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保護環境的作文【三篇】

【篇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在享受的同時,卻在不知不覺中破壞著她,我們的生存環境也不斷惡化。

站在小河旁,聞到的是臭氣,聽到的是呻吟;來到大街上,滿是丟棄的垃圾袋。我們周圍的環境逐漸變差,失去了昔日的美景。

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在商場購物時,人們手中提著大包小包的塑膠袋。塑膠袋焚燒會造成毒氣,填埋不容易分解,還會導致土壤被破壞。

作為21世紀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保護好我們的資源呢。暑假時我回老家度假,途中發現一個近七旬的老人在挖坑,當時覺得很好奇,就走過去問。老爺爺告訴我說,他是在挖沼氣池,就是因為他覺得沼氣不僅能燃燒,最主要的是能夠保護環境,牲畜的糞便擱在一個地方,不僅讓人覺得噁心,還占了一個大空間,如果排到河裡,又嚴重污染了環境,所以把它製造為沼氣供人們燃燒,卻是一舉兩得。不僅如此他們還把這些糞便當作肥料,拿去灌溉瓜果蔬菜。

是呀,那我們為什麼就不去做一些既能節能、又能環保的事呢?我們可以把工廠里排放出的廢氣收集起來,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後,把它變成煤氣、液化氣……再次的利用它。這樣,既節約了能源,環境也不會被污染。淘完米的時候,淘米水不必倒掉,還可以用來澆花,不但節約了水,還讓花兒得到了更多的營養,這不正是一舉兩得嗎?還有,在樓道里裝上一個聲控燈,可以節約電量。

節能、環保,刻不容緩!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應當少用塑膠袋,不亂扔廢電池,不用一次性木筷……單個人的環保行動就像一盞燈,當它亮起時,周圍的黑暗就會少一些。如果大家都點亮自己那盞燈,整個世界將會一片光明。

為了地球的明天,為了人類的未來,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祖國大地遍是綠水青山!

【篇二】

每當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里,漫步在水清鏡明的湖畔旁,飛馳在綠草如蔭的足球場時,我都會感到一種愜意。但一個潛伏在我們身邊很久的危機正在慢慢爆發,也許有一天這美麗的景物會離我們遠去。這一切都是人類一手造成的。天堂大門的鑰匙和地獄大門的鑰匙都捏在人類自己手中。我們中學生應該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責任,提高環保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落實環保行動。做“文明小衛士”。

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無比的星球。但水土流失、沙漠化仍不斷困擾著人類。正瘋狂地侵吞著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據有關資料統計,地球上的沙漠、荒地正以每年2700萬公傾的速度擴展,我國沙化的土地也正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面積延伸。目前,我國已有12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化,而潛在沙化的土地差不多也有15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已成為危害全球環境最嚴重的問題。

我曾看到一個寓意很深的漫畫,畫面上兩輛汽車一前一後行駛著,前面一輛車上的人敲鑼打鼓,還用紅紙寫道:報喜,化工廠增產,產值3萬元。後一輛車上的人愁眉苦臉,一張紙上寫著:報憂,因化工廠污染,糧食減產30萬斤,附近居民身體嚴重受損,周邊幾條河流無法使用,法院判其限期整改並處罰金。孰喜孰憂,顯而易見。所有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們發出的警告,它在提醒我們不要忘了大自然的嚴厲懲罰和那些慘痛的教訓。這也就提示我們以後一定要保護環境。

環境污染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損害。為了保護我們的健康,就需要我們的社會提高和加強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地球是我們的母親啊,我們不該將大量的污水排到它的血管里,將大量的垃圾埋在它的華考|zk168肉體中。地球不是垃圾場,我們不能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紙屑、菸頭等雜物,不注意環保。讓口香糖使它長滿了黑斑,亂扔塑膠袋,造成“白色污染”,還使它寸草不生、齷齪不堪,到處都是渾濁的世界。這些行為完全與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相悖。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解鈴還需系鈴人。如果人類能及時彌補,能保護樹木節約用水;減少廢水廢氣排放對環境的污染。我們中學生應積極參加公益勞動,讓我們共同保護生活的環境,首先使自己的校園變的清潔,然後為城市的清潔出力。朋友們,獻一份愛心和努力吧!必須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能再犯破壞生態環境的錯誤了。

我們是祖國的公民,是21世紀的主人,所以我們對自己的祖國和人類負有責任,社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社會成員的素質直接反映著整個社會的風氣,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作為一個禮儀之邦,講公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為每個社會成員,都有責任將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要加強社會公德,社會需要公德。我們不能做不拘小節的人,講公德、守秩序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美德出良才”良好的文明習慣來自於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養,只有從小事事處處“想到別人”,講文明,守秩序,養成良好的習慣,長大後才可能具有文明禮貌的自覺行動。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我們要向所有的人們敲響警鐘,我們大聲疾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呀!我們一定要保護我們的家園,從現在起,我們應該刻不容緩地行動起來,治理污染,綠化環境,不讓污染的悲劇重演。爭做“文明小衛士”。

【篇三】

同學們,我們大家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茂密的森林,寬闊的草原,無際的海洋,各種各樣的生物,構成了美麗的大自然。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是幸福的,春天去春遊,夏天去游泳,秋天能享受到豐收的果實,冬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滑冰,這一切都是因為地球有著生命所必須的氧氣,有著適宜的氣候。科學家們說,地球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家園。

但是,長期以來地球遭到了人們的破壞,戰爭的摧毀,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給我們的大自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災難。森林被砍伐了,小鳥失去了歡樂的家園,森林變成了沙漠;小河被污染了,魚蝦的生命受到了威脅;野生動物被殺死了,人類失去了友好的夥伴,各種有毒物質使我們染上了疾病……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使我們的家園不在安寧,不在美麗.

現在,這些災難敲響了人類的警鐘,我們要保護環境,拯救地球,這些行動已引起全世界的積極回響,並得到聯合國的大力支持,將4月22日定為"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都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宣傳和呼籲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

地球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我們億萬個家庭,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地球環境的好壞,與每一個家庭都息息相關。而且空氣、海洋中的污染物,不受國界的限制,它們可以自由地從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另一個國家或地區。所以,環境保護,要從每一個家庭,每一件事做起,保護好自己家庭的環境,也就是為保護全球環境做出了貢獻。

我們少年兒童是跨世紀的公民,21世紀的主人。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讓這的地球,有限的資源,永續利用。為了讓21世紀的地球,天藍地綠水常清,讓我們人人都做環保小衛士,從保護身邊的環境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