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新年日記(五篇)

高中生新年日記篇一

年末,熱熱鬧鬧的,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家家戶戶都張羅著辭舊迎新,忙活著過年了。

雖說我生在中國,住在中國,然而媒體上報導的傳統過年風俗,大多沒經歷過,自然很陌生。具體地講,我們那疙瘩都沒施行過。對於傳統的文化民俗,我如外國人一般好奇,對於傳統的節日習俗,我如小孩子一般疑惑

我們所謂的過年,其實就是祭祀,祭菩薩和祭祖宗,然後吃完臨著的那頓飯,就算過完年了。而日子,也不一定在臘月三十,往往都是在提前幾天的時候就過年了,這是視情況而定的

過年那天的早上,父母和祖父母都早早起床了,開始準備祭祀事宜。如果祭祀在中午的話,即使我幫不上忙,也不能再睡到日上三竿的,不然是會挨罵的。

祭祀的正式開始總是奶奶拿著香燭、點心、水果、魚和肉之類的東西到父母的睡房。然後鎖上門,在裡面搗鼓一段時間,經過漫長的等待,奶奶出來了,我會迫不及待地進去,一探究竟。房內黑洞洞的,而且烏煙瘴氣,其它的就沒有什麼特別了。看來,奶奶不僅鎖了門,還拉上了窗簾,並且點上了煙,但是其它的我不得而知了,問奶奶,她告訴我只是拜神。奶奶那段不為人知的時光,充斥著神秘。

然後開始祭菩薩。平時的餐桌上蓋上了那張只有在過年或宴會時才用的大圓桌。餐桌的最北端放著香燭,因為正門是朝南開的所以拜的方向自然要朝南了。後面依次擺放著整個的雞鴨,五穀雜糧,點心瓜果,酒水。總之,一張大桌子是擺得滿噹噹的,而且每隻盤子裡的貨也都滿實的,這寄予著我們美好的願望。桌子的北面會放上一張毯子,那是用來作跪墊的。小孩子在拜的時候,家裡的長輩往往站在一旁念,大多是願菩薩保佑孩子成績好之類的話。祭拜的最後程式就是把老人家準備好的“佛”放在專用容器中燒成灰。年年如是,雖然這是科學的時代,但這種儀式,中華名族一直在延續。

祭完菩薩就得祭祖宗了。祭祖宗不需要祭菩薩那樣大的一張桌子的,桌子上的內容也與祭菩薩時的大不一樣了。香燭是放在桌子的最南端的,而且盤子裡裝的都是熟食,圍著桌子還放著6把椅子,每個“座位”前都準備著碗筷和酒杯,碗中盛了一點點飯,酒杯中也倒著酒,酒壺放在香燭旁邊。整個兒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家人圍坐著吃團圓飯。如同拜菩薩一樣的,也要跪拜祖宗們,只是長輩在說的時候的語氣似乎沒有拜菩薩時那么嚴肅了,多了些家常的味道。燒“佛”的同時還少了一些*。同樣是祭祀,但對祖宗們,多了一份綿長的人情味。

最後就是關照自己的肚子了。雖然我們吃飯的規矩不是那么正統,但爺爺奶奶還是會笑著嘮叨幾句的,透著傳統的氣息。老一輩的人,難以忘懷這些規矩。

年過完了,但願中國的傳統文化永遠都不要過去。

高中生新年日記篇二

一年一度的新年終於來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了。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裡與親人團聚,吃上一餐團年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除夕夜到了,我們吃過年夜飯後,我便和家人坐在一起看今年的聯歡晚會。我們越看越開心,突然,一陣鼓聲傳到了我的耳中,我馬上拍著手,原來是新年的鐘聲響起了。這時,從家門口傳來了煙花聲,我箭步如飛的走到視窗,“哇!”我不禁長嘆一聲。這煙花好像是人一樣聽到了我的長嘆,越來越響了。我建議去看看,媽媽說:“好!”我們開著車帶到現場,那時,那位大叔點燃了三支煙花,那三支煙花越飛越高,高的像一支火箭飛的高度。煙花飛到一定的高度後,便爆出一個天女散花的圖形,我把口張的大大的,像一個拾人花似的。我身旁的人間我者樣,不禁笑了起來。忽然,炮竹不甘示弱的“狼毫”把煙花的美麗全壓下去了。煙花見了,繼續反擊了。煙花、鞭炮的聲音彼伏著,像是在與過去的一年告別。這兩位大人又讓小攬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門前貼著春聯,陽台掛著紅燈,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舉杯敬酒祝福以後工作順利、學習進步、合家歡樂!路上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我們也不例外!媽媽爸爸帶著我去奶奶家拜年,一進門,哇!都在呀!二叔、三叔、三嬸、姑姑、姑丈,還有表姐、堂姐、堂哥、表哥連小妹這個“小不點兒”也來湊熱鬧呀!大人們坐在沙發上聊天、看電視,我們小孩子一起手拉手來到房間,玩起“捉迷藏”的遊戲。

堂姐鎮重其事地說:“我現在宣布遊戲規則是:三個人藏起來,其他幾個人去找。”我們經過抓鬮,最後決定由堂姐、堂哥和表哥來藏。堂姐將我們推出房間,於是自個兒藏身……過了一會兒,堂姐說:“藏好了。”我們蜂擁進去,我想:最容易藏人的可能是最隱蔽的地方。所以,我認真地將每一個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沒有,在看看小妹,鑽到床底下,屁股撅在外面,小手在裡面摸索著,沒有,她剛想站起來,“啊呀!”只聽小妹叫了一聲,就“嗚嗚嗚”地哭了,原來她在床底下站起來時撞到了床邊。於是,她暫時停止遊戲。啊!少了一個對手,不過表姐也不好對付,只見她在衣櫃裡將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還好沒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掃視著四周,這時,我發現窗簾後面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我拉開窗簾,呀!是堂姐!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見了,一副不服氣的樣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裡找找這裡找找。我急忙接著觀察,在床底下小妹夠不著的地方,我發現了堂哥我的心更加興奮了起來,後來我又在書桌後找到了表哥。“呼!真是費了我不少工夫!”我嘆了口氣說,堂哥、堂姐、表姐和小妹都為我高興。堂姐說:“你的觀察力真不錯!”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高中生新年日記篇三

雖說是傳統的節日,卻處處沒有洋溢著喜慶勁兒。也許是沒有大年三十的緣故吧。

往年,當太陽徐徐升起的時候,不論大街小巷,處處都有人們的歡聲笑語:孩子們嬉戲玩耍的歡鬧聲,大人們玩牌贏錢的吵鬧聲……

而今年卻與往常不同,太陽緩緩升起,大街小巷卻像往常一樣,只多出了稀疏的鞭炮聲。人們都懶在家的床上,一看錶,十來點了,才很不情願得爬了起來。

往年,還不到過年,家家戶戶門口都洋溢著香甜可口的飯菜的氣息。家裡的陽台上掛著買來的臘肉和香腸;家裡也支起了鍋爐,準備炸魚炸蝦……

再回看今年,沒有那香甜的飯香,沒有那香腸臘肉,也沒有烹魚炸蝦。

往年,當太陽懸掛在半山腰的時候,整個小鎮都活躍起來了,街上的行人往來匆匆,走街竄巷與親朋好友共度春節:小孩子給大人拜年,然後在再三的推辭後,裝作不好意思似的接了錢,歡天喜地的玩去了。

看看今年,真可謂是只有發錢的,沒有拜年的。大多數都變成了用簡訊和網路拜年了,足不出戶,便可把禮行到。小朋友們也不像往年那樣裝靦腆了——既然有人給,不推辭,直接拿,不給的就張嘴要。

多么無聊的一個春節啊!春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他是中國幾千年歷史遺傳下來的財富,我們不僅要重視,更要把他發揚光大,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有義務把中國傳統節日弘揚,也有義務將節日越過越紅火!

高中生新年日記篇四

東北的冬天來得總是出其不意。枝丫上的綠葉還遲疑地不肯落下時,寒風就像年少輕狂的小伙子一樣橫衝直撞地奔來了。夾著雪花的風硬朗地與過往的行人撞個滿懷,使得人們不得不接受“凜冬將至”的事實。望著傍晚被風吹得有些顫動的灰藍色的天空,人們會自言自語一聲:冬天來了。

冬天來了,新年就不遠了。

小時候大多是我逼著爸媽隨著姨媽和姐姐在異鄉過年的,去帝都,去河北,或是更遠的濱海的南方。

北京的年是過不出年味的。去過幾次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京城的冬天來得晚,去得早,本該凜冽的寒風在二月份也因冬天將抽身離去而不再忠於職守,多了些輕佻的味道。臘月末的街道就已人煙稀少,異鄉的旅人終要回歸故鄉。夜晚幾乎看不到星星,就是在大年三十也只有寥寥可數的煙花和鞭炮。

南方的城市在我眼裡年味就更淡了。對於一個北方的姑娘來說,沒有雪的除夕怎么能算過年?除夕夜裡就算張貼了大紅福字,點明了滿室的燈火,照舊是覺得缺了些什麼。我知道這樣要求一個港口城市,是吹毛求疵了些。可是我不行,當我閉上眼睛時,夢裡不僅有北方的全家福,還有冰雪和鞭炮,以及雪地上空一輪飽滿的赤裸著的月亮。

北方人過年還是要在北方。好像是在久遠的童年,在一個東北小鎮,那時外祖母還健在,一家十七八口人圍著桌子吃年夜飯,父輩們端出他們最拿手的美味佳肴。六七歲的我和哥哥姐姐們飯後看著趙本山的小品哄堂大笑。那時的講究是很多的,不能先於長輩上桌吃飯,不能不打招呼就擅自出門,拜年時不能不加稱謂。外婆是有些迷信的,新年時不能吃藥,不能花錢,也不能說晦氣的話。哥哥卻對這些說法不屑一顧,非要買些果汁來喝。他推開門出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星星,人們都說月明星稀,我卻從那一刻開始,覺得那是因為月亮的碎片化成星星了,那些眨著眼睛的星星猝不及防地湧進來,空氣凍成了星夜釀成的酒,煙花肆無忌憚地在空中綻放著……初一的早晨雪地上布滿了暗紅色的紙屑,那是煙花們縱情歡樂留下的痕跡。

今年的新年又快踩著鐘聲走來了,我從風裡嗅到萬物生長的味道。聽媽媽說今年在冰城過年,已經在外地參加工作的哥哥姐姐們都會回來。

外面紛紛揚揚地下起了大雪,滿街都是等公交或是匆匆忙忙趕向捷運站的人們。一輛公車呼嘯而過,幾個氣喘吁吁卻仍沒能趕上車的乘客無奈地相視而笑。捷運車廂里也比平日更擁擠了些,視線被許多張對新年無比期盼的臉孔阻擋,於是我索性閉上眼睛,耳邊是呼嘯的風和恣意流淌的歡笑吵嚷,讓我恍惚覺得新年已至……

高中生新年日記篇五

新年伊始,回憶就帶給我一個重大的禮物,一切都來自於回憶。

個頭高過了爸爸,爸爸摸摸我的頭,“長大了”。

動棋贏過了爸爸,爸爸拍拍我的肩,“長大了”。

跑步賽過了爸爸,爸爸拍拍我的背,“長大了”。

窗外還在下著大雨,老天似乎還沒有放晴的意思。我打開窗戶往外外一看,牆角那住薔薇早已開了花,在風雨中輕輕搖曳,雨滴無情地打向了它的花苞而它卻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默默接受洗禮。一想一個多月以前它還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如今竟已長大並長得這么大還開了花,和暴風雨抗爭,我終於明白原來長大真的沒有這么簡單。

記得那一年冬天,天好冷,馬路邊的菜地里菜都凍死了一大片,大夥自然是虧損了不少。我從老家要回學校,在村子外面等車,爸爸住在老家,披著大棉襖陪著我。

“爸,天冷了,您先回去歇著吧,別著涼了,讓我媽擔心,我一個人等就行了。”

“沒事的,你爸想送你上車,你走了我再走,呵呵,每次都是在這兒你先看著我走,這一次讓我先來吧。”

這句話徹底的波動了我心中的那根弦,但是我心想,不能讓爸爸擔心,我不能哭。我們默默的等待著,可是我還是不能打敗自己,撲入了爸爸的懷抱,眼淚刷刷流了下來,“爸!”

“傻孩子。”一陣風吹過,我覺得不再那么寒冷了。老遠就聽到了巴士汽車鳴笛的聲音,我知道我就要離開,突然,“拿著,拿好了,爸爸沒什麼錢,這些你就先拿著花吧,記得好好學啊!”爸爸塞給我一大把還帶著他體溫的毛票,我也塞在口袋裡,塞得緊緊的,隨後遍帶著他的囑託上了車。車緩緩地開動了,我回頭看了看爸爸,只見他向我招了招手,然後慢慢的顛簸著前行。一大把的白髮一根一根地出現在了他的頭上,像銀針似的一根一根扎進了我的心頭,心痛了,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痛心疾首的感覺。一轉眼,在時間的視野中,我已經日益長大,爸爸也在日益衰老,原來長大真的不僅僅是一種權利。車開得越來越快,夕陽下爸爸越走越遠,他的背影也越來越小,似乎沒有了以前的高大,目睹他微駝的背影,我知道再挺拔的山峰,也會衰老,再結實的牆,也會風化。我要長大,不想、不要再這樣下去。

這一刻,我終於明白親情是比路更遙遠的距離,終於體會到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峰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依依不捨,終於感受到像朱自清在《背影》中對濃濃父愛的點點懷念,才明白畢淑敏為何在《孝心無價》中不斷強調“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終於明白原來長大同樣是一種責任,我要長大,還得努力長大。

還記得那個晚上上完晚自習,刺骨的寒風一個勁的吹著,好像要把周圍的牆都吹倒似的,昏暗的路燈下,我一個人獨自走著回家。大街上一個人也沒有,風也越來越大,吹著地上的紙片盤鏇而過,又將紙片掀倒了空中,大樹也不甘示弱,“嘩啦啦”地響著,樹葉將燈光剪碎了灑落一地,我的心感覺拔涼拔涼的。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個人影。近了,近了,是媽媽!媽媽來接我了!“媽!”我一下子就擁入了媽媽的懷抱,“傻孩子,媽知道你怕黑,所以來……”

風也好像消停了許多。我挽著媽媽的手,像個小孩子一樣跟在媽媽身邊。昏暗的燈光下,在媽媽的臉上出現了許多的“坑坑窪窪”,我看到銀白色同樣也出現了在了她的頭上,要是在平時它可是我最喜歡的顏色,而這時我多么渴望它立刻就消失並且永遠不要再出現,我心裡酸酸的感覺很不是滋味,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從我的臉上滾落下來,止都止不住。我們漫步走回了家,而狂風無語,星月亦無語。無語中感動,但跟多的是感謝,感謝媽媽。我知道我真的已經不小了,我應該長大,我還要長大,下一次應該我接媽媽了!

經歷了那么多風風雨雨,我明白人總是要長大的,而長大,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只是年齡的增長。從小到大,在我身上已經承載了父母太多的愛和汗水,凝聚了太多太多擔心、操勞和淚水。現在我已經能承擔責任,承擔不讓父母操心的責任了,長大這條路仍然很長很長,有我自己的陪伴,就不用再讓爸媽操心了。

鼠年之初,回憶就讓我明白我明白了有一種責任,就叫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