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理想與現實800字議論文

為大家提供《高中生理想與現實800字議論文》,歡迎閱讀。

【篇一】

運用網上流行的一句笑話,卻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現實往往會把我們理想中的一切美好東西打破,然後輕而易舉的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裡,我們終究輸給了現實。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是啊,如果失去了理想,生活就沒有了色彩;沒有了理想,生命之花就會凋零。可是,當我們翹首回望,我們世界裡的那些所謂的理想,是否都實現了?

李白一度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的政治現象,可是到最後,還是沒有實現他那“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的理想。

曹操自己說:孤本愚陋,始舉孝廉。後值天下大亂,築精舍於譙東五十里,欲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征孤為典軍校尉,遂更其意,專欲為國家討賊立功,圖死後得題墓道曰:“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平生願足矣。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海子的理想生活也不過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尋尋覓覓理想一生,最後還是被當作瘋子孤孤單單離去,帶著他的所有理想進入墳墓。

我們有很多很多需要實現的理想,比如給自己那一份滿意的分數,給自己一份穩定的工作,給自己組建一個溫暖的家庭。或者有的更甚是給自己一個做總統的機會。

這些要靠什麼,靠理想嗎?不,要考我們自己去實現,坐著思考理想是愚蠢的,我們只能行動,打破現實,勇敢去接受挑戰。可以是帶著一份理想,但一定不能坐著思考理想什麼,命運往往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喬萬尼奧說:“在走向勝利的道路中,我們必須流灑不少鮮血,偉大的理想只有經過忘我的鬥爭和犧牲才能實現,讓我們都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吧。”

【篇二】

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我相信,可大多數時候不是因為太懶散不願去把握命運之繩,就是太迷惘不知該怎么去把握自己的命運。如果我頭腦簡單,沒有什麼鴻鵠之志也就罷了。可我偏偏又老愛夢想,也喜歡榮耀,總覺得自己該乾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因此把自己看得不平凡。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碰壁後,才發現自己居然沒有什麼真本領,普通地不能在普通,就那么平凡地生活,就那么平凡地學習,就那么黯淡無光。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如果我開朗豁達,樂觀向上,面對挫折和失敗能夠泰然一笑也就罷了,可我偏偏又性格憂鬱,多愁善感,面對失敗我會悲傷甚至失望。

我活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一方面不斷給自己設立目標,我想獲得很多令我羨慕的東西,比如紮實的寫作功底,出色的口才。我努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東西,另一方面現實生活又讓我感到那些美好不是輕易就能得到的。我掙扎著,感到力不從心。很多時候不是煩躁不堪就是憂鬱不已,那個叫快樂的東西已經很久都沒有觸摸我的心弦了。總覺得心情非常沉重,總覺得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總覺得太多的東西束縛了自己,使我得不到自由。

當我躺在床上的時候,就這樣安慰自己:睡吧!睡夢會帶走你的煩惱,醒來你便是快活的。當我睜開眼睛時,卻發現煩惱不但沒有離我而去,反而更增了十倍。於是,夜晚迷迷糊糊地入睡,就希望整個世界靜止,地球不再轉動,所有的人永遠都不再醒來,讓我和萬事萬物就這樣安然下去吧!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第二天早晨,黎明照常來臨,太陽如往升起,我又得面對新的一天,有時侯寧願把自己浸埋在鬱悶和煩惱之中,獨自舔嘗它的滋味,不斷折磨自己,使自己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如此,我竟然有一種來自內心的愜意,好似找到了平衡,發現了自我。

我的生活充滿矛盾,我活在自己沉悶的世界裡。我要逃離,逃離這個苦悶不堪的世界,但我卻還不能大步邁向那個充滿快活和希望的世界,因為,我的力量還不夠強大。

俗話說“不同的生活理想,決定一個人在戰鬥中的位置”。那么,理想就是茫茫狂濤中的一盞明燈,指引前進的方向:理想是生命的發動機,源源不斷的輸送能量;理想又是困難中的拐杖。當理想照進現實,你將不再彷徨。

理想是茫茫狂濤中的一盞明燈。張海迪,一位患高度截癱的普通人,在殘酷的現實中,她不屈服,她有著;學會自立,長大為人民做點有意義的是的理想。理想這盞明燈瞬間照亮他灰暗的現實。她在病床上,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後以驚人地毅力學會了4國外語,並成功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理想讓她確立了生活方向,理想目標,使她超越現實,煥盡生命光彩。

理想是生命的發動機。化學諾貝爾為減輕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勞動,決心發明*。廢寢忘食,4年做了幾百次試驗,最後一次試驗時,他聚精會神的盯著燃延的導火線,一聲巨響,旁觀的人們驚喊“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卻從濃煙中跳出來,面孔黑身帶血,狂呼“成功了,成功了”那些傑出人物正是被一種崇高的理想所鼓舞才產生的驚人地意念與忘我的精神,激勵他們去改善現實刻苦奮鬥。

理想是困難堅韌的拐杖。在巴西一個貝魯的貧困區里,有一個又黑又瘦的小男孩,他從小立志靠踢足球養活失業的家人的理想。在足球王國巴西,很多人做足球明星夢,靠踢足球養活家人的卻寥寥無幾。14歲他成了克魯塞羅足球俱樂部的明星;20歲時,登上了世界足球之巔。他就是足壇巨星羅納爾多。如果沒有理想這般魔鬼力量,他能堅持到脫穎而出的一天么?

我們也要為自己的現實定製一個量身定做的理想,理想會是鼓舞人心的樂章,是絕望時振奮人心的強心劑;現實也許是不及人願的,但這是用角度去看的不同。新一代的我們應該讓自己理想改變現實的不足,而不是讓現實逐步淡化自身的理想。

慢慢紮根在現實。讓理想照進現實,你說如何?

【篇三】

孩提時代,每當老師問起我們長大後有什麼理想時,幼稚的心裡就會想到:我長大了就要跟老師一樣,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知識都告訴我的學生,要像親愛的老師一樣,把無微不至的關懷帶給我的學生,用我的心塑他們的心。

國小快畢業時,語文老師叫我們寫作文:20年後的我,我現在仍然可以朦朧的想起看到這個題目後的心情:20年後,我會是個什麼樣子?我在從事什麼職業?我的生活是否幸福?一切都覺得好漫長,20年的時間是多么遙遠,它在我尚不成熟的心裡盪起了微微的漣漪。

如果把我的生命從在母體裡孕育的那天算起,來到這世上已有十七個年頭。十七年的成長經歷不敢說承受了多少風風雨雨,但也的確知曉了不少人情世故。看待事物,逐漸從片面到多面;思考問題,也從意氣到理智,就連夢想,從小到大,也不知變了幾番了。心智在漸漸成熟,不敢再抱者兒時的幻想在現實生活里掙扎,夢想和理想再是美好,現實生活還是一成不變的殘酷,於是兒時的理想不再那么偉大,讓我心神嚮往,只想平平凡凡的走好把握在手心裡的每分每秒,日子過的才不虛幻。否則,在萬般無奈的時刻,從理想跌到現實的生活中,真可謂是人生的最痛!

但人生在世,也還是應該有些理想的,它應該就像人們的一種宗教信仰是一種超脫物質的精神食糧。心中有了理想,每天的行為處事都有了動力的源泉,不再虛度光陰,生活才一天天過的無比充實。倘若是一味地沉浸在心中的理想中,卻不把它在現實生活中予以表達,那么再美好的夢想也終究是空想。

理想和現實,一個是永遠在天邊浮動的美麗潔白的雲朵兒,一個是腳下可望又可即的柏油馬路,我在心中做著摘到白雲的美夢,在車輪和地面的摩擦中感受生活的實在,就是在這天和地的空間中,跌跌撞撞,努力想要找到我理想和現實的平衡點。

理想,是我靈魂的淨土有它在精神上激勵我一步步勇敢地向前走;現實,讓我領悟生活的真諦,讓我變得更堅強!

理想和現實,叫我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