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說明文的閱讀技巧

高考英語說明文閱讀技巧

“英語說明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說明、解釋”為主要表達方式的英語文體。它是對客觀事物的性狀、特點、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學解說的。它既不像故事那樣重在情節的敘述和描寫,也不像議論文那樣,重在闡明主張和論點論據;更不像科幻作品那樣富於想像和虛構誇張。說明文是通過解說事物、闡明事理,使人們增長知識和技能。說明文是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中的重點內容之一。說明文具有與自己特點相適應的說明方法,因此說明文結構複雜,專業術語多,易於拉開考生分數檔次,便於高校分層次選拔人才。然而對於考生來說說明文抽象度高,解題難度增大了。高考對說明文的考查多為科普知識,動植物特性、自然現象和新產品、新工藝介紹以及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等方面的說明文,文中解釋性、定義性、說明性的句子居多。因此考生要掌握說明文的命題特點,敘述方式,以冷靜的心態閱讀原文,重點突破長句結構特點和邏輯關係,以便對其做出準確的語意理解。

一、說明文閱讀理解的特徵 一般說來,英語說明文與其它文體一樣,文章所涉及的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即Who→What→When→Where→How→Why。

1. Who:問的是這篇文章的主體是誰?(即所要說明和描述的人或事物)

2. What:問的是主體做了什麼事情?(即主體表現出的特性、功能和用途)

3. When和Where:是在何時何地發生的?(即何時何地所表現出的特性、功能和用途)

4. How:通過什麼方式表現出來的?

5. Why:這種特性功能用途的原因是什麼?

做說明文閱讀閱讀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上面的Wh-word。邊閱讀,邊搜記,牢記要點,把握全文。

二.說明文閱讀理解的類型 掌握說明文閱讀理解題的類型對考生來說非常有必要。一般來說,高考對閱讀理解的命題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細節理解題

說明文中考查的細節理解題大致與記敘文相似。命題區域都有其共同點。⑴在列舉處命題。如用First(1y)、Second(1y)、Third(1y)Finally、not only…but also、then、in addition等表示順承關係的詞語列舉出事實。試題要求考生從列舉出的內容中選出符合題乾要求的答案項。⑵在例證處命題。句中常用由as、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等引導的短語或句子作為例證,這些例句或比喻就成為命題者設問的焦點。⑶在轉折對比處命題。一般通過however、but、yet、in fact等詞語來引導。對比用unlike、until、not so much…as等詞語引導,命題者常對用來對比的雙方屬性進行考查。⑷在比較處命題。無端的比較、

相反的比較、偷換對象的比較,經常出現在干擾項中,考生要標記並且關注到原文中的比較,才能順利地排除干擾。⑸在複雜句中命題。包括同位詞、插入語、定語、從句、不定式等,命題者主要考查考生對句子之間的指代關係和語法關係。

細節類問題一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出處,只要仔細就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正確的選擇項不可能與閱讀材料的原文完全相同,而是用不同的語句成句型表達相同的意思。

2. 語義猜測題 說明文為了把自然規律,事物的性質等介紹清楚或把事理闡述明白,因此學術性強的生詞較多,所以常進行生詞詞義判斷題的考查。命題方式多以The underlined part “…” in Paragraph…refers to….或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mean?或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為設問方式。解題時考生應認真閱讀原文,分析其對某些科學原理是如何定義、如何解釋的,並以此為突破口抽象概括出生詞詞義。也可以通過上下文來猜測某個陌生詞語的語意。或者找出某個詞語在文章中的同義詞。要注意破折號、同位語從句、定語從句、插入句等具有解釋、說明作用的語言成分。說明文在闡述說明對象時易發生動作變換、人稱轉變的現象,這類題目常以 it,they,them 等代詞為命題點,因此考生要根據上下文語境,認真閱讀原文,分析動作轉換背景,弄清動作不同執行者,以便準確判斷代詞的其實際指代對象。

3. 主旨理解題

說明文常用文章大意判斷題考查考生對通篇文意的理解。即對文章的主題或中心意思的概括和歸納。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能力。命題形式常以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為設問方式。這種試題多以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major

surprising findings about….為回答方法。答題時首先閱讀題乾,掌握問題的類型,了解試題題乾以及各個選項所包含的信息,然後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掃讀,對有關信息進行快速定位,再將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甄別、分析、對比,有根有據地排除干擾項,選出正確答案。

4. 判斷推理題。

這種試題常以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2)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3) The story implies that…(4) Which point of view may the author agree to?(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6)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為設問方式。這種題型的答案在原文中不是直接就能找到的,它要求考生進行合理的推斷。如因果關係,文中的某些用詞、語氣也往往具有隱含意義,考生要將這種含義讀出來。說明文常出現圖示判斷題,這種試題可以事物之間正確的依賴關係為命題點,要求考生判斷其正確的流程順序相互關係等。考生一定要認真閱讀原文,並對照原文介紹的情況,弄清圖示的差異,根據題乾需要最終做出正確判斷。如:動物介紹性說明文常出現動物能力判斷題,考查考生對特定動物所具有能力的判斷。解題時考生應認真閱讀原文對動物形態活動能力的判斷,了解動物的生存環境和是否會使用工具,是否善於爬行、飛翔和游泳等。

觀點態度題也是判斷推理題考查的內容之一。說明文的對象為客觀事實,但設題以議論的表達方式抒發對該說明對象的想法。如對某種新發明的讚賞,或對某個事物的批判。這類題目常見的題乾表達方式有"What wa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 等。

【實例探究】 Northwest China is part of the sandstorm centre in Central Asia. Sandstorms begin in desert areas. Sandstorms in China appear to have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of "desertification". This is a process that happens when land becomes desert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s and becaus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dig up grass.

【問題設計】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s NOT likely to cause "desertification"?

A. Climate changes. B. Cutting down trees.

C. Digging up grass. D. Saving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