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高三作文

在漫漫人生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不過這時請記住,吃虧是福,愛占小便宜的人往往是吃大虧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關於吃虧是福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吃虧是福

我理解魯迅筆下的阿Q有個突出特點就是有自我陶醉的精神勝利法。其實我很欣賞阿Q精神,特別在當今金錢萬能的社會裡,更需要有點阿Q精神,有錢沒錢都不要上火,沒有錢只不過是不能讓鬼推磨罷了,自己勤快點,把磨推好也是一樣的。

談起阿Q,不禁讓我想起我鄭板橋的一句眾人皆知的名言佳句“吃虧是福,難得糊塗。”可是,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一般人都怕吃虧,也不願意吃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輩子不吃虧的人是沒有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吃虧。在吃虧時怎樣樂觀面對。因為,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沒有絕對的公平,所以,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絕對的不吃虧。既然吃虧是無法避免的,那么我們倒不如拿出一種寬容的心態去與人交往,在吃虧時不覺得有多么大的委屈,讓心情總是保持愉快。

我小時候也不明白吃虧與占便宜的關係,以為吃虧就是受了損失,占便宜就是得到了好處,對“吃虧是福”的說法覺得不能接受。所以就常有愛占小便宜的毛病,實際上我清楚也不光我是這樣,這是每個人的一個很普遍的、很正常的行為。因此老百姓都知道任何人都是占便宜沒夠,吃虧就難受的。

有的人在單位上班時儘量多喝水,這樣可以省家裡的開水;發的工作裝可勁的穿,穿破了算;能在單位做的事決不在家裡做,哪怕是一點一滴;買東西售貨員少收幾分錢零兒便心中暗喜,多收幾分錢就得彆扭半個鐘頭;有了便宜占不著能難受的兩頓飯吃不香;年底沒有被評上先進就整天沒有笑模樣。

“吃虧是福”,這裡的“吃虧”就是“讓利”,這是事物的表面,“吃虧”背後的收穫,才是“讓利”的真實內容。成大事者,不會是小氣的人;成氣候的商人,也絕對不是目光短淺,斤斤計較的人。因為他們懂得,吃點小虧也許會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收益。正所謂“吃虧就是占便宜”,這也是劉少奇“吃小虧占大便宜”的價值觀和處世之道。

吃虧是福,可是現實生活之中許多人卻對此不解,可卻無法避免,所以,不如拿出一顆寬容之心而泰然處之。“吃虧”不僅僅是一種境界,而且是一種睿智,一種寬容豁達的處世態度。

“吃虧是福”的同義詞一定是“占便宜有禍”。應該說愛占便宜也不是什麼大過錯,可細想一想能有多少便宜可占,占便宜又談何容易,有的人為了占便宜,貪污腐化而吃了大虧,坐了牢甚至丟了性命。當然那便宜占的比較大了,比如占了個幾百萬、上千萬的便宜,我等肯定是沒這機會的。其實,人不管占多少便宜,能真正便宜自己到自己頭上的東西一定不多。

吃虧是福作文8篇吃虧是福作文8篇因為我堅信吃虧是福,所以我是喜歡吃小虧的人,只要還有口氣在,我就是幸福的。當然如果吃了大虧,甚至把命都搭進去了,那我也不用後悔,早死還早托生呢,這也許就是我十分欣賞的阿Q精神吧。

吃虧是福

古代洛陽曾經流傳過一個“瘦羊博士”的故事。

東漢時,京城洛陽的太學裡,皇帝派人趕來一群羊,賜給每位博士一隻羊,羊只大小不等,肥瘦不一,難以公平分發。大家正感到左右為難時,一位姓甄的博士站起來說:“還是一人牽一隻吧,我先牽一隻。”

有人嘀咕說:“要是把大的挑走了,剩下的給誰呀”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甄博士牽走了一隻最小最瘦的羊。於是,博士們你謙我讓,各自牽上一隻羊,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去了。這事傳了出去,人們紛紛讚揚甄博士,還給他起了個帶有敬意的“瘦羊博士”的別名。

這個故事所說的事情雖小,但甄博士重義輕利、甘願吃虧的道德精神卻至今傳為佳話。

其實,人生總是處於一個有得有失的平衡系統。當你的付出超過回報,就容易取得某種心理優勢,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悅。問心無愧,悠然自得,知足常樂,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反之,當一個人所得大大地超過了付出,甚至不勞而獲時,就很容易陷入某種心理劣勢,甚至惶惶不可終日。其中不擇手段謀利者還可能一生不得安寧。這種人能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嗎

與其損人利己、明爭暗鬥,爭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卻憂心忡忡,不如甘當平民百姓,終身粗茶淡飯卻無憂無慮。所以,先哲強調“吃虧是福”,正是這樣一個道理。

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奉公守法,誠實勞動,勤奮工作,多做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好事、善事,才是最大的幸福。

吃虧是福

獲得過“矛盾文學獎”的路遙曾說過這樣一句說是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既然我自己都不認為自己吃了虧,他又如何能占著便宜呢?”這句話時常讓我在生活中感到不平衡吃虧的時候豁然釋懷。

作家路遙從小就被繼到大伯家,沒有兒子的大伯把路遙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雖然家庭條件十分不好,但是還是會盡全力讓他上學。懂事的他自然也用自己的方式來報導大伯。在他放學的時候就搶著幫大伯幹活。那時他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後山割豬草。有一次,手腳麻利的路遙很快就割了滿滿一背簍豬草,正要準備歇息的時候,一個小夥伴突然捂著肚子表情痛苦得在地上打滾。路遙擔心急忙問到:“怎么啦,肚子很疼嗎?我背你回去吧。”“可是,我還沒割完草,回去一定會被罵的。”小夥伴用很痛苦的表情回答路遙。他把小夥伴扶到有坐的地方休息,微笑說道:“沒事,我幫你割豬草,很快的,我割完了扶你回去。”果然,不一會兒,路遙就又幫小夥伴割滿了一背簍的豬草,他背著自己的一背簍豬草,又單拿著夥伴的那一背簍豬草,另一隻手扶著夥伴回去。回來路遙的好友聽了此事後,憤憤不平:“哎,你上當了,他就是經常裝肚子疼,然後騙別人幫他幹活,又讓讓他占了一次便宜。”路遙聽了以後並沒有生氣,反而平靜地說:“我沒有覺得他占了便宜。”好友一臉疑惑,路遙接著說:“即使他是裝的,肯定是是事出有因,或許是累了,也或許是不願意做,所以不管他是真的還是裝的,在那一刻他都是需要幫助的,我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心理很高興也很充實,既然我都不認為自己吃了虧,他又如何能占著便宜呢?”好友聽了後,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自己都感到高興的事,別人又哪有占便宜之說,我也時常這樣激勵自己。

剛上大學的那會兒,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我特別喜歡折騰辦公軟體,高中只看老師製作的課件,到了大學自己親自做做,總覺得特別新鮮神奇。一朋友得知我喜歡沒事閒做,便聊天找我:“我今天有特別重要的時候要做,但是明天我要上台講課,後來做的話來不及了,你可以幫我做下PPT呢,我事弄完了回來直接熟悉一下內容,明天直接去講。”“好啊”我一秒鐘也沒有猶豫,直接在鍵盤上敲出了兩字。她對我做的PPT很滿意,也表示了深刻的謝意,第二天講課的效果也很良好。我自己也很滿足,感覺自己還是挺有價值。後來聽我室友講,其實那天她根本就沒有重要的事,只是在宿舍里打了一整天的遊戲。“她知道比不會拒絕,就騙了你,真是太過分了。”室友一直替我感到不值,又說道:“她就是愛占便宜,愛偷懶,用別人的成果。總是想著不勞而獲。”說實話,我並沒有像路遙那樣冷靜,剛聽說時心裡也有幾分不爽,正準備找她理論,她自己倒先又來找我了:“我有個比賽的發言稿,你也幫我準備下吧,謝謝啦!”“不行”這次我還是沒有猶豫一秒鐘就回答了她。從此便沒有了下文。回完了這兩個字之後,我不再像追究她那天是否是真的有重要的事情,內心也平靜理智的起來,其實我收穫了許多,如果不是她說謊我也不會做她的課件,我就少了一次鍛鍊技能的機會,我也不會知道原來自己做的課件還能幹得到老師的認可,更不會看清她是一個愛說謊並且周而復始的人。她讓我技巧更上升了一步,也讓我感覺到了幫助他人取得好成績後的滿足和喜悅。我根本就沒有吃虧,相反我覺得我還認為自己撿了大便宜。

“吃虧”與否向來都不是絕對的,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與福是相互吸引的磁場,就像路遙付出了行水,換來了開心;就像我付出了時間換來了對自己的肯定;也就像我的朋友,雖然她成功得到了一次偷懶的機會,但是卻失去了我的信任與鍛鍊技能的機會。路遙和我的經歷看似是吃了虧,實際上我們才是收穫頗多的人,而他的小夥伴和我的朋友,自己認為占了個大便宜,反而丟失了更重要可貴的東西。人生也就是這樣,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沒有倒霉到底的運氣,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看待不一樣,只是有的人會放大他人的幫助帶來的捷徑,而有的人會縮小吃虧帶來的不幸而已。

吃虧並非本意上的意思,我認為吃虧是福,它能讓我們更豁達、淡然。正如路遙所說的一樣,自己不認為吃虧,別人一定沒有占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