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關垃圾分類的議論文【三篇】

【篇一】

近期,“垃圾分類”一詞頻上熱搜榜。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垃圾分類行列,了解垃圾分類的人自然越來越多,了解垃圾分類知識既是公民意識覺醒,也是垃圾強制分類成為趨勢倒逼的結果。

垃圾分類需要人人參與,而人人參與的前提是了解相關知識,只有了解清楚才能精準投放。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實施垃圾分類的城市,每個人都要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而普及這類知識是一個系統工程。雖然媒體宣傳是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的渠道,但還需要科學制定垃圾分類政策和標準,進行多種手段長期推動。嚴格獎罰也是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的手段之一。對不按規定精準分類垃圾的居民依法進行處罰,既能促使被罰者主動了解垃圾分類知識避免再次被罰,對其他居民也有教育和警示意義。

垃圾分類不僅是城市文明的新標配行為,也應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多數農村居民習慣垃圾隨處丟、到處放。而不願分、不想分、不會分、懶得分,則成為阻礙垃圾分類的主觀因素。只有引導農民民眾提高對垃圾分類重要性的認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讓垃圾分類從“推著民眾走”過渡到“民眾主動乾”,才能讓垃圾分類成為鄉村新風尚。

垃圾問題不僅影響農村居住環境,也危害農民身體健康。在垃圾分類的時代潮流中,每個人都是“當事人”,每個人都是“主人翁”,每個人都是“執行者”,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當好垃圾分類的宣傳者、踐行者、推動者和監督者。其實垃圾分類並不難,就在於人們有沒有形成主動去做的意識和良好習慣。當然,主動意識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多宣傳、多教育、多引導,不能走急路。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明,一個鄉村有一個鄉村的鄉風。人人行動起來,讓垃圾各就各位,新農村建設才能奔著美麗、文明的方向而去。

【篇二】

強調自律意識,也必須強化他律約束,制度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有了制度,立了規矩,還要依據制度規矩加強督查和監管,而且大量的工作在於日常督查和監管上。《條例》施行首日,全市各級城管執法系統深入小區、單位、樓宇、商家及公共場所開展垃圾分類專項執法檢查,責令當場或限期整改623起,依法立案查處違法行為20起,從一個側面表明,垃圾分類還沒完全入心入腦,有的還心存僥倖,得過且過。實踐證明,只有常查不斷,跟進整改措施,才能強化人們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把垃圾分類自律意識和責任深深印在腦海中,用以指導行動。

依法強制垃圾分類需要加強宣傳

有人說,垃圾分類有了強制手段,懲罰就是了,就無需再講什麼道理。其實這是個誤解。因為人的眼界和素質不同,對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理解程度也有差別。從根本上說,垃圾分類的目的,最終要改變舊有習慣,提高文明素養,這就需要每個人在認識上要不斷強化、不斷加深,充分認識垃圾分類與環保意識和自律意識的密切關係,如果稍有放鬆,就可能舊病復發,甚至導致前功盡棄。因此,即使有強制手段,也不能放鬆社會宣傳,通過反覆強調,不厭其煩地灌輸,培養人們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

依法強制垃圾分類,要在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早已向社會承諾,到20xx年,全國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20xx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每個城市的情況不同,垃圾分類改進的途徑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結合本地實際,不斷創新方法、創新機制,逐漸推動垃圾分類向縱深發展。

【篇三】

上海出台法規實行強制垃圾分類後,重慶也要推動垃圾分類立法,但垃圾分類標準與上海並不完全一致。近日從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為紮實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重慶市在強化分類投放試點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推動垃圾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體系建設,避免垃圾“先分後混”的情況出現。

垃圾分類政策好不好,十個人里可能有九個人會豎起大拇指。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還在於是否在推行上動了真格,是否讓每個人都切實感受到垃圾分類的緊迫感,是否都認識到了這項舉措與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是否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全國46個重點城市將在20xx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認真梳理輿情,回應民眾關切,也是目前這項工作能否順利推進,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

垃圾分類動真格值得點讚,但不能忽視執行過程中造成的生活困擾。比如,有的地方推廣掃碼扔垃圾,但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個人隱私與公共事務之間的越界;有的小區投放時間限制太死,早出晚歸的上班族無法按時按點傾倒垃圾;更不用提不同城市垃圾分類標準不一,好不容易養成的意識到了另一個地方需要從頭再來……這些現象都說明,垃圾分類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較真碰硬,關鍵還得循序漸進。從“你是什麼垃圾”的網路段子,到“吃飯10分鐘,分類半小時”的日常吐槽,再到“乾濕垃圾”的品類之爭,可見垃圾分類是一場從理念到行動的全方位變革,需要付出相當的認知、溝通和執行成本。分攤垃圾分類的制度成本,只依賴志願者短時間的提醒遠遠不夠,單靠強制手段集中推行也不現實。讓參與主體更加多元、更加廣泛,才能更有效果。比如,廠家可以在商品包裝上添加垃圾分類建議;再比如,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浸潤到教育當中等等。

說到底,垃圾分類不只是一個文明意識的問題,也是一個基層治理的命題,既需要細密周全的考慮,也需要靈活人性的執行。從上海到全國各地,有經驗也有教訓,有掌聲也有怨言。比起簡單的通知和要求,規範標準統一、更多主體參與才能營造出可持續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