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高中日記900字

我大膽地斷言: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人不喜歡春天。

動物經過了一冬的蟄伏,終於可以伸伸懶腰,爬出洞穴,給能量匱乏的機體增添些食物;樹木經過了一冬的休眠,終於可以伴著和煦的春風,肆意地吐露新芽,顯示自己勃勃的生命力;小花兒們也你推著我、我擠著你,爭先恐後地次第開放著,生怕趕不上這大好的春天……”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我看到了那嬌羞的一抹,那俏麗的一朵;”春江水暖鴨先知“,我看到了那淘氣的一隻,那走路一搖一擺的小影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我聽到了那嘰嘰喳喳的議論,那熱熱鬧鬧的鳴叫;”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我感受到了春雨的溫柔和細膩,也天真地伸出手想接住這些如絲如線的小雨滴……春天太美了,美得讓人覺得用任何多彩的詞語形容她都無法完全展現她的美;春天太漂亮了,漂亮得讓人覺得她是一個小姑娘,不,小姑娘也沒有她那么婀娜多姿。難怪詩人們不吝讚美春天,她的美她的好,讓人心生愛憐,再多的讚美也不算多。

上述種種只是我,從成人的眼光感受到的春天,我們的孩子他們的小眼睛是否看到了這些呢?品德課上,我們學到《春天在哪裡》,當我問起孩子們腦海中的春天時,他們也只是從課本中找到了答案,鮮有人能給出個性化的回答。為了豐富孩子們的感官,我蒐集了大量的照片,這裡面有競相開放的鮮花,有尾巴似剪刀的小燕子,有抽條吐穗的柳樹,有一顆種子從萌芽到長葉子到最後開花的視頻,有草地上放風箏的孩子,有野炊的人群……孩子們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吸引著,他們不時地發出驚嘆聲,眼睛裡流露出羨慕和嚮往的神情。這些不都是再平常不過的畫面嗎,孩子們是平時看不到,還是沒機會去看去感受呢?

也難怪孩子們每周五天在校上課,校園裡花草樹木有限,不能完全滿足他們對大自然的認知,周末了,有的孩子可能要上補習班,有的家長可能沒時間帶著他們外出踏青,現在的孩子也挺可憐的,精神層面匱乏,哪像我小的時候天天像脫韁的小馬,自由奔跑在歡樂的世界裡,很多知識都是自己在大自然中學會的。在現行的體制下,出於對安全的考慮,或者其他原因,很多低年級的孩子不能像我們以前那樣自由活動,沒有機會和老師一起外出春遊,親近自然。他們只能從照片上感受”二月春風似剪刀“,他們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大片的油菜花田,他們只能在課文中感受作者筆下的春天。

我無力改變這些,但是我希望春天永遠在我們身邊,不僅僅因為她的美好,更因為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我想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把最美的希冀寄託於春天的遐想,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畫面里有我和我的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