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寫景狀物作文800字

大家知道寫景狀物的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景狀物作文,僅供參考。

景狀物作文篇一

今天一大早,春雨綿綿。我背著裝滿食物的書包,心情不禁的激動起來。今天我們學校要去花都故鄉里郊遊!

故鄉里誕生於是20xx年8月,占地200畝,並且擁有上百座栩栩如生的蠟像、一個個豐富的遊樂設施,和上千件文物。是一座國家AAAA級嶺南文化主題公園。

9點整我們出發了。歡笑聲、說話聲和歌唱聲,伴隨著汽車轟隆隆聲。原本很長的路,不一會就到了。

一下車,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還沒來得及呼吸,我們進入飯館。只見這裡有許許多多的鍋、碗、瓢、盆、箱子、椅子、桌子等等,這些都是各個朝代的最佳用具,最讓我好奇的就是那架消防車。說是消防車,其實就是一架手推車,兩旁增加抽水棒,一個儲水桶,一根管子。用手推車去滅火。跟現在的消防車比,相差天壤之別。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祠堂。祠堂可真大呀,光是房間就有10多間。來到中堂,一面巨大的鼓擺在中間,稍微一碰就會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旁邊的房間裡擺放著幾架照相機、留聲機和一些破損的瓷器,總之,這裡應有盡有。來到後堂,第一眼就看見那幅波濤大浪的畫。下面就是一張正宗的嶺南的桌子,上面放著一大打的史書、兵書,原來,這就是“辦公室”啊。

參觀完了祠堂,已是中午12點我們找到了一個最佳位置開始享用午餐。我們小組迅速把零食放上來準備“大開殺戒”,我剛從書包里拿出脆皮腸來,還沒打開蓋大家就一擁而上,一下子,我手上只剩下裝脆皮腸的盒子了。嗚嗚嗚嗚…我可憐的脆皮腸。為了“報仇雪恨”,我又搶別人的零食去了。

吃完了午餐,我們來到了小戶人家的一條街,這一條街有很很多多的栩栩如生的蠟像,形狀不一、姿態萬千。一條街上有幾十間房子,裡面沒有一家是相同的,每一個家一個場景,每一戶人家的場景都非常經典,擺放的所有物品,都具有嶺南文化。一個個大布偶,演著各種各樣的人物,老師、學生、老闆、管家、老百姓……都非常逼真。看著這些布偶,時光好像把我們帶到了那個時代。

小橋、流水、古樹、古房、文物和嶺南文化會合在一起的就是——故鄉里!

景狀物作文篇二

龍潭是我的故鄉。無論我走到哪裡,最令我難以忘記的,還是故鄉的那條河。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故鄉的河像一條輕柔的飄帶,從故鄉的南北兩岸間蜿蜒穿行;它又像一位來自遠方的採風者,記錄下兩岸秀美的青山和阡陌交錯的原野。它是故鄉那片土地的動脈,用沸騰的血液灌溉著原本貧脊的土地;它是聯繫家鄉人民的紐帶,上中下游的龍潭人因共亨一江水而構建了龍潭的和諧。

故鄉的河是有名字的,叫琶江河。

故鄉的河原來水很清,水也不深,河面也不寬,是夏日游泳的天然之所,河邊榕樹下的石灘則是不會游泳的老人和小孩戲水納涼的好地方。偶遇漲水退潮後,一條條峽溪入河處則是尋樂者渾水摸魚捉蝦的地方,有時會有一整天的沿河人影奔串,場面很是熱鬧。因河水清若井水,街上的人洗衣都是到河邊清洗,省了不少的事。

大約從十來年前開始,故鄉的河開始變了。為了龍潭的經濟發展,家鄉開始大規模開發煤碳資源,一時間,幾十個煤礦的廢水廢渣一股腦兒地往琶江河中傾倒,從此,故鄉的河水不再清澈,人們的生活習慣也不得不開始改變。又過了兩年,琶江河上中下游又各修了三個梯級電站,中游位置又增加了幾家有廢水排放的化工廠,從此,河水變深了,河面變寬了,污濁的河水邊成了家長叮囑孩子要注意安全的地方,人們已不再到河邊洗衣,不再到河邊納涼,不再到河中游泳,不再到河裡摸魚捉蝦……

因為有了煤礦和工廠,龍潭的人有了掙錢的地方,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們讓故鄉的河哭泣了……

一天走在街上,看到一群人在聊天。湊上去一聽,有的在懷念這條河原來如何如何地清涼和舒適,有的在發表該如何如何地保護這條河,有的激動萬分,有的義憤不已。看來,“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雙贏”……這些時代的呼喚已開始觸及龍潭人的靈魂。

因為這條河,龍潭人民打破了以往的和諧。

真心期望家鄉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也真心期望故鄉的河能早日愎復從前的美麗。

景狀物作文篇三

生在石化城,長在石化城,一種對大海的情愫已抹之不去,尤其是故鄉的這片海。

對於這片海,我回憶過。那是兒時的我與父親來這裡捉螃蟹和放風箏,童年時的歲月和笑聲,連同這海風飄遠了。對於這片海,我珍藏過。幾個摯友一起,沿著海堤騎車,騎得很遠,遠得望不到出發點,只覺得離海天一線的地方更近了。

對於這片海,我幻想過,一人走在沙灘上,任浪水拍打雙腳,大聲地唱雨生的《大海》,邂逅一個美麗的故事。對於這片海,我慚愧過,自己竟已有五、六年光景沒來了,每次說等空閒了定要來此一看,但總不能兌現,有說不盡的抱歉!

這回是鐵了心要上那兒去看看!剛從上海回來,便叫了輛計程車開向海邊。司機見我拿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以為我是來這裡旅遊的,便一路向我介紹了許多石化城的去處,自然說了好多有關大海的事……

每一個字都聽起來那么熟悉,就連他的口音,也是一口金山人的模樣!他怎會知道我是個土生土長的金山人,石化人!難道我的裝束真那么像個行色匆匆的旅行人?

“這裡就是海邊了,玩得開心點!”這是我們金山人一貫的熱情好客。

我點頭微笑,拖著沉重的行李走向了那片海。

我回來了,故鄉的海!佇足在海邊,閉著雙眼盡情地享受海風,一顆漂泊的心終於尋到了魂牽夢縈的家園,找到了日思夜想的歸宿!這是多么熟悉而陌生的海,闊別五年後的重逢,仿佛遊子與慈母的相見,在海風中變得盪氣迴腸!

海水依然和從前一樣:黃褐色遠不及加州的黃金海岸那般迷人。但她是大氣的,磅礴的!放眼望去,那一片無垠的褐,是長江的入海口;遠處的大金山——上海海拔的最高點,是這大海上的一葉扁舟……

正值漲潮,自然是不好下去踏浪,只能坐在丁字壩上。一陣陣巨浪滾滾而來,猛擊著堤壩,濺起好高的浪花。我並不防備,任她濺在臉上、身上,感到陣陣涼爽,也感到海風中夾著無數道不盡的情。

海風把頭髮吹得極亂,像一位與子相別多年的老母親,聲聲責怪著遊子;海水把臉濺得濕了,那是老母親等待的淚,與子久別重逢時。貼著他的臉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