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時作文

蒹葭叢生,極美;星辰密布,極美;百花齊放,極美。我在眾里之中,眾人容我與其共此時。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天涯兩端,共此明月,還有什麼可羨慕的呢?

喧譁的鬧市,行走的人群,儘是繁華;貧瘠的土地,家徒四壁,滿是無奈。這樣兩幅格格不入的圖景卻被快樂的巴郎——阿里木連成一線。在那華燈初上的星輝之城,總有一個高大的身影在煙斜霧橫中快樂地呼喊。人們被眼前的美食所吸引,今天又是大豐收!但是,這卻並不能改變阿里木清貧、節儉的生活。因為這些不計勞動成本的微薄收入是用來援助那些渴望校園生活的孩子們的,它的溫度勝過跳躍得歡快不已的火焰,充滿了溫暖人心的力量!

於是,當城市上空升起一輪皓月,路人在看,孩子們也在看,此時與共,一同綻放笑臉。

阿里木就這樣牽掛著遠方,把自己擱淺,把身邊的風景連成一線,如同蒼蒼大山——山銜好月來!

一弦一柱本相連,少了任一都是殘缺,你我又如何能保全了自己而棄他人?

落紅翩然而下,搖曳生輝,碾做塵泥,甘心護花。

吳菊萍該有多美?那雙聖潔的收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之光!不羨牡丹不羨蓮,此朵幽菊吐芳華!

那本是他人之子,僅僅只是身邊無數過客中的一員,可在吳菊萍的心中,那更是一朵含苞待放卻又搖搖欲墜的花蕾。高樓層層,幼童如同天降,負著“遠方”難以估量的重量就這樣硬生生落入她的懷中。純白的四周正如她純白的心。她在笑,山花燦爛,她,在從中笑!她護住了她的身邊之人,成就了遠方的風景!此時她與她同心同生!

有歌者贊道:“南野之木,芳園之菊,眾里援他,謂可歌也!”

當世界越變越小,或許我們更應該注意到身邊的風景,如斯美麗。

山河賦予我美的盛宴,眾人賜予我齊心的力量,我呢?我該償還些什麼?我於眾里來,歸入眾里去。

山人徹悟,將琴歸還,七弦和一。仙樂再響,明月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