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安妮日記讀後感800字

【篇一】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豆蔻年華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似一縷陽光,如一陣清風……那時的我們擁有最純真的笑容。

在《安妮日記》中“安妮”把開始記錄是13歲,在15歲被納粹抓獲。——她把那“美好”歲月記錄了下來。

我們在想像“安妮”過得舒適生活,錯了!

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女孩,她正生活在二戰時期,為了躲避納粹的殺害,於是隨家人躲到了一間密室里,度過了漫長的25個月。

在十三四歲我們應該享受著老師的教育,父母的疼愛,擁有最美麗的笑臉,最動聽的笑聲,享受花季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可是“安妮”只有日記本陪著她。

《安妮日記》讀後感作文700字我不敢想像密室里那黑暗的時光,這裡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飢餓,只有恐懼和病痛一直折磨著他們。“安妮”在這種環境下中學會了:不屈服,不氣餒。她善於思考自己所犯的錯誤,正視自己的缺點。

安妮初進密室,對“凡。丹夫婦”是厭惡的,對母親的責備的不滿……可是“安妮”學會了自我改正,包容……在密室的生活由一開始的厭惡,到真正安定下來,度過了漫長的25個月。

“安妮”在密室中喜歡上了“彼得”——一個靦腆的男生,在這個密室里“安妮”有青春的萌動。在這個黑暗的密室里“安妮”用她的樂觀,滿懷理想感染著身邊的人,感染著“彼得”,於是“彼得”也悄悄喜歡上了她。

在1944年8月1日,“安妮”放下了筆,故事結尾的很突然,留下了很多的幻想——“安妮”被納粹抓走了!

仔細回味,這本日記,筆調貼近我們,又和我們的生活大不一樣。“安妮”把成長中的困惑與好奇真實地記錄出來,在日記中“安妮”對自己的情感直言不諱,讓我們好像看到另一個自己。

我們應該為自己感到慶幸,我們沒有渡過那漫長的25個月,我們是在歡笑中度過的。“安妮”也是幸運的,她在這時間裡,認識到了自己,學會了堅強,熱愛生活。

可愛的“安妮”在納粹的迫害下永遠的閉上了眼,距離她16歲生日僅剩3個月,距離這個集中營集中營獲救僅剩1個月,“安妮”用自己的筆寫出了“痛苦”的密室生活,讓我們這些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不僅深思。

正值花季的我們,應該深思:那漫長的25個月,我們會做什麼?

【篇二】

安妮·弗蘭克本是一名普通的猶太少女,與父母,姐姐一家四口過著富裕的生活。但這寧靜的一切很快就被一場戰爭打破。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權執政後,開始了對猶太人慘無人道的迫害。為了家人的安全,安妮的父親不得不帶著家人來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躲避危險。在這裡的生活雖然不如從前自在,但在這裡,安妮仍然度過了一段愉快的學校生活。

1942年7月,情況更糟了,在德國納粹的迫害下,為了避免遭受納粹警察的逮捕和屠殺,安妮一家與同是猶太人的凡·丹一家以及一名猶太醫生杜瑟爾,躲進了書中被稱作“密室”的地方。開始了長達二十五個月的“秘密”生活。直到1944年8月4日遭人檢舉被送進集中營。

這本書以一個十幾歲的少女的視角講述了二戰期間密室中的人們的生活實錄。在白天,為了不被別人發現,他們不能隨意走動,不能大聲說話,甚至不能上廁所。每天,安妮都會擔驚受怕,密室外戰火不斷,炸彈就在他們身旁炸開,死亡的威脅,被發現的恐懼。因為戰爭,因為人性的醜惡,安妮這個應該在陽光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不得不蜷縮在密室的一角瑟瑟發抖。因為戰爭,讓昔日美好的世界變得滿目瘡痍。死亡的陰雲籠罩在密室中的每個人身上。在這裡,人性被壓抑,甚至開始扭曲。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是不斷,每天能活著醒來就是的幸運,就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也奢侈至極。

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安妮的內心深處仍保留著人性中最美好最柔軟的一面。“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美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

雖然命運帶給了安妮許多苦難,但是依然歷練了安妮的品格,她學會了去直面自己的缺點。在密室生活的兩年多的時間裡安妮逐漸成長為一個心裡十分成熟,對生活有著深刻感悟的人。她豐富而美好的內心世界就像是綻放在戰火中的花朵,儘管眼前是黑暗,但從來沒有放棄對光明的期盼。

【篇三】

一本日記承載了一段悲痛的歷史;一本日記記錄了一位少女成長的心路歷程;一本日記目擊報導了二戰期間在德軍占領下,人們的苦難生活,這就是《安妮日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十三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寫了這本日記。她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這段時間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但安妮卻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裡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在書里我們看到了許多戰爭的殘酷,但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顆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有一種無限強大的力量瀰漫著每一片空氣,這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最柔軟的那個角落裡,她活在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最鋒利的那個刀尖上。但有她在,人類寒冷的時候會看見篝火;有她在,人類沮喪的時候會看見星光;有她在,人類絕望的時候會看見朝陽。

安妮·弗蘭克在寫完這日記後,留下了一句話,她說:“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到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這句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令我一生受用不盡。也許我們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輕言放棄,但如果我們不放棄必定會成為美麗的開端。

《安妮日記》里的文字很簡短,但這本書之所以可以讓我為之感動,就因為它的真實、樸素,卻又飽含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