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愧疚有關的高二優美作文

愧疚教會人們重新面對錯誤。有時, 愧疚可以喚醒人們內心深埋的良知。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作文:愧疚,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第一篇 愧疚

今天做了一件要內疚很久的事。

我喜歡釣魚,就像上了毒癮的癮君子,總是很貪婪的享受著釣到魚的快感。昨晚,又和朋友開機車去三十多公里的陸川東成水庫釣了個通宵。今晨下大雨才狼狽的逃跑回來。魚,當然釣得不少,但魚沒有放水養著回來。由於太疲勞的緣故,來不及把魚殺好,我就把活著的或死掉的魚全部放到冰櫃里速凍起來,就睡了。

等弟弟打電話催我回家,醒來,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多了,又忙通了所有的事,驅車從玉林回到博白的家,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這樣魚離開了水整整七個多小時!等我開始殺魚的時候,發現有條鯉魚居然還活著!我驚嘆於它的生命力的頑強!我肯定它離開水那么久,而且又在冰櫃里凍了五個小時,之所以還會活著,是因為母愛!因為它的肚子鼓鼓的,有一肚子魚卵。它堅強的堅持活下來,一定是為了它的那些將來的魚寶寶!我被這偉大的母愛深深的感動著!於是我決心把它放回大江里。我把其他的那些魚都殺好了,就準備驅車把它放了。

母親看了看那條鯉魚,說它是公的,是肥而已。我是不信的。和母親爭辯了一下,母親還是堅持她的觀點,並且說,不管公的還是母的,放回去都活不了了。我一看,那鯉魚確實傷痕累累,奄奄一息了。但我還是堅持我的判斷,是母愛,才會讓它如此堅強。母親還是堅持要我把它殺了,說:“不相信你把它殺了看看,肯定是公的。反正它活不了了,放回江里,浪費!”於是我和母親打賭,用剪刀剪開了它的肚子。結果真有一肚子的卵!魚兒痛苦的掙扎了一下。我的心也咯噔的痛了一下,輕責了母親一下:“看,都說是母的了!”當然於事無補了!我的心一下子內疚得痛苦!我覺得自己就是蘇妲己式的劊子手,殘害了那么多魚寶寶!殘害了一位偉大的堅強的母親!我,懊惱不已!我不是佛教信徒,但憐憫之心還是有的。於是一下午的不安!做了一個決定:“以後但凡釣到魚準媽媽,不管大小,不管什麼魚,一律放生!”

但願我的這種自責,能寬慰一下那位崇高、堅強的魚媽媽的亡靈!

第二篇 愧疚

過往年歲愈久,許多事情就開始氤氳在腦海中,混沌不清。每每此時,靈魂的某一處總有一根細線拉扯,又痛又癢仿佛叫我別忘記。若要仔細檢索往事的出處那根線牽扯出的關鍵字無非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卻要伴隨我一生的愧疚。

中學回家的路是一條鄉村的土路,坑坑窪窪,每每放學個個如脫韁的野馬興高采烈橫衝直撞踩起坑坑窪窪飛揚的塵土還故意跺一腳儘量沖在熙熙攘攘人群前邊讓後邊的同學在塵霧繚繞中奔跑。一路說說笑笑止於坡路上方,坡很大,是這條路唯一的坡。吐吐口中的灰塵,整齊劃一,一排兩排三排……喊個一二三又橫衝直撞地衝下坡,沖回雞鴨,牛羊滿院幸福的家。

排好隊,一二三,這時,旁邊有人向我們招手,黃紅的臉,很深的皺紋,眼睛深邃的讓我們過目不忘,“同學們,幫幫忙,我實在拉不動了,借你們一把力把那車秫秸擁上坡來,”才看到坡下兩人高的一車高粱秸。

我們相互使了使眼色高興地答應了,跑下坡站在秫秸後面,那個四五十歲的男人蹲下去,架起車半哈著腰,發出一聲短促的,“一二三,使勁”,我們卯足勁,車輕快地便衝上半坡,擠眉弄眼撒丫子就跑,遠遠地看著秫秸一點一點往上爬,相互看著嘻嘻笑笑繼而沉默不語,真後悔了,為我們的惡作劇!回去已不可能,我不知道那大伯怎樣用平生的力……

秫秸還是慢慢爬上去了,停下。向我們招手,那雙深邃的黑眼睛就像灰燼里的火星透漏著感激,一閃一閃的刺痛我的心。我們做了件腸子都悔青了的錯事個個如同打敗仗的俘虜,悄沒聲息的回到家。

第二天,我們忐忑不安繞道回了家,可第三天,我們嚇了一跳,那位大伯正笑容可掬站在坡上等我們,大伯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同學們謝謝你們”,我受到了表揚,臉竟騰的一下變紅了,心裡怪不舒服的,不好意思搔了搔頭,然後含糊其辭的答應了一聲,接過大伯給我們準備的糖果,又反身出於禮貌還是羞愧地朝他深深鞠了一躬:謝謝!

我已記不起那糖果是怎樣吃到嘴裡的,有如一種痛悔如影相隨,永遠無法擺脫。

中學即將畢業,由於盛情相邀去同學家吃頓飯,他就坐在我旁邊,大伯的存在使我感到非常慌亂,我覺得舌頭都打結了,大伯,其實那次我們沒出力,只擁一半……大伯叨菜的手突然在半空中停住了。他看著我,臉上微笑著,哪裡,要不是你們我自己是拉上不來的,都是善良的孩子,吃菜,我的臉立刻羞紅了,止住了說故事的結局。我知道,盛情相邀是大伯的緣故。

時過境遷,已到了而立之年,我力邀大伯的兒子,我的同學吃頓飯,飯間我講著我的故事。“奧”,同學一點也沒對我的故事打動,“我覺得這個故事聽起來應該是我想努力忘掉的那一種。你知道嗎,我爸對你的印象多好,在我的面前極力誇獎你,要我向你學習,忘掉吧,不要告訴他,讓他老人家心存美好……”

回老家決定去看看大伯,遠遠地看見同學臂上掛著青紗,神情悲傷,我明白了永遠沒有承認錯誤那一天了!

想起大伯的笑容,我眼睛裡有了些潮濕的感覺,淚,嘩嘩落下來。

第三篇 愧疚

窗外的雨下個不停,我忽然想起她笑臉的純真。內心已無限地嘆息。

——題記

她是母校三年級的學妹,一個在地中海貧血的病痛中熬過9個年頭的女孩兒。

第一次見她,是我與同學陪同報社記者去她家做採訪。那是貧民窟改建,唯一剩下的老房子(土木結構)。堆滿了拾回來的廢紙和塑膠瓶;沒有簡單的衣櫃,只得把所有的衣物懸空高掛在閣樓上……

她剪著一個“蘑菇頭”,加上臉蛋兒的輪廓,可愛至極。她有甜甜的聲音,她有燦爛的笑容,她也會調皮地跟家裡的小狗玩耍,嬉鬧。她與其他同齡的小孩,並沒有多大的差異。

那一天,我便真正了解到這個小女孩的故事:出生時,就檢查出患有地中海貧血。父母為了籌錢給她治病,四處借貸,遠下廣東打工。為節省車費,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她的母親曾通過多次懷孕,用胚胎臍帶血配型的方式試圖拯救她。可天意難為,屢屢失敗。

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她每月都要按時到醫院輸血,每月都要服用3盒排鐵的藥物。若停止這些基礎的維持治療,她年幼的生命便會悄然地凋零。

看著她天真無邪的笑,我仿佛會聽見瀰漫在四周的悲傷在說話,它說:“孩子,你一定會長大!”

從那以後,我的心有了一處烙印,永遠都無法刷洗乾淨。每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我都會去看望她,給她捎去些許文具和水果。

如今,相隔整一年,我忘了與她和她的家人聯繫。哪怕是一通電話,一句問候,我都沒有,沒有。

當我可以領取些許稿費,當我可以找到一份周末的兼職。其實,我應該去看望她,即使沒有過多物質的幫助,哪怕是一個深擁也足夠溫暖吧?

畢竟我與她太久沒有見面。

我忘了給她一聲問候。我多想把我的溫暖和希望與她分享,就如鏇轉木馬上能看到的星光。哪怕,我會被時光沖走,我依然想給她一份堅持的力量!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無眠的夜半,我常會靜心聆聽那首: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會愛心之歌《LetItBe》。我的腦海總不覺地浮現她的笑靨,那么甜美,那么地需要疼惜。

我一直以為笑中含淚是最美,卻抵不過淚里看人來得動容啊!

親愛的J,對不起!我想:我應該去看望你,應該送去我遲到的祝福!才能了卻我的心念。

第四篇 愧疚

有一種心痛,叫愧疚

-----追憶祖父

文:小橋流水

祖父離開我,已經三個多年頭了,20xx年農曆6月,祖父走完了他最後的里程,離開了他的親人,去了天國,享年84歲。

祖父弟兄3個,排行老二,15歲時,太祖母去世,老大18歲。

戰亂年代,老大應徵入伍,20歲戰死沙場,成為烈士,(至今,在烈士陵園有他的碑銘),祖父17歲,成為家中的頂樑柱。

祖父21歲娶了比自己小三歲的祖母,祖母一生共生育四子兩女,三子在7歲左右夭折。祖母在39歲(虛歲)時,一場病魔奪取了她的生命,那年,五個孩子年齡最大的姑姑19歲,小姑姑四歲(虛歲),小叔叔8個月。摟著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我不知道祖父是怎么從絕望中站起來的,八個月的四子在挨過又一個寒冬後,也夭折了,黃連的苦莫過於祖父此時的心啊。

祖父成活的孩子是二子二女,在以後的日子裡,祖父的生命里只有一句話:拉扯大孩子們。

祖父一生就靠著一把手藝養大了四個孩子,那就是給人做棺材。祖父精巧的手藝傳遍十里八村, 那年月,誰家備好木料,就請祖父上門去做。對那些已經為時不多了的老人,都願意請祖父去為他們打棺材,他們都想在活著的時候看著木匠把自己的棺材打制很合心意。父在農閒時還會被請去給建房子的人家做門窗套,因為祖父手藝精巧,收費公道,一年四季一直活兒不斷。

在上面三個孩子相繼成家後,就剩下小姑姑和祖父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祖父在給主戶做活計前,會給人家商量好,可以壓低些工錢,但是天黑前必須回家,因為家裡有年幼的小姑姑,蹲在門口的石凳上翹首張望著村口,盼望著祖父的歸來。那時侯,我五六歲,親眼目睹小姑姑和祖父為了一碗飯吵的臉紅脖子粗的情景,祖父心裡認為小姑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讓她吃了鍋底剩下的最後一碗飯,而小姑姑認為祖父乾體力活累,非讓他再添加了最後一碗飯。

小姑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祖父恐懼,焦慮,他不知道哪個年輕後生才是他相依為命的小女兒可以託付終身的人選。小姑姑出嫁那天,祖父拿著他的半導體收音機一早就出門了,躲到了同村的大姑姑家裡,他盼望這一天,他更多的是恐懼這一天!那是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女兒要出嫁了,要離開他了,那是一種深深的切膚之痛!繁星點點的時候,祖父才邁著蹣跚的步子回家了,他一言不發,插上了自己屋子的房門,我看到了祖父屋子的燈亮到了半夜… ….

祖父愛聽戲、看戲,在我小的時候祖父有個半導體的收音機愛不釋手,夏日的晚上,在門口的老榆樹下乘涼,祖父給我講了好多戲裡的故事,什麼薛平貴徵西啊,轅門斬子啊,至今我骨子深處那種明辨是非的正義感我都覺得是祖父先天給我的。鄰近哪個村唱戲,祖父用胳肢窩夾著他親手做的一把馬扎(類似於凳子可摺疊),另外一隻手牽著我,生怕我被人群擠丟,我們祖孫就這樣手牽手去看戲。祖父是看戲,我是貪圖戲台下賣的各種好吃的,我要了這種要那種,祖父總是樂呵呵地給我買,臨散戲時,祖父每次都會給我買麻燙(類似於油條),讓我帶回家留著慢慢吃,他自己卻什麼都不捨得買。時至今日,我吃遍了城裡各個角落的油條,卻總是對丈夫說,找不到當年戲台下麻燙的味道。後來,我長大上學了,祖父就又帶著小我五歲的弟弟去看戲,仍不忘每次給我帶回來嘛燙讓我吃。再後來,弟弟也上學了,祖父每次自己去看戲,回來仍然給我們買麻燙,路過我家門口就會在大門外喊我出去拿。那個時候,麻燙這種吃食是我和弟弟吃了這次想著下一次的美食。

祖父在村里還有個差事,就是為村里僅有的通往村外面世界的一條馬路做養路護路員,祖父每年都會評為鄉里的優秀人員。祖父說過,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唯一一條能車走的大路,只有這條路能通往大山外,我得看好它。那時候路,是土路上面鋪了一層石子,稱之為石子路。鄉村人對這條路有句諺語是:晴天人騎車,雨天車騎人,每到陰雨天,泥濘的土路寸步難行,人必須抗著腳踏車走。路面又沖刷厲害,遇到大雨還會經常坍塌,祖父從來沒給政府添過麻煩,二話不說,把鐵鍬往獨輪車上一放,沒日沒夜的修坍塌,墊凹凸。再後來,村裡的路修成了水泥路,祖父的勞作輕了好多,但是每到收麥子和收玉米的時候,祖父任不厭其煩地給占用路面打糧食的村民做工作,很多時候他都自己動手清掃路面上的麥稈麥皮。直到祖父84歲前,村裡的護路工作仍然由祖父擔任,不過那時已經沒有啥活兒可做了,但是祖父把那條路看成了是自己的孩子,只要身體硬朗,不隔幾日便會去路上巡視一圈。

20xx年春節我回家,去參觀村里新修建的祠廟,好多塑像都是栩栩如生。村裡的老人告訴我,祠廟裡所有的門窗套、塑像手裡的木製兵器都是祖父雕刻的,祖父整個冬天都在雕刻。方圓十里的所有祠廟幾乎所有的木工活兒都是祖父義務做的,祖父盡心盡責地做好經他手的每一件物什。人說:修廟鋪路,積德行善,祖父做好了這兩件有的人一生都沒做過的大事。

那年,我考上了大學,村里為我放了電影。一生低調的祖父沒有多言,只對我說:妞呀,咱祖祖輩輩土裡刨食,到你能出個大學生,值了!祖父一生以我為榮,當真把我看成是山窩窩裡飛出的金鳳凰。

後來的我,畢業、工作、戀愛、結婚、生子,一直在忙自己的,一年也回不了家幾趟。無暇去顧及祖父老年的生活細節,每次去看望祖父,祖父都說的身體很硬朗,每次都夸政府好,說現在的社會真好,白面大米充足了吃。1999年去看望他,他已經80歲高齡了,依然在房前屋後種了許多的瓜果蔬菜,還欣喜地告訴我,這些他根本就吃不完,經常送鄰居們吃。我臨走,祖父非讓我帶走一些他種植的糧食蔬菜,他殊不知這些我在城裡花幾塊錢就會買很多,但是我不想拂他的好意,會帶走一些好帶的輕便的。

經我記事起,就沒有人敢在祖父的身邊提續弦的事,祖父從42(虛歲)歲起孤身一人拖拉著四個子女相繼成家。只到祖父身體欠佳臨終前,我和弟弟去他床前陪他說話,弟弟才問祖父,奶奶去世後那么多年,難道你就沒想過再找一個?祖父說,自奶奶去世後,看著身邊的四個子女,他就發誓過,今生永不再娶,再娶勢必會有前生的後養的,怕他的孩子們失去了娘再失去了爹,怕他的孩子們受虐待。

祖父一生勤儉,他走後留下了很多的糧食和他辦理後事的足夠費用,他生前就把他的後事安排的妥妥帖帖,不給子女們留下任何的麻煩。20xx春天他感覺身體不太好的時候,他把堂弟叫到了跟前,對堂弟說:爺爺可能看不到你娶媳婦了,這200塊錢是我給我未來孫媳婦的。祖父在病重的最後階段,家人們要送他再去醫院看病,他說,該走的時候閻王爺就會帶我走的,我又不是壽星,別給孩子們糟蹋錢了… …祖父如一盞熬幹了的油燈,油盡燈枯了,祖父駕鶴西去了。

祖父出殯的那天,一陣雨後天晴,萬里無雲,碧空蔚藍。半個村莊的人都來為他送行,祖父的靈柩沿著村莊的街道緩緩前行,嗩吶哀鳴,緊跟在靈柩後面的是白衣素裹的親人們,那時刻,我才真切的體會到祖父離我而去了。眼前是生我養我冒著故土氣息的村莊,周圍是一張張父老鄉親熟悉的面盤,兒時的記憶一樁樁一件件躍入我的腦海,我撕心裂肺的哀嚎,任憑淚水沖刷著我的回憶。

或許是上天的安排,祖父的墓地選在了村外面那條水泥路的左下方,在閔閔中祖父還在守護著那條大路,看著路一直延伸到遠方,保佑著他的子子孫孫幸福安康。

20xx年祖父的三周年祭日,我和弟弟堂弟商量後,買了好多的鞭炮和紙錢,用鞭炮把那條路鋪了好長,我想讓祖父知道,他畢生付出心血的這條路,子孫們會記住的,世人也會記住的!

時至今日,我的經濟水平好多了,我時常悔恨自己,為什麼在祖父還活著的時候沒有過多的去陪陪他?為什麼在他油燈枯盡的前夕就沒有給於他更好的生活條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祖父平凡而悲泣的一生,注定讓活著親人們無限的掛念和愧疚。如果有來生,我還做你的孫女,願祖父在天堂里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