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國慶見聞日記三篇

篇一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到了射洪的金華山。天雖然陰沉沉的,但我的興致很高,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幸福。

金華山的入口非常氣派,高高的城牆,五顏六色的琉璃瓦,柱頭上雕刻著各種美麗的圖案,古色古香,怪不得金華山有“天下第一山,天下無雙景”之稱。

進入正門,抬頭就望見那長長的石階,兩旁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它們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樹,雖然這是百花凋零,落葉紛飛的秋天,但這裡的樹木依然生機盎然,綠色一片。長長的石階可望而不可及,要走完長長的石階並非易事,那需要毅力和耐心,中途我休息了幾次,最終還是走完了那長長的石階,我站在石階的盡頭往下看,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突然對古人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了一定的領悟。

金華山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讀書台就在此地,我懷著崇敬和好奇的心情到讀書台瞻仰一代大文豪,看著陳子昂的石像,讀著他寫的《感遇》,讓我想起了他的千古絕筆,《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讓世人緬懷、敬仰。在從讀書台迴轉的路上,我看見一家祖孫三代在那裡合影留念,照著照著,小女孩突然撒起嬌來,奶奶不停地哄著她,看著那一家人在天倫之樂下其樂融融的樣子,我邊走邊回頭看,“砰”的一聲,我撞在了樹上,頓時就起了一個包,“哎喲、哎喲”我疼得淚水直流,路過的阿姨逗我說:“這棵老樹被你撞疼了!”我聽完破涕為笑,看著阿姨遠走的背影,再看看被我“撞”的那棵四百年的老樹,我覺得又好笑又有趣,這一幕會是我一生中難忘的回憶。

國慶假期,這一次的出遊,不僅讓我看到了金華山美麗的景色,瞻仰了唐代詩人陳子昂,而且從“撞樹”這件有趣的事上,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的成長是在挫折和成功交織相伴中隨行的!

篇二

國慶長假的一天,我正在外婆家做作業,媽媽拿來圓圓的棗子,我感到很好奇,問:“媽媽,棗子長在哪裡?是地里嗎?”媽媽拉著我走出了家門。

秋天的天空特別藍,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空氣中瀰漫著桂花淡淡的清香,我的心情格外愉快。

棗樹長在姑婆家附近的小溪邊。棗樹的樹幹是褐色的,斜斜的伸向小溪中間。棗樹的葉子是碧綠的,樹頂有點向下彎曲,仿佛在歡迎我的到來。

我看到樹枝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果子,淡綠的,微黃的,深紅色的,還有的一半綠一半紅的;它們圓圓的,可愛極了!

“媽媽,我要吃棗子!”媽媽伸手就去摘,“哎呀!”媽媽大叫一聲,我翻開媽媽的手,一看:一個褐色的、尖尖的刺扎進了媽媽的大拇指。

沒想到碧綠的葉子下竟然長了許多尖尖的刺。“媽媽,讓我來摘吧!”我躍躍欲試,樹幹傾斜向小溪,我身體一晃,差點摔到小溪里去。怎么辦呢?我踮起腳後跟,捏住最近的一根樹枝,使勁往下拉,另一隻手小心翼翼地去摘棗子。終於摘到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真甜!我摘得越來越熟練了,摘的棗子越來越多,媽媽的手已經放不下了,於是,我想了個好辦法,將棗子放進衣袋裡,然後又裝進褲袋裡。我還想多摘些棗子,可是實在沒地方放了,只好無可奈何地離開了棗樹。

回家的路上,只要看見一個人,我就給他一些棗子。我哥哥太貪心了,吃完了還向我要,我沒辦法,只好又給他了幾顆。

他們一邊吃,一邊不停地誇獎:“這棗子真甜啊!”我聽了,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明年的國慶節,我還要去外婆家,我還要去摘棗子。

篇三

國慶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廈門遊玩。

10月2號一大清早,我們就坐車去寧波乘動車。火車站裡人山人海,椅子上密密麻麻坐滿了人,有些人沒地方做,就坐在自己的皮箱上。我第一次坐動車,感覺特別興奮,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快點坐上動車。動車的速度非常快,就像我在夢裡追跑同學似的。

等到了廈門,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馬路上到處都是人和車子,馬路兩旁到處都是一幢幢漂亮的高樓大廈。

第二天早上,我們去了胡里山炮台。我看到了許多的古代打仗用的大炮,其中有一個大炮特別大,導遊說打仗時要十二個人一起用力才能發炮。我還看到了以前士兵住的營房,那房子很低,是用石頭壘起來,很結實。

參觀完胡里山炮台,導遊帶我們遊覽了環島公路。環島公路上的景色非常迷人,公路兩邊綠樹成蔭,蔚藍的海面上有許多大輪船。最有意思的是,公路邊有許多在跑步的運動員雕像,因為每年的世界馬拉松比賽都是在環島公路上舉行的。

下午,我們去了鼓浪嶼。鼓浪嶼是一個很小的小島,在環島公路上時我就能看到整個島嶼。坐船的人很多,你不用走人家就會把你推進去。鼓浪嶼上面的人很多很多,從山上看下去,在鼓浪嶼的人多得像一隻只小螞蟻在歡快地爬來爬去。在鼓浪嶼的鋼琴博物館裡,我看到了好多世界上最珍貴的鋼琴,那些鋼琴跟我家裡的不一樣,它們的琴蓋上都是雕花的,還裝著檯燈或蠟燭呢!其中有一架鋼琴只要用腳踩就能彈出美妙的音樂,還有一架鋼琴是用手搖的,真神奇呀!

我還去過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村,那些學校都是陳嘉庚爺爺辦的。嘉庚公園也很美,我還在鱷魚園裡看到上百條鱷魚在曬太陽,很恐怖!

這次游廈門我雖然很累,但是卻玩得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