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 作文精選5篇 800字

無規矩不成方圓,人類社會便是由許許多多的規則構建而成的,他們約束這我們,也幫助著我們。關於規則,有哪些優秀的作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規則的自訴

大家好,我是規則。你們可以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看到我的身影。簡單地說,“規矩”和“法則”等都可以成為我的同義詞。說起來,我存在的歷史可長啦。中國古代的哲人就有“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之說,可見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人們就已經認識到了我的重要性了。

很多人都認為我長得冷冷冰冰硬硬邦邦,既不像快樂溫暖明媚,又不像友誼甜美動人。有時候還像個獨裁者,束縛著大家的行動,讓人不快。可是我也是為了你們好呀!君不見,河中之水衝破堤壩的束縛,獲得了自由,卻因為違反了它流淌所必須遵從的規則,而造成了水澇。最後的結果是,人類遭受了重大損失,而四處漫溢的水被蒸發,平靜的小河不復存在。可見,生物要遵循自然的規則。

人類是自然界最為智慧的高等生物,當然也要聽我的話了。什麼?不聽?這怎么可以!你知道現在的金融危機是怎么來的嗎?眾所周知,是次貸危機引起的。那次貸危機又是怎么來的呢?因為美國房地產過度開發,銀行放出的貸款過多,超出了限額。泡沫經濟的出現就是因為違背了市場運行的客觀規則

。不聽我的話,所以現在世界經濟都處於低迷狀態,好些國家政府都瀕臨破產,失業人員成倍激增,政局又開始動盪不安了。要不然,日本也不會這么快又換首相了,歐巴馬也不用整天都在頭疼為什麼有那么多公司在等待政府救助了。這說明了什麼問題?無論你有多聰明多強大,該聽的話還是要聽的,要遵守的規則還是要遵守的。

如果遵守規則又會怎樣呢?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遵守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則,現在已然以大國身份重新崛起;娃哈哈集團一直遵守競爭規則,重視質量,才會成為今日中國首屈一指的國有品牌;運動員遵守比賽規則,在贏得比賽的同時,也獲取了觀眾對他們人格的肯定……

這樣的事例真是太多太多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你只有獲得了好的胃口才能有好的身體。”大家要是想要成功,必須要遵從規則,了解行動的先決條件,才能鎖定正確的方向,窺測到先機。

說了這么多,大家應該對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希望大家把我當成規範你行動的朋友,而不是束縛你自由的獨裁者。讓我們一同快樂地相伴而行吧。

換一種角度談規則

常言道:“無規則不成方圓。”時刻提醒我們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可近日為民學校舉行的“山羊過獨木橋”比賽中,有一組雙方選手採用新的方法讓兩對選手過橋。無疑,他們是沒有按照比賽所規定的要求通過獨木橋,是違規的。然而他們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的嗎?我認為這種說法無疑太絕對,但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去想想。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每個人多少都會想在這繁華都市謀取一席之地,這時候每個人都似乎為了這樣或那樣的事去競爭,為的是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但我們卻需要遵守一大推的規則,如公司規章制度,各種法律法規等。也許是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讓人們的心思變得不再單純。正如之前俏江南董事長江蘭改變國籍這一事件來說,她曾在某綜藝節目上聲稱自己是中國人且不會去改變國籍,可誰知最後還不是改變國籍了。也不難知道,改變國籍的她,在經濟上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又如前段時間頻繁爆出的某某官員貪污多少百萬,“房叔”“表叔”名下多少房產,多少名表,皆讓人感到心驚。放眼一看,中國房價節節攀升,又有多少人買不到房子,但高官卻坐擁多處豪宅……這些事件的不斷湧現,越來越反映出明文規定後面存在的各種漏洞。由此反觀為民學校該兩對選手不按規定完成比賽,使得雙方皆成功的結果,並非真的值得讚揚。 他們採取另類的方法去比賽,這是一種創新,他們沒有按規則來比賽,是違規的。當然,這是涉及情與法的問題,從“情”的角度看,他們沒有進行激烈的爭奪,沒有人失敗,反而能在最後給彼此擁抱,這種和諧的社會氛圍在現時這個社會尤為重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從“法”的角度看,他們是違規的,一旦由於“情”的關係使他們順利過關,這會引起其他失敗隊伍的不滿,是鑽了規則的縫隙。但我認為,情與法本是兩難,而法中有情也未必不可,因他們都是在謀取雙方最為和諧的比賽結果,於此規則若能多些人情味更好,而不是僅僅認可最後的比賽結果。 就是換一種角度去談規則,只要你是從積極的方面考慮,儘管結果可能差強人意,也無需太過在意,或許有時“法律不外乎人情”也存在不妥。

規則在心中

生活在這世上,時時處處都有規則。面對規則,有的人抱怨它讓人放不開手腳,有的人對它不屑一顧,還有人遵守規則,並享受著規則帶來的有序生活。規則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各不相同,我們要怎樣對待規則呢?

規則應該是張無形的網,它在無形之中限制人們的活動。規則這張網,大到國家的政策方針,小到日常行為規範,時時刻刻在我們左右。而我們,可能同時身處各種“網”之中,大大小小,隨時隨地。想像一下我們身處各種“網”中的情形,行動受阻,不禁有種窒息的感覺。可是,我們要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亦是如此,沒有這么多規則參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現在可能早已處在一片荒蠻、混亂之中了。

可是,有時規則又不是“規則”了。為什麼有人面對規則會那么坦然?因為他們眼中的規則早已不是束縛人的網了,或許已經融入了他們的生活,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從不會覺得等紅燈是束縛他們的網;守時的人從不會認為每日按時出勤是一種負擔;年僅十歲的孩童,早已明白上完廁所後沖水是一種規則。因此,把規則當成一種習慣,心中常有規則意識的人不會為規則所累,不會抱怨規則。或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就是人人都有規則意識的社會之寫照。 規則無論大小,它不會是完美的。規則,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無一紕漏的,因此,我們不能做規則的“鑽空者”。投機取巧不會得來所謂的“自由”,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規則,不可能是感性的,它不會考慮每個人的感受,我們不做規則的“篡改者”。不要試圖為自己找理由辯解,不要用“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來為自己開脫。我們更不要做“犯規者”,明知規則卻要違反。但有時,規則並不是對人們行為的規範,或者已成了變了味兒的規則,這時,我們不能做規則的“盲從者”。

規則不是為了束縛人而存在,它不是對我們的故意刁難;規則不是為了守規則的人而創造,它只是對規則意識淡薄的人的一種鞭策。要知道,我們不必為規則所累,不必為逃避規則而費盡心思,只要規則在心中,生活也可以有序而輕鬆。

遵守規則確實是一種習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規矩”,便是事物發展的規則。天地萬物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人而言,這不僅僅是一種規則,這更是一種習慣。

規則不是法律條文,不需要明文規定,卻能規範人們的一言一行。從待人處世應尊老愛幼、顧全大局,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覺排隊、上廁所後沖水,都是規則意識的引導,久而久之,我們便形成了習慣。然而,這規則意識本身也來源於習慣。

習慣很奇妙,它會讓人下意識地做出一些舉動,它可以養成,卻很難改掉。有人也許覺得遵守規則是一種“*”,可是當他將“不得不遵守規則”作為一種習慣後,遵守規則也就相應變成了他的活動準則。

我們都知道,“狼孩”在回到人類社會後很難按照正常人的行為原則生活,例如,吃飯時他會為了護食而表現出十足的警惕,而想要什麼東西時,他會選擇直接撲上去爭搶。正是他成長的環境使他養成了靠力量和速度來得到一切的習慣,這樣的習慣應該是由他幼時不得不遵守狼的生存規則所致。當狼孩回到人類社會,雖然有專門的人在教育他,他仍舊會出於習慣去遵守動物社會的生存規則,因為這些規則早已化為習慣融入他的生命,無論他是否處於這個社會,他都會去遵守。而與之相對,有教養的人也會有他出世的習慣:習慣於不在公共場合喧譁,習慣於遵守交通規則,習慣於待人謙和禮讓,習慣於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矩。他所處的環境使他清楚:要想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必須遵守規則,而要想時刻遵守規則,必須養成這樣的習慣。

我們無法想像德國人有一天會“靈活變通”而去插隊,我們也無法期望一個從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會突然轉性而開始走斑馬線。所謂“規則”,不過是人們對待事物的正確做法,而沒有遵守規則的習慣,便無所謂“規則意識”。

看來,遵守規則確實是一種習慣,一種社會習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人們都願意花一小段時間讓自己遵守規則,那么個人就會在全社會的帶動下,在個人努力下,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到那時,我們的社會必將變得更加井然有序,我們的生活必將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走出規則

靜靜的深潭,恰似一位身藏不露的隱士,倒映著夕陽一抹淡淡的餘輝。坐在潭邊大石上,竟發現魚兒一群群聚攏過來,自在地向我擺尾致意。我驚異了,驀然想到釣魚池中的魚兒,它們不是生命,只是玩偶,它們具備決定命運的權力。而潭中的游魚,平靜而無憂地生活,它們並非得到神靈的護佑,而只是生活在自然的最平常的規則中……

痴痴想著,竟至於傷感,看見水中映出我真情流露的面龐和淚攏的又眸,我知道此時的我可以盡情地渲泄。自然的規則中,萬物本是互相融合、互相感動的。我們可以感動周圍的人和事,而周圍的山川草木、蟲魚飛鳥亦可感動我們,而達到“獨愴然而涕下”的境界。而出了這幽谷,步入天天面對的社會,在人類的規則下,男人要觥籌交錯地寒暄,女人要極盡嫵媚地微笑,每個人活的刻板、生硬,原本因力圖完美而導致喪失本色的人類,再也無法感知自然的清純與生活的細膩甜美。

對著曠野,對著深潭,感受著自然的撫慰,回到這正常的規則中,我才覺得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清新而灑脫。對蒼天訴說我心中的壓抑,而蒼天卻許我一個會心的微笑並告訴我:“放下那些自私的規則,或許,你會發現自然的規則同樣適於你們人類。”是啊,人類從出生之日起便覺得自己是世界的寵兒,可以完全不守規則,任意改造社會。誠然,這種心理造就了一個所謂文明世界,然而隨著歷史的步步推移,自我的固定作法漸成了人類自創的規則,這個規則有益於發展的內容固然不少,但自私的成份也漸漸築起了人類與自然的一道屏壁,阻斷了主宰世間的規律與我們規則的互通,於是這自創的規則逐漸淪為唯心和扭曲,致使很多人迷失了本性。

或許,人們該反思下了,或者像我一樣走規則,走入自然的懷抱,理一理生活的得失,反醒一下自己的自私與狹隘。找回那些原本也適於我門的自然規律。

走出幽谷,我奇怪地問住在這兒的老人,為什麼不圍起水潭收門票。老人一安靜地說:“門票是人類的規則,而自然卻希望無私地敞開雙臂擁抱她的每個兒女,她不需要也不願意要門票。”

是的,自然母親廣博而寬客,她仍在苦苦守候,迷途的她的最聰明的孩子,走出自定的小規則,回歸,和諧而美好地譜寫真實的文明而滿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