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題目:牽動我心的聲音

“牽動我心的聲音”記敘文---------細雨閒花的寂寞之音

纏綿琴音,清靈蕭聲,每每繞索心靈最深之處,喚醒排山倒海而襲的愴然之感,打開記憶匣子的銅鎖,或笑,或淚,皆琴音之呼喚……

繞情琴音不知飄往何方,音連綿,我卻落入夢中虛幻的古城之中……

或佇留在嫣然綠草的平原,感受那輕撫如絲的閒適;或飄向桃紅柳綠的江南,近看那輕柔的流水;或賓士在黃土沙漠的荒原,感受空中盤鏇的思念,卻淚流滿面。

她是寂寞的。一柔弱窈窕之女子背負一切,遠離大漢之土,帶著家鄉的希冀奔往遙遠的大漠。風吹白了她如縷的青絲,風吹裂了她如蜜的櫻唇,風吹破了幸福的夢。縴手撥動琴弦,挑起心中的思念。當西北黃土與大漢疆域融合時,她寂寞的惦記著千乘大漢,當西山餘輝漸逝,大漢傾覆時,她寂寞地祈禱著……

細雨閒花之音,牽動著王昭君寂寞的思念……

她是寂寞的。一瘦弱黃花女子,對塵事的眷戀,手執紅線的一頭,另一頭卻早已無人。梨樹下,青石旁,輕輕地撥起古琴之弦,一切幸福回憶心中而起,流下晶瑩的淚,帶著寂寞輕聲吟唱“滿地黃花堆積”的惆悵之辭。

細雨閒花之音,牽動的李清照寂寞的眷戀……

他是寂寞的。少時舉士,才華橫溢,滿懷政治抱負的他,卻最終決然離去。讒言奸宦終究迫使他離開朝廷,卻不能抹去蒼龍的光彩。一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使他名留青史。佇立船頭,摸弦起音,心中委屈、憂國之漣漪泛起,淚水坍塌,唯帶著寂寞之心,投入汩羅水,尋求永生……

細雨閒花之音,牽動著屈原寂寞的抱負……

他是寂寞的。一代文豪卻多次貶謫,一顆才氣之心早已傷痕累累。黃州、赤壁因他的存在而變得璀璨。神遊於其間,寂寞的他索然尋求異士同行,然卻未有所得,一記“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而斬斷愁思。撫琴作樂,扣弦而歌,琴音繞縈著寂寞的情愫。

細雨閒花之音,牽動著蘇軾寂寞的曠達……

音之所到,情之所繞,品著杯杯苦茶,唯有寂寞之感。

品文成公主、秋瑾之苦茶,悟得“休言女子非英雄,夜夜龍泉壁上鳴”的寂寞無懼;品李白、司馬遷之苦茶,悟得“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寂寞堅持……

纏綿琴音漸遠,思緒卻因杯杯寂寞苦茶而久久不能收起,潸然淚下,琴音帶走雨中的一片寂寞

聽雨

小時候,住在瓦屋下,每當下雨,便能聽到淅淅瀝瀝、淒悽然然的雨聲。長大了,住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中,聽不到雨聲悽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靈氣。缺了能讓人感動的至柔至弱的東西,心便開始在慢慢沙化。於是就懷念起那瓦屋的雨聲。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輕靈的東西,敲不響那厚重的鋼筋水泥的樓房。而瓦屋則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噹噹的,發出悅耳的聲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雨勢急驟,聲音就慷慨激越,如萬馬奔騰;雨勢減緩,聲音也弱下去,輕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時節耳邊的輕風。瓦片似乎是專為雨設定的,它們盡職地演奏著,聽雨人心中便漫出不盡的情意。

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一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的情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

雨聲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託心愿的使者。

閒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迷濛之中,雨聲里透出一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我有一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

喔,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

有詞云:“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迴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