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日誌:衡水中學為什麼能成功

篇一:

20xx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省招走了100多個學生,有一所城市占了將近90個,這個城市的一所中學占了78個,20xx更是增加到了96個(清華63人,北大33人)!而在有一所中學蟬聯了11連冠,有一所中學在5年內有4個狀元,有一所中學在5年內有301個清華北大,有一所中學5年內有11箇中科大少年班,還有香港的高校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本一率僅僅8.5%的河北省,她卻創造了84%的奇蹟。不錯,這個城市叫衡水市,這箇中學叫衡水中學。更可怕的是,在衡水,從來不只是僅有衡水中學,還有衡水2中,武邑中學,冀州中學,棗強中學,鄭口中學等等等等。

在經濟如此落後的地方把教育做的如此極致,需要的是什麼?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每天5:30起床,要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裡完成起床穿衣洗漱收拾床鋪打掃衛生,被子疊成豆腐塊,鋪面不得有絲毫的褶皺;每天要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完成教室—食堂—教室的路程;每天誰第一個到達教室誰最後離開教室老師點出的問題都會有十分詳細的記錄。

誠然,我們承受的壓力是難以形容的——每天作業塗卡讀成績;每天老師拿著成績單畫人名;每周周測總成績排名;每次月考總成績排名,單科成績排名,進步退步幅度排名……我們不是堅強,我們是不得不堅強,每次的成績,總會有不盡如人意,吶喊,彷徨,淚水,委屈,多種情感交織的感覺向來不是好受的。可是有誰知道,我們為此付出了多少?有誰知道白天沒有時間,沒有地點發泄,晚上躲在被窩裡的我們蒙著頭默默的啜泣?有誰知道我們在付出了很多努力後,不進反退的挫敗感是多么刺痛我們的心?有誰知道我們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依舊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有誰知道,嚴格的時間管理,我們一點點的小舉動都會讓我們為此付出代價?有誰知道,我們為了我們的夢想,我們所失去的,我們所承受的?

其實,我們是習慣了……

習慣了早上在天黑黑的時候顧不得洗臉刷牙迅速衝出宿舍。

習慣了一路狂跑到跑操地點到位只用5分鐘的神速。

習慣了跑操的整齊劃一,仿佛嘹亮的口號依然會在耳邊響起。

習慣了每次進教室前掃一下自己貼在教室外面的目標、讓心中充有更多的自信。

習慣了早讀聲音太小被老師一次又一次的呵斥提醒。

習慣了早讀下課最後幾個走進餐廳。

習慣了買飯等候時不忘用功, 吃飯時的狼吞虎咽(現今進入大學真是明白那時速度是多快,在這裡至今沒發現誰比得上我得吃飯速度)

習慣了每天看著倒計時在上自習時,看著表分秒必爭的狀態。

習慣了不再屬於高三人的課間,不再是聊天天地,做的只是弄懂自己不會的東西。

習慣了課間追著老師問題的畫面。

習慣了利用課間時間到水房洗頭髮,無論嚴寒酷暑。

習慣了中午離午休鈴聲8分鐘衝出教室,奔向餐廳的奔跑。狼吞虎咽後再次狂奔到宿舍,時間是那么的正好,每次到宿舍都是敲好打鈴。不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想想自己像是一隻急於求生的狼,而我們那時渴望的是知識,是高分。

習慣了晚飯時不餓不去餐廳的壞毛病。

習慣了總想著把第二天的課表抄到黑板,方便我的戰友們準備他們明天的任務。

習慣了晚自習十點放學沒有離開、卻被樓管向外攆的情景。

習慣了晚上自己一人躲在被窩想想一天的收穫,默默的叨念著高考目標、無數次掉下的淚水一次一次浸濕無辜的被角。那時的生活確實令人酸楚,有時是對自己高考的迷茫,也許被成績的一再打擊,不知從哪裡再次找到前進的力量。

習慣了那種害怕考試,卻時刻期待,用心準備著每一次的到來。

習慣了每天作業都有的成績單。

習慣了表面上對成績單漠不關心,但還是把成績單看了一遍又一遍,與自己心中的目標對照著。

習慣了每周都有的周測成績排名,無數次的不理想卻總也打不垮自信的我們,不管進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卻從來沒有停止流過。

習慣了每次考完試,制定自己的對手與目標。掀起新一輪的拼搏與戰鬥。

習慣了幾次月考後的家長會、換學號。

習慣了三周放一次假卻總共在家待不到12小時,晚上黑著天回到溫暖的家,早上天不太亮就得準備好沒晾乾的衣服再次啟程,回到追尋夢想的地方。

我們真的習慣了……

而我們的老師呢?老師們吃住幾乎都在學校,晚上10點我們休息後老師們還要查房,早上我們起床前老師們就要在操場上等候,年輕的老師還要跟操,就是剛才我們看的那種跑操。老師們跟我們一樣沒有假期。一位老師忙得孩子3歲了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誰?有一位老師,白天上課,晚上在自己病危的父親的病房旁批改作業。許多年輕的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婚禮時才請假。(還有一位老師,省略)

我們的校長在全體教職工面前落淚,在招生計畫之外還有好多人擠著進衡中,個個家裡有權有錢有勢,為了保證優秀的生源,校長要頂著多大的壓力啊!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被“制度化”了,我只知道這個地方已經烙入了我的靈魂,不管他是類似於林沖臉頰上永遠洗不掉的“配軍”金印,還是貴族世家引以為傲的家族徽章,我只知道再沒哪個地方會讓我有這么多的愛與恨、牢騷和誓言、激情與失落。最重要的,他讓我有了一段單純的少年時光,充滿可笑的理想與無畏的奮鬥。

那個曾經恨得咬牙切齒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說一句不是的地方,那個剛來時巴不得早點走等到真要走時卻又想多留一會的地方,她偷偷地留下了我獨一無二的青春。如果在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不會在選擇衡中,因為第一遍的感覺無可替代!

當我們在衡中時,是身在苦中不之苦,卻沒想到,當我們離開之後,對於那些難以磨滅的曾經,卻抱以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慨。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看待他的高中生活,但是,我敢說,衡中人都問心無愧,並把它當做一生的財富。每當網上有一些關於衡中的東西,大家都紛紛轉載,每個假期,大家都組織聚會,每個城市都有那摩一群孩子他們常常聯繫,相互幫助。為什麼,為什麼大家對衡中這個詞如此的敏感,為什麼,為什麼都在感慨大學生活的頹廢?因為,因為我們是衡中人。直到離開她,我們才明白衡中帶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篇二:

“你高中是哪個學校的?”

“衡中的。”

“就是那個衡水中學對吧,知道知道,你們學校考了很多清華北大吧?”

剛踏進清華園時,類似這樣的對話在我身上發生了很多次。的確,無論是上大學,出國,抑或是工作了,我們永遠都有一個名字——衡中人。衡中也永遠是我們的驕傲。

可能外界總會有各種各樣不知情的傳聞,然而,只有衡中人知道,三年的酸甜苦辣給了我們多大的財富,只有經歷過衡中的生活,才知道衡中精神的偉大。

我們可以在早上5時30分起床後,於5時35分在操場集合完畢,所有人都自覺拿著書或筆記本認真地背誦。而後我們便像軍隊一般,用整齊的步伐與嘹亮的口號釋放我們新一天的激情與活力。而你若在此時到宿舍察看,一定會驚訝於那整齊的被褥與乾淨的地面。

我們可以在課間10分鐘內,保持教室自習一般的安靜,甚至有的同學可以高效地完成一張化學或生物學案。

我們的奧賽生可以在繁重的文化課壓力下兼顧奧賽,當人們都稱讚他優秀的文化課水平時,他卻已經掛上金牌,提前踏進清華的校門。

我們的班幹部可以頂著繁重的學習壓力,查量化成績,組織班會,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

我們的同學可以在教室里靜若處子地學習,而在運動會上如離弦之箭般奔跑,在聯歡會上聲如天籟般地演唱。

……

這就是我們,集高效、嚴謹、責任、才藝於一身的衡中人。

而我作為衡中一員,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經歷與感悟。

最初踏入衡中,全省的高手聚集於此,我感到自己渺如滄海一粟,前路茫茫。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堂語文課,我被一位同學動人的朗誦所折服;第一次物理作業,我因為對公式不熟而面對大量的習題手足無措;第一次英語測試,我考了班裡40多名,受到巨大的打擊……

雖然受到不少挫折,但我心底有一股不熄的烈焰,我不服,我相信我能夠成為強者。在入學不久的一次班會上,老師問大家,誰的目標是清華北大,我毫不猶豫舉起了手。可是,第一次調研考試,我便考得不理想,雖然不算太差,但離目標還很遠。考後的班會上,老師又問,誰還依然堅持清華北大的目標,我又一次毫不猶豫舉起了手。因為我知道,擁有堅定的理想,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是的,縱然難過,但我從未放棄。我在我的英語改錯本前寫下了“I have never got back.I will never give up!”之後,在我薄弱的方面,問老師,練題型,改錯總結,複習學案……我盡最大的努力去超越自己,向更好前進。在高一下學期,年級第三,年級第二,年級第一,我終於站到了頂峰。

我從不服輸,很大程度上也歸功於我的班級。我們班一向在全年級領先,而在高二第二次調研考試中,全班大退步,受到了競爭對手的冷嘲熱諷。考後,年級組織過一次警示與激勵性的會議,我代表班級作出莊嚴承諾,“我們要的不是拿回以前的輝煌,而是創造新的神話!”此後,我感到班裡的每一名同學胸中都有一團火,我們在奮發,在努力,在恥辱中涅盤。終於,在期中考試中,我們班各科成績全是年級第一,年級前十占了4個,“王牌班”的名字從此遠揚。

我想說的是,有一群朝著共同目標一起努力的兄弟姐妹,真的很幸福。不僅是學習,其實處處都有集體的力量。記得在高二運動會的接力賽跑中,我跑最後一棒。由於前一棒的同學摔倒,到我接棒時已經被落在他人身後很遠。我本已經泄氣,但剛跑了兩步就聽到班裡同學們穿雲裂石的吶喊,冷寂的心一下被激情的火點燃,我拚命地狂奔,呼吸困難,雙眼發昏,我的腳步卻不曾慢下。最終,竟然硬是追上近50米的距離,超過了一個人。

回憶在衡中的成長經歷,我的內心永遠都是澎湃的。

我還清楚地記得,物理老師得知我自主招生沒通過後,給我講了上屆一個學長的故事。他保送、自招都考得很好,卻由於一些恩怨沒被北大錄取,然而他硬是堅持下去,高考考上了清華。於是,我拋開一切,把自己完全燃燒,來一個徹底的破釜沉舟,向高考衝刺。

我每天跑操第一個到位,放學最後一個走,空餘時間幾乎全都用來做題。我的成績也一點點在重歸巔峰。二模、三模都是年級前十,我真的找回了自己的位置。

可是在高考倒計時5天時,災難又一次發生了,我感到胸口疼,去醫院檢查,發現是嚴重的氣胸,醫生建議手術,並說如果立刻手術,還能趕上高考,要是硬撐著,後果難以預料。短暫的絕望後,我冷靜地打電話通知了家長,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準備手術。

氣胸是指肺泡破裂,氣體進入胸腔,造成對肺的巨大壓迫。而我的手術則是插管進行排氣。管子大概有拇指般粗。第一天晚上我疼得基本沒睡著覺。然而更大的痛苦是,醫生要求咳嗽來促使肺膨脹以排氣,事實上這個排氣裝置並不是向外抽氣,只能主動咳嗽把氣體“擠”出去。剛開始,因為我怕疼咳嗽沒用力,氣排不出來,醫生一看很著急,丟下一句,“要想趕上高考就得使勁咳嗽”。我如受晴天霹靂,要知道,我現在只剩高考這條路可以通往我的理想,不能參加高考,我還不如去死。於是,我忍著劇痛咳嗽,疼得我麻木,疼得幾乎暈過去,媽媽心疼地掉下了眼淚。當然,爸媽都沒有阻止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對理想的執著。是的,如今如果讓我這么做,我肯定打死也不乾,可那一次,我做到了,我真的堅強到把自己感動。而這一切,都來源於衡中培育出的那種堅韌、敢打敢拼的精神!

6月6日下午,我出院回到學校。7日,我走進考場。我不記得有多疼,更不知道什麼是緊張,我感到這個世界只有我的存在。我在揮筆書寫著我的理想。

當我接到清華的錄取通知書時,我真的絲毫沒有激動,因為我知道,這是我應得的,上天不會抹殺我的理想。

如今,漫步在清華園中,我仍時常想起當年拼搏的點點滴滴。衡中,永遠是我最珍貴的回憶,是我一生的珍寶。

篇三:

學校簡介:衡水中學始建於1951年,是河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學校占地200畝,有5000名學生,490餘名教職工。自20xx年至今,先後有200餘名學生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國智慧型機器人大賽等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衡水中學僅05-08年四年就考上清華北大172人,有8人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有5000餘名學生考入全國重點大學。尤其是08年考入清華北大達60人,1661名學生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學校兩次被評為“中國百強學校”,20xx年還成功入選“中國十大名牌學校”,《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等20餘家媒體先後對學校辦學經驗進行了專題報導。六年來有31個省市、自治區的13萬各界人士到校考察,該校創造了一個“教育神話”,是全國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

一、視覺震撼:不可思議的課間操

衡水中學的課間操真的是用語言無法言表。叮鈴鈴,下課了,只見教學樓裡面開始蜂擁走出學生,出樓之後學生馬上開始跑步前進。我看到他們的手裡都還拿著一些東西,走近了一看,原來學生拿著卷子、書本以及各種手抄的資料,只見他們走到跑道上站好了就開始背書,一會兒跑道上的人越來越多,無一例外,都是到了操場就開始背書----原來他們是利用跑操前的一點時間在背書,真的是點滴時間都不浪費。 隊伍站好了,一聲哨令,開始跑操,所有人緊貼著,間距很小,後面的人跑得腳正好插在前面同學的抬起的腳跟下面,步調完全一致,沒有任何人跑錯腳步。實際上只要一個人跑錯了,這一排人都會倒下,但是跑得並不慢。班級之間的間距不變,絕對沒有停下的現象。學生的口號震耳欲聾,而且都是勵志的口號,並不是簡單的1234,努力奮鬥、拼搏進取、永爭第一、捨我其誰等等的口號比比皆是。

二、感覺震撼:課間靜悄悄,校園行人急,文化氛圍好

下課了,奇怪的是教學樓裡面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吵鬧的聲音,學生老師下樓也沒有任何的腳步聲。 在校園裡走的學生老師大都快步如飛,沒人慢騰騰的走路,不像我們的學生天天在校園裡像逛街一樣。而且學生的手裡要么拿著各種學習資料,要么空著手,可是我們的學生手裡拿著的是飲料瓶、雪糕、點心……

學生沒有死氣沉沉的樣子,每個人都朝氣蓬勃,臉上要么是一種自然的表情要么是微笑要么是一種堅毅,老師的臉上也充滿了自信、快樂。 學校見縫插針式的文化氛圍,讓人的確是感覺到進入了一個文化殿堂。能夠建設櫥窗的地方都豎起了不鏽鋼製造的漂亮的櫥窗,裡面的內容:激勵、活動、感恩、優秀教師介紹、上級表彰、高考光榮榜、狀元宣傳照、學生話語、班級勵志口號、班級門口的競爭口號……在這個學校里處處都是文化,學生想不看都不行。教學樓旁邊豎立的河北省高考狀元、榜眼的圖像天天在激勵著他們,教學樓內的博士校友天天在鼓勵著他們。

三、制度震撼:只有嚴厲的制度才能創造高度的自覺和文明

衡中的管理制度非常嚴厲:學生全部寄宿學校,所有學生回家只準帶牛奶、香蕉、蘋果、桔子和餅乾類點心,其他的不準帶,否則回家一個周接受家長再教育;不準在食堂和宿舍以外的任何地方吃東西,否則回家一個周;不準帶手機入校,否則回家兩個周;學生打架,立即開除;學生談戀愛,立即開除;學生不能跑操要有縣級以上醫院的證明經過班主任、年級主任、學校教育處幹事、教育處主任等人的審核,最後由分管教育處的副校長批准;老師如果利用業餘時間搞創收,立即調離。 學校的超市只準賣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零食、食品一概不準賣。這樣做一是為了便於管理,落實不準學生亂吃零食的制度,也是為了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為家庭為學生本人著想。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管理制度,學生幾乎沒有違紀的,更不要說各種嚴重違紀的發生了,在衡中誰要是被處罰接受家長再教育那是很沒有面子而且損失很大(七天不能聽課)的事情,而且在衡中由於任何一個決定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所以沒有情分面子會起到什麼作用。 也許大家覺得是不是太嚴格了,其實制度只是懲罰那些觸犯制度的人。我們其實缺的就是嚴格的制度和對制度的貫徹落實。實際上,制度越嚴格,實際上越體 現了以人為本。

四、細節震撼:想的細、做的實——衡中人的辦事風格

前面已經提到了關於櫥窗的設定、樓名的設定、文化環境的布置等等都體現了細。

但是學校的細節遠不止這些,再舉幾例:每個教室門口都貼著, 班級老師和學生的合影,而且寫著班級的奮鬥目標,學生給老師的話;教師講課非常細緻,就是實驗班的學生,進行一輪複習也是講的極其細緻,完全不因學生的基礎較好而糊弄了事,真的做到了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漏,學生哪有學不好之理;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更是分的很細,必做、選作、自助餐,怎么收、怎么批、怎么改、怎么講都規定的詳細的很;課程表安排的細,比如英語課,規定了哪一節是上新授課、聽力課、自習課、講評課,其他學科也是按照學科特點進行了相應的設定……

五、震撼人心的德育:一切為了學生

僅舉一例,衡水中學從1984年至今,每年對高一學生進行軍訓,而且每次時間都長達15天。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對高一新生進行一次80華里的遠足活動,他們把這項活動稱為“砥礪意志的長征”。80華里,對於雙腳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肯不停地走,跋涉的時間要比歡慶勝利的時間長得多,人生何嘗不是這樣,追求的過程永遠比成功的享受長得多……這是學生們遠足活動之後的感悟。不難想像,有了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感悟的學生,對待困難、對待學習、對待未來會是怎樣一種態度。他們沒有理由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