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高中生寫景800字作文【三篇】

【篇一】

我的家鄉在美麗多姿的杭錦後旗,我的學校就座落在北環路,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北馬路國小,它可是家鄉中璀璨的明珠呢!它的存在,令這片熱土熠熠生輝。

我們學校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更是兒童的樂園。

春天,萬物復甦,校園裡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高大茁壯的柳樹挺立著,像一位位戰士守護著學校的一草一木,花壇里,有許多花朵兒,她們競相開放,有的爭奇鬥豔,有的婀娜多姿,有的亭亭玉立。瞧那顏色,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真是芬香撲鼻,美不勝收

夏娃娃蹦蹦跳跳地來了,柳樹已長的鬱鬱蔥蔥,披散地垂下纖細柔軟的枝條,宛如剛洗過頭沒梳辮子的姑娘的長髮。當炎熱的太陽出現時,它們又像是一把把撐開的綠色大傘,遮住了似火的驕陽。花枝招展的女同學,生龍火虎的男同學,都來到柳樹下乘涼,玩遊戲,歡笑聲在校園中來回迴蕩。

秋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了,一陣涼風吹來,柳樹那美麗的黃頭髮隨風飄落,楚楚動人,樹葉從樹上落下來,像一隻黃蝴蝶在表演精彩的舞蹈,樹葉落在地上,像為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地毯,踏上去,發出清快悅耳的聲音,小鳥也不甘示弱,在天空中一展雄姿。

冬天,鵝毛般的大雪滿天飛舞,不一會兒,校園變成了銀色的的世界,地面變成了“雪毯”,松樹上掛滿了“雪球”,柳樹上開滿了“梨花”,遠遠望去,玉樹瓊枝,芬妝玉砌,充滿了詩情畫意,雪停後,同學們跑出教室,擁向操場,身影如同彩蝶般輕盈跳躍,打雪仗,堆雪人,熱鬧極了。

啊,美麗的校園,我愛你,是你讓我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下學習、成長,你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篇二】

人人皆道江南好。“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為之傾心。“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柳永為之留步。詩一般的江南,裊娜出沁人的馨香。綢緞一樣細軟的氣息里,繡滿了淡淡的愜意,就像一首瑰魅的詩,綴滿了多情的文字。

江南的雨是濕潤的,連綿的,似總也下不完,使人像身處霧境中一般。

江南煙雨,總是朦朧,似隔簾探花,似觸非觸。雨、獨愛江南,這一片清幽之境若是少了這細雨輕煙的籠罩,便也映不出江南的神秘了。三月,雨落新綠,春意盎然,畫水廊橋,洗衣石處,持傘微蹲。看落水漣漪、不甚高雅。七月,雨打新荷,梅子黃時,墨意深處,青竹簾下,采荷高歌。觀心蓮初綻,出泥不染。即是無雨,空氣中也瀰漫水氣,似霧似煙,隱約若現,遠近人家,白牆黑瓦,古風新韻。夜燈起時,點點星光。願取下北斗,舀上這一方煙雨,隔夜的天空,也必將添上一縷遺忘,煙雨江南。

江南的山是靈性的,雖無質感、缺霸氣,但能聚人氣,育一方深沉。

江南素以水鄉著稱,但江南的山,蔥鬱靈秀。雖然沒有拔地而起的孤芳自賞和橫空出世的王者傲氣;也不像北方和西部的名山那樣讓人頂禮膜拜,讓人棧陶恐。可是,江南的山是人性化的,它們飄溢著南方特有的靈氣和一種人間仙景般的柔情。遊江南的名山,不會有攀崖的艱辛、孤旅天涯的沉重感。因為江南山重水複,移步換景,山不轉水轉,山窮水盡之處,又有新景觀新風光讓你豁然開朗,讓人留連忘返,美不勝收。

江南的荷是女性的,柔軟的,溫婉婉動人,使人為之傾心。

盛夏,正是荷花滿湖的季節。那荷葉展綠疊翠,渾圓寬闊,碧盤滾珠,皎潔無瑕。在翠綠的荷葉叢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紗在湖上沐浴的仙子,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這顏色各異的芙蕖,紅的像燈籠,粉的如初夏,白的似初雪,美不勝收;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爭先恐後的開放著,遠遠望去就像一盞盞蓮燈,陪襯著那肥大的荷葉和酒盅般的蓮蓬,千姿百態,魅力非凡。滿湖蓮花的江南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富有詩意啊!

江南好,到過這裡的人定會領略到江南的那份不同尋常,那份逍遙自在,以及那份濃濃的詩意。

【篇三】

春夏秋冬,鳥蟬蟲雪聲聲不絕,生活何等寧靜愜意!晝夜山水,棋簫松瀑處處相伴,人生何等瀟灑逍遙!

總有人對中國古人懷有強烈的嚮往。古老的沉靜,間雜著些許輕靈與飄逸,就這樣在時光的彼岸朦朧著,以一種神秘的向心力充當著無數後代的精神棲息地。

然而,有一個問題總是被不著痕跡的忽略:時光遠去了,但這些美的事物可曾隨之消失?既然沒有,為何我們現在對他們的美如此陌生?我們丟失了一種心境,發現美、體會美的心境。無論古今,生活總是生活,有喜樂,有愁苦;美總是美,無論表現形式怎樣,它無時無處不在。

周國平這樣說到:“人類及其產品把我和自然隔離開來了,這是一種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歷史隔離開來了,這是又一種寂寞。現代人對兩種寂寞都體味甚淺又都急於逃避,旅遊業因之興旺。”現代人很忙,忙著工作,還要忙著悠閒,忙著去匆忙看一眼世人口中的美,然後逢人便侃侃而談,生怕自己顯得不夠見多識廣。美在變得廉價,美在失去生命力,美不再是個人獨一無二的心靈享受,而正在成為文憑式的評價工具。太多人打著自我保護的招牌理直氣壯地冷漠,在功利與冷漠面前,美的力量太微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的普及程度之高反而阻礙了很多人對其含義更深刻的領會及實踐。發現美,用眼,用耳,歸根結蒂是用心。有了一顆善於感受美的心靈,美的涵義便會無限拓展,超出世俗認可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遺蹟,而涵蓋一切有價值的事物。高中作文

美是真實的,生動的,可感的!它無時無處不在。如果你能用心培育一株植物,在自家陽台狹小的空間裡看它沐浴著陽光散發勃勃生機,這美會勝過林海匆匆三日游;如果你能用心吟詠,品味《滕王閣序》,無論環境如何,它給你帶來的美感,比之在人頭攢動中瞥一眼那塊石碑要珍貴、真實得多。

美與道德不同,它不是普世價值,因此,刻意體會美的過程也就是漠視美的過程。我們需要做的,是回歸美的本質,去珍惜事物與心靈契合的瞬間,迎回感動,迎回溫暖,迎回一顆善感的心。

美無時無處不在。我們都可以發現自己的“鳥蟬蟲雪”與“棋簫松瀑”,不論它們以何種面貌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