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保護文物的議論文

【篇一】

文物是國家的財產,有不少人不但不保護文物,還做一些違法的事情,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保護文物,制止一些人做破壞文物的違法事。

暑假裡,爸爸的朋友到我家來玩。我在臥室里看書,我突然聽到叔叔說:“聽說開古玩店特掙錢,賣一件就能掙幾萬,我們家就要開呢。”“好啊!過幾天我陪你去進貨!”我急忙走出臥室,對爸爸和叔叔說:“國家文物法地七十二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設立文物商店、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或者擅自從事文物的商業經營活動,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工……,並處2萬元以上十萬以下的罰款,要經過工商局許可才可以開古玩店的。”“小孩子家家管什麼呀!大人的事,小孩子別瞎摻合!”叔叔說,“快去臥室玩去吧,我們正說事呢!”“叔叔,爸爸,開古玩店可不是鬧著玩的!”“有營業執照不就行了嗎?不去工商局也行。”“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古文物是無價之寶!”這時,叔叔點點頭,對爸爸說:“我看藝涵說的有道理,咱們先去工商局再說吧。”過了三個月,叔叔的古玩店開業了,他高興地對我說:“多虧了你,要不我家店就開不成了,看來我也得好好學習一下保護文物法了。”我心裡比喝了蜜還甜,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用法律保護了國家文物。

周日,我和媽媽去爬長城,我哼著小曲,走線上面。突然,我看到有一個阿姨在牆壁上寫:某某,到此一游。我很不高興,走上前,對那位亂塗亂畫的阿姨說:“阿姨,你不應該在城牆上亂塗亂畫。”那位阿姨白了我一眼,依舊在城牆上寫:某某,到此一游。我看那位阿姨依舊寫,更加生氣了,大聲地對他說:“阿姨,這是國家文物,請不要在上面亂塗亂畫。”那位阿姨生氣了,臉像一隻火紅的燈籠一樣,對我說:“你這孩子管那么多閒事幹嘛呀,管你什麼事呀!”“文物是大家的,也是國家財產,你在城牆上亂塗亂畫,也很不文明。”“阿姨,國家文物法規定任何人是不準破壞文物的那位阿姨臉紅了,對我說:“謝謝你,我以後再也不破壞文物了。”

今天,我又用法律保護了國家物,我決定以後要保護國家文物。

【篇二】

山東濟寧斥巨資打造“中華文化標誌城”的訊息一經披露,即遭到上百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反對,各大報紙也發表了很多質疑的文章。反對者認為,項目投資300億元耗資巨大,打著文化名義破壞歷史遺產和傳統文化環境,有文化造假、文化浮誇之嫌,會對“國庫”造成嚴重浪費。

從中華文化城的規劃看,其規模之大、投入之多令人咂舌。其實這種一味追求數量上的多、大、全的文化發展模式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各種新建的民俗村、風俗園、影視文化城常常占地面積驚人,卻倒盡了遊人的胃口。

這種文化發展的理念是值得反思的,在某種意義上是反文化的。文化大發展不同於經濟大發展,不是物質大繁榮、資金大投入、利潤大回收。更何況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發展規模以及經濟利潤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即使在經濟領域也並不適合,對經濟持久發展、社會和諧發展極為不利。我們對“發展”的概念一直有著根深蒂固的誤解,似乎一提起發展就想起龐大的面積、驚人的數字、富麗堂皇的樓堂館所。這種自殺式發展模式或許可以短時間內拉動GDP,但是其代價則是能源的浪費、環境的破壞、人際關係的異化,還極大地敗壞了人們的內心生活,損害人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其弊端已經引起中央、知識界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深刻反思。“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又好又快發展”等新的概念和命題的提出就是明證。我們一直把“發展”理解為一個量的概念,而實際上發展更是質的概念。

對文化而言,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就更是災難性的。它不是建設而是破壞。那些人造的沒有文化的文化城的真正動力和槓桿是經濟,是GDP,是所謂“政績”。

在我看來,古建築古文物的“原貌”“原樣”不只是城樓、墳墓、牌樓等等孤立的文物的原樣,而是這些建築物、文物的原樣再加上它的周邊環境的原樣。打個比方,十三陵是一個文物群,各個陵園之間有很多空地,如果在這些空地建造新的建築物,即使陵墓本身沒有動,它們所處的環境卻發生了變化,這同樣是對於文物環境的破壞,文物環境的破壞即廣義上的對文物的破壞。所謂文物保護應該是文物及其周邊環境的整體保護。

如果文化標誌城的負責人和專家們真的是以保護文物為宗旨和目的,那么我奉勸一句:不要再建任何的新建築,徹底放棄標誌城這個“創意”,才是對文物、對文化遺產的保護!

【篇三】

看文明發祥之地,看歷史文物遺蹟,別樣的地方,別樣的方言,別樣的風情---難忘的別樣的體驗,難忘別樣的情感。

山西有著久遠而輝煌的歷史,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傳說中的華夏族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帶領山西南部人民劈山治理黃河,培育五穀。堯。訟。禺曾經在晉南建都。

人說山西好風光,這風光好在哪裡,首要的就是這裡有星羅棋布的文物。

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四大佛教名山的五台山,位於五台縣境奈。五台山由頂部山峰組成,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岩峰,海拔的北台3058米,為華北第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五台山峰奇秀險,古松挺拔,雲山霧海瀰漫,清水河穿繞山間,金碧輝煌的殿宇樓閣掩映於青山綠水之中,奇麗景色猶如仙境,堪稱佛教藝術的寶庫。

晉祠是一處自然山水和歷史文物相結合的建築圓林。山上松柏青翠,山前清泉環繞,殿閣巍峨,古木參天,亭台樓閣星羅棋布。祠奈聖母殿文化部鑑定為國寶建築,以其雄偉的建築,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世界。

當近,有的文物由於日久失修已經毀壞得不成樣子了,有的被人門用來蓋建店鋪以賺外快,保護文物,客不容緩。

文物,是山西人的驕傲,山西的自豪,是勇敢而偉大的山西人民的智慧的結晶。我們一定要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把她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出於對中華民族的無比熱愛,出於對中華民族的一往情深,在此,我們向所有有知識之士發出呼籲;行動起來,保護文物。

如果您是一位山西人,請您投入到這一場保護文物的運動中來,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如果您是一為領導,請您高瞻遠曙,積極組織保護文物活動;如果您是編輯,記者,作家,教師,請您告訴廣大公眾拯救文物的意義和重要性;如果您是一位實業家,那么請您在拯救文物時儘可能提供贊助……我相信,只要煤個人都行動起來,便是文物煥發光彩之時。

愛我山西,愛我文物。願這一口號響徹校園響徹每一個山西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