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崇洋媚外的作文700字

對於崇洋媚外這個話題,從古至今,可能很少人能夠克制自己不做這樣的事,也就是說,這種現象已經完全闖進人類的生活之中。小編整理了關於寫崇洋媚外的700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寫崇洋媚外的700字作文篇1

從“崇洋媚外”說起

電視上有這樣一條餅乾廣告,畫面上是幾個中國小孩嚼著餅乾,喜滋滋地舔著嘴唇說:“真正美國口味,我們都愛吃!”

說起崇洋媚外,眼前大多會浮現出抗戰時的漢奸對日本人點頭哈腰,千依百順的嘴臉,著實覺得噁心。但這個貶義詞還有讓人愛的時候。

上朔到清朝,皇宮裡的洋玩意兒琳琅滿目。皇帝,皇后及王公大臣接見外國傳教士時,堪稱“百官跪迎”,場面何其壯大。從中國與外國建交開始,皇帝的後宮內爭爭吵吵,爭搶洋貨。這時,中國的貴族開始崇洋媚外。

漸漸的,清朝政府走向腐敗,民國接踵而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洋貨接觸越來越多,如:胰子油,洋油、洋火、洋傘等。所有日用品中皆有洋——外來貨的意思。難道舊中國連自己家有的東西都要向外國人以高出幾倍的價錢購買?不是說中國人都是有骨氣的嗎?為何還要用一大摞的前去換取本值一張紙幣的東西?中國人的骨氣呢?中國人不斷探索的精神呢?全被一個“洋“字所吞噬。這時候。中國上下都開始“崇洋媚外”。

說來也怪,我們在不該崇洋的時候大肆崇洋,卻在繼續外國先進科技的時候自己埋頭在實驗室里搞科研。

中國現處於發展階段,需要其他國家發展經濟的寶貴意見。所以現在我們宣傳“崇洋媚外”。崇的是外國的發展經濟的捷徑,媚的是外國先進的現代的科學技術;崇的是外國科學家勇於探索,不怕失敗的可貴精神,媚的是外國政府不惜重金培養與招攬人才,崇的是外國民主共和的戰略方針,媚的是外國對民眾的素質培訓。這樣看來,中國的確得好好地“崇洋媚外”一番了。

這便是這個貶義詞招人愛的時候了。

發展經濟是一條漫長的荊棘大道,它布滿了危險,挫折,彎路,陷阱……如果我們不夠小心便會一落千丈。現在擺在我們面前一條發展經濟的好建議就是恰倒好處地崇洋媚外,學習利用他人的先進科技武裝自己。

總有一天。“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外國。”的說法會成為現實。

寫崇洋媚外的700字作文篇2

你“崇洋媚外”了嗎?

很多人認為“崇洋媚外”是一種不愛國的表現,我卻不這么認為。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可這遠遠不夠,在21世紀,需要的不是歷史,而是科技與發展。而論科技與發展,我們又確實比那些已開發國家稍遜一些,如果不向他們學習高科技術,討教工作經驗,我們永遠都會是一個落後者。而此時,你不認為,“崇洋媚外”是一種愛國的表現嗎?

如果那些有才之士沒有崇拜外國的科技,文化,羨慕國外的發達,又怎能把它化為動力成就中國如今的輝煌呢?

就像大人常常說我們小孩,要跟別人比成績,必須先羨慕別人的成績,欣賞別人,才有上進心,迎頭趕上,取得自己優異的成績。我想,這種“崇洋媚外”也是一種需要吧!

如果說“崇洋媚外”是一種不愛國的表現,那么,我想,中國已有三分之二的人“不愛國”啦吧!

就拿我們小孩來說,學習英文算不算“崇洋媚外”呢?有些外語學校還學習日語、俄語、法語等等;還有些大學生出國留學;甚至有些人已擁有綠卡,成為外國華僑,那么這些人,是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定有“不愛國”的嫌疑,即而“殺無赦”呢?

沒有!我想,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學習外語是時代的需求,國際的需要;同樣的,出國留學只為學習外國文化,“修成正果”更好地效力於祖國吧!外國華僑居住國外,只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他們都是“崇洋媚外”的,但我相信,他們都是愛國的!

朋友們,讓我們“崇洋媚外”吧,讓我們把我們偉大的母親——中國變得更繁榮、富強!

寫崇洋媚外的700字作文篇3

崇洋媚外”小議

對於崇洋媚外這個話題,從古至今,可能很少人能夠克制自己不做這樣的事,也就是說,這種現象已經完全闖進人類的生活之中。

所謂的崇洋媚外,就是人類的一種思想負擔:只要是進口的便喜歡得不得了,國產的就覺得質量、技術漏洞百出。所以國產的東西縱然價格再合理,也只能在一邊乾瞪眼。

“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談何信任別人。”拿汽車來說吧,世界上最好最貴的汽車勞斯萊斯,是所有富人的終極目標和身價地位的象徵。一位年輕人,自從有了家庭之後就拚命工作,當積攢了大量的財富後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一輛全球限售80輛的寶時捷慰勞自己。

再談談手錶。手錶,在咱們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是為了圖個方便,知道時間而已。然而,對一些人,一身的名牌,再配一個名牌的手錶,舉手投足之間,充滿派頭與紳士,那亦是他們追求的對象。所以,國人花巨資買了世界公認一流的產品——瑞士的手錶,揮手之間但顯尊貴。其實它的投資成本還低於其它,但卻成了眾人追逐的對象。因為它是身份的象徵,是貴族的象徵。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嗎?

也許,你會說,這種“崇洋媚外”的現象只是某些上層人物為了攀比,為了面子,為了凸顯身份而刻意追求的。但是,請你回到我們的身邊,看看:人頭涌動的商店,多少小學生出口就問“有南韓品牌的某某文具嗎?”當他買到稱心如意的南韓貨,臉上就像貼了金似的,那得意洋洋的樣子讓人噁心。難道文具只有外國的品牌好嗎?貴而不實用,在我看來……

既然,人類有將兩種不可相提並論的事物硬湊在一起對比的想法,那為什麼不想想它們獨自具有的不同之處?那為什麼不想想,將你與其它人相比,能比出個所以然來嗎?如果你與國外的洗碗工相比,與著名的發明家相比,你又會怎樣想?中國人就必須有中國心,這並不是叫你睜著眼睛說瞎話。如果國產真比進口好的話,你能睜開眼看清楚事實嗎?

只能說,如今的社會是個崇洋媚外的社會了,很多人都犯了非舶來品不買的毛病。

我們還能說什麼了,除了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