我的讀書夢就要落空了。價錢一談妥貼,我拿起書就往家裡走,邊走邊看。後來,知道了封面上威武而英俊的將軍,便是三國時出名的常山趙子龍將軍,他便成了我少年時崇拜的偶像。除了趙子龍之外,在這本書里,我還喜歡睿智的諸葛亮。這本書給了我無窮無盡的樂趣,我從中知道了許多有趣的故事,也學到了許多知識,還明白了許多道理。這本書雖然也不是很珍貴,現在,紙張也已微微泛黃了,書邊也有些捲曲了,封面也已不如我初買時的鮮艷醒目了,但是我一直把它珍藏著,放在我臥室書桌的一角,一直到去年學校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我把它拿出來捐給了班上,希望其它同學也能讀一讀我這一本心愛的書,也能如我一樣享受這本書帶來的樂趣和智慧。

在我的讀書旅途上,班主任老師給予了我許多具體的指導。他說,知識很重要,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所以,我知道了讀書還要善於選擇,知道了精讀和瀏覽的區別,知道了讀書的過程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丟棄的是沙子,留下的是真金。讀書的時間又從那裡來呢?老師告訴我們說:“古人云,馬上、鞍前、廁里,日之餘,忙之餘,夏之餘,年之餘,古人意思是說在路途中,在廁所里,一日之餘即是傍晚,忙之餘即是忙中的閒暇時,夏之餘即是炎熱的正午,年之餘即是寒冷的天氣,古人認為這些都是讀書的好時候。現在,我們提倡睡覺前翻一翻書,把單詞或生字做成卡片隨身放著,上廁所時拿出來看一看,早晨起床鍛鍊了身體後再翻一翻書,讀書人就要做到”坐擁書山笑,那管紅塵鬧“的那一份淡定,那一份從容,那一份堅持。自此,我便養成了睡前看書的習慣,在書香里入睡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自此,我便養成了蹲廁時記單詞的習慣,只聞書香之美妙,而不聞廁所之異味,不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自此,我便養成了處處留心書本的習慣,有書卷為伴,有書香盈鼻,不也是我用一生的時光來祈求的事嗎?

書讀得多了,自然有一些關於書的感悟,看書如看人,讀書如讀心,封面是人的外表,內容是人的靈魂,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本封面素雅而高貴、內容純潔而深刻的書呀。我希望,一被別人翻開,扉頁就有一縷鮮花的芬芳迎面飄入讀者的鼻子裡。讀書的境界,莫過於宋代大儒張載所強調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應該是讀書人追求的境界,是理想的高峰。把這個境界當作讀書人的追求,讓自己高雅淵博,胸懷自然寬大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