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日記500字範文【五篇】

【篇一】

我婆婆最喜歡種花,在院子裡,花盆幾乎占了半個院子。春天,百花盛開,外婆家漂亮極了,萬紫千紅的。

這美麗的景色吸引了很多鄰居,他們都嘖嘖讚嘆:“這花真美啊。”外婆聽了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顯得很自豪。我看婆婆種了那么多花,卻一盆都沒死,我就認為種花很簡單,沒把種花放在眼裡。

我看蝴蝶花非常漂亮,可以以假亂真。於是我便向婆婆要了一盆,婆婆只好答應了。我把花放在院子裡,天天澆水,一個月後,花變得有點爛,我趕緊找婆婆。婆婆說:“你澆水太多了,一個星期澆一兩次就夠了,花的水太多,所以有點爛,還好你喊我喊得及時,你再澆一次,花就被淹死了。”說完婆婆把這盆話放進乾泥盆里。一個星期後,花總算恢復了。

可是我依然不信種花難,就又要了一盆花。我總結了上次的經驗,又按婆婆說的做了,一個月後花兒都沒死,我高興極了!但我種了兩三個月後,就不耐煩了,就把很多水澆進花盆,想這樣一個月都不要澆了。這一澆可好,把花給澆死了,但我還不知道花已經死了。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花葉已發黃,我覺得不對勁了,又喊來了婆婆。婆婆一來看到花,心疼地說:“唉,你怎么又把花澆成這樣啊?這次我真的無能為力了!”我低著頭,輕聲答道:“我看花都種了兩個月了,長的很好,就想偷懶了,就一下澆了很多水,想一個月不要澆水了,沒想到又……”。婆婆語重心長:“種花可急不來啊,我種了這么多花,要精心培育一年甚至幾年才開花呢。種花要有耐心啊!”

看來我低估了種花的難度。做任何事和種花一樣,要有耐心才行。

【篇二】

母親在我心中總是知識很豐富的,而她說的過的一句話則對我影響至深,這句話提向我要保護動植物,我最愛聽這句話。

六歲,和母親一起到公園玩,五彩繽紛的花朵在搖曳,散發出芬芳,這香氣吸引了許多蜜蜂來采蜜。我在近處觀察那蜜蜂,蜜蜂是黃褐色的,身上有茸茸的密毛,眼睛是橢圓型的,有一對輕盈的翅膀。年幼的我覺得蜜蜂很可愛,便伸出小手一拍,想要抓住它。可是它飛飛停停,我怎么也抓不住他。當我正追的開心時,蜜蜂突然快速的掉了個頭,用尾巴上的針地在我手上狠狠地蜇了一口。一股鑽心的疼痛向我襲來,手上出現了一個又紅又腫的胞,我趕快跑回去找媽媽,媽媽問我是不是被蜜蜂蜇了,我說:“是呀,好痛喔!”

“你知道嗎,蜜蜂這樣一蜇你,自己也會死的。”

“為什麼那?”

“因為蜜蜂的刺連著腸子。它蟄你一下,尾巴便會留在你體內,而腸子也會一起帶掉。體內的器官沒有了,自然活不下去了。”

我跑到草地上一看,蜜蜂果然在草垛里,動也不動。我和媽媽說,我只是想玩玩蜜蜂而已。媽媽一下子變嚴肅了:“孩子,你錯了!蜜蜂是一位勞動者,它辛勤的釀造蜂蜜,為大家做出貢獻。蜜蜂知道,失去了尾巴上的刺就不能存活了,它蜇人,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們要保護每一個微小的生命!

“我們要保護每一個微小的生命!”這是對我的一個教誨,要珍愛每一草,每一木,每一花,每一個微小的生命!

【篇三】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暑假的“蝸牛大戰”是非常有趣的,但最有趣的要數去年雨後的那次。

那是一個雨後的下午,我和幾個夥伴在我家樓後的小花園玩。玩著玩著,我們發現了一隻蝸牛,它正伸著四個觸角,背著一個大大的殼,慢慢地向前爬著,特別可愛。於是我向大家提議:“咱們還玩蝸牛大戰吧!”“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於是我們每人找來一隻蝸牛。因為它們大小不同,所以名字也不一樣。我的那隻,我們叫它“大大蝸”;傘XX的稍小,我們叫它“小牛蝸”;杜XX的最小,我們就叫它“小小蝸”了。

為了增加比賽的趣味性,我們選擇了一個月亮門作為賽道,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蝸牛大戰”就在這裡展開了。我的“大大蝸”首先來了個先發制人,遠遠超過了它們。我高興極了,直為它喝彩。可是沒想到它雖然爆發力強,但耐力卻很差,不一會兒“小牛蝸”和“小小蝸”就追上來了。一看形勢不妙,可把我著急壞了,一個勁地喊“大大蝸加油!”。“大大蝸”仿佛聽懂了我的話,真的加速了,又把它們超了一遛煙。這時已經快到終點了,我又得意起來。可是,好景不長,“大大蝸”的*病又犯了,不但不爬,反而縮進了殼裡,原地不動了。眼看它們追上來,又超了過去,任憑我怎么叫喊,“大大蝸”就像睡著了一樣,一動也不動。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那兩隻蝸牛向終點爬去,完全崩潰了。可就在他們即將歡呼勝利的一剎那,奇蹟發生了,我的“大大蝸”以“光速”直接滾到了終點,比它們僅僅早到一秒。我又驚又喜,高興地蹦了起來,“噢!我依然是冠軍!”

你看,我們的“蝸牛大戰”多有趣,有時間你也來參加吧!

【篇四】

暑假裡,媽媽帶我去公園玩,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一隻青色羽毛、紅嘴紅爪的神氣小鳥兒。我一下被它迷住了,一定要捉住它!這當然不能用手去捉,我環顧四周,發現草地上有一個裝衣服的袋子,準備拿它罩鳥,這自然是不容易的,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罩住一隻。鳥在裡面又抓又躥的,我一害怕,就放了它,誰知它剛獲自由就想飛過來啄我,嚇得我拔腿就跑,因跑得太快摔了一跤,回頭一看,別說鳥,就連鳥毛都沒一根,“誰追你啊”,我咒罵著“你這隻卑鄙無恥的醜八怪,鳥渣。”這時,媽媽來了,一下念起了緊箍咒‘你跟痴子一樣的,這么大孩子了,路都走不好……“別看媽媽是個家庭主婦,一罵起人來就變成歷史學家了,因為她最擅長揭人老底,連綠豆大點的事都不會漏掉。

回家我洗完手後,甩一下手上的水,結果手剛好甩在牆上,疼得我直喊倒霉。爸爸聽我這樣說,故意一本正經地說“古人說人要是倒霉,喝水都會嗆著,你去喝口水就知道自己倒不倒霉了“’於是我端起杯子,一口氣喝了一大口,就在這時,爸爸打了一個噴嚏,這本來沒什麼,可我就像被點了笑穴一樣,笑個不停,水一下噴了出來,還真嗆著了,我哭笑不得,古人真有先見之明。

就這樣,我昏昏噩噩地過完了這倒霉的一天。

【篇五】

我們班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同學,他們像火一般的熱心,總是讓人不忍拒絕。最熱心也最樂於助人的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曉晴。

曉晴長得微胖,整天笑眯眯的像個溫和的大姐姐。她經常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學。有一次,在輔導課的時候,她發現後面的同學題目不會做,於是就走到那個同學身邊問她什麼不會做。那個同學支支吾吾地告訴她自己哪不會。她聽了就耐心的教那個同學。

曉晴耐心的一道題一道題的教她,告訴她應該怎么做,為什麼這樣做。終於,那個同學聽懂了,慢慢地寫下了答案。她看見同學會寫了高興地笑了。我看見了很感動,心想:“以後我一定會向曉晴一樣樂於助人,幫助同學。”

不僅有曉晴這個“好人”,我們班還有許多這樣“好人”。

一天,我們班的一位男同學在課間的時候見到了一本書。他四下看了看,發現沒有一個人像丟了書。於是,他撿起那本書,向四周喊道:“這是誰的書?這是誰的書?”問了好幾遍,也沒有一個人回答。他毫不猶豫地拿著那本書走向教室,把書交給了老師。老師表揚他,說他拾“金”不昧。我覺得這個同學拾“金”不昧的表現讓人很佩服,我以後一定向他學習。

我們班還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同學,有的只是一件小事卻讓人感到溫暖。只要大家都幫助身邊的人,我們班將會成為一個樂於助人的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