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的800字作文

奉獻的目的不在索取回報,在在於無私的付出,我們也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奉獻的800字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奉獻的800字作文篇1

有一種弧度叫奉獻

老師的背是略駝的,始終保持著恆定不變的弧度。那種弧度叫奉獻。——題記

老師有一雙靈巧的手,上課時總會寫下一行行灑脫的文字,筆尖不停地轉動,將粉筆化為一個個漢字,再將漢字化為知識;老師的頭髮長而飄逸,披在肩上,和藹可親;老師的背,寬大厚實,老師的背……

老師的背是略駝的背。這張背也許是因為我們而駝的吧。

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老師在檯燈下伏案備課、在辦公室的燈光下批改作業、在講台上傳授知識時前傾身體的景象。那永恆不變,為我們而張開的弧度不時閃現。老師對我們的奉獻也全用在這弧度上。漢字的弧度是為了在它方正剛強的外表之下,添加似柔似剛的美麗,而老師的奉獻就像一把鎖,輕輕鎖住我們本狂妄自負的心靈。

記得那堂語文課,悶熱的潮濕的空氣像蒸氣將我包圍。倚著大開的窗子,一支筆在指間不住地轉動。突然一陣風吹來,我本能地護住眼前的試卷,筆便掉到了地上,前後目光射來,我不禁陷入了窘境,不敢彎腰撿筆。

筆滑出老遠,老師好似隨意地從講台上走下,輕輕彎腰撿起筆放在我的桌上,身子幾乎彎出一個滿弓。老師沒有說一句批評的話,但卻是因為那個滿弓的身驅,我從此沒敢再轉一次筆,正是那沒有言語的動作打破我的窘境。

老師那背的弧度就像一棵樹,樹冠蔥翠茂密,不管樹下躲風躲雨的人是多是少,總是像一把綠色的大傘,撐起一片藍天;

老師那背的弧度像一座橋,架在書海的上方,我們歡笑著從橋上走,看盡頭的曙光。不管波濤如何洶湧,那寬闊的橋面總是不動搖,替我們擋風擋浪。

……

老師就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農人,我們就是老師捧在手心的種子。老師一次次地彎腰除草,期待著,期待著……有苗兒被風吹彎了,趕緊彎腰扶起;有苗兒被陽光曬蔫了,趕緊彎腰澆水……

老師永遠都是辛勤的,點點滴滴奉獻出愛與知識。那弧度正是愛的奉獻,愛的見證。

有一種弧度叫奉獻,奉獻一切,奉獻愛。

關於奉獻的800字作文篇2

在默默中奉獻

也許此時的你還賴著暖暖的被窩不肯起床,也許此時的你還在極不情願地穿衣服,也許此時的你還躲在衛生間不肯上學。而窗外,卻別有一番洞天。

城市的街頭,車水馬龍,繁忙而有序。是誰讓這繁忙的城市交通有序?是誰在烈日寒冬站崗值班、是誰一絲不苟地處理交通事件?是那交通警察。

愛·奉獻

新年的早晨,凜冽的冬風滿街亂竄,陣陣寒意纏繞於身,家家戶戶都忙著回家過年,而交通警察卻要值班。當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候,他們還在街頭指揮。如潮水般湧來的汽車在他們的指揮下秩序井然。每個姿勢都標準到位,但他們從不喊累。他們是平安的使者。那時,土地里殘存著幾株小草。那小草告訴我:奉獻,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肩·責任

烈日當頭,知了放開了嗓子,陽光肆無忌憚的跑在街頭,燒灼著大地,交通警察繃直了身子,軍姿站立,頭不歪,腳不顫地站在那裡,活像一棵大樹。豆大的汗珠沿著臉廓流下,異地有一地,像斷了線的珍珠。即使這樣,他們卻從來沒叫過一聲哭,一聲累。那時,土地里的小草都耷拉著腦袋,那小草告訴我:責任,就是盡職盡責的履行自己的義務,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無私

夜織上了天空,四處黑漆漆的,只有幾站照明燈發出的微弱燈光。“啪——”又撞車了。交通警察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一輛停靠在路邊的汽車被撞飛,橫臥在馬路上,破爛不堪,一片狼藉。而肇事人已逃之夭夭。為了不讓在有車撞上這輛車,他們不次艱辛把他拖回了交警隊。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把它扔進田野里,然後置之不理。但是他們沒有。那時,路邊的小草見證了這一切,那小草告訴我:無私,就是全心全意為公,沒有私心。

他們如摩天大廈中的一塊磚頭,雖然微不足道,但又必不可少。他們沒有優厚的工資,沒有舒適的工作環境,沒有偉大的成就,他們是默默奉獻的交通警察。

關於奉獻的800字作文篇3

奉獻

人類已經進入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但人們往往主重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我覺得兩種文明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世人稱頌。其實還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構建社會文明的大廈。

有人認為奉獻是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豬抱怨的目的也正是為了獲得人對它的讚揚。恰恰相反,奉獻的本質在於它的無私性。現在有許多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他們從不張揚自己輝煌的功績,不向國家伸手搞特殊。他們這種無私的精神,同樣是奉獻。這種奉獻更深沉,更偉大。

奉獻是積極主動的。個人的奉獻在於主觀願望的偉大體現。豬在生存之時,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積極地勞作奉獻,死後實現同豬一樣的貢獻。因此,它得到人們更多的稱讚,同時也將它喻為勤勞、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時,它的貢獻已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奉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獻。

現在大批的作家、文藝工作者、思想家,他們也在奉獻著自己的思維,奉獻著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國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這正是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見,精神力量的奉獻不可忽視。

我們常把老師的奉獻比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人間最偉大的奉獻也在於此。教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無私傳授給學生,一批批的學生成為國家棟樑而奔赴社會建設的洪流。當老師們放下手中的粉筆,滿頭銀絲時候,感嘆桃李滿天下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感觸到奉獻之後的欣慰。

奉獻不是為了索取,奉獻應是自覺自愿的。讓我們新世紀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樂於奉獻的革命洪流中,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

奉獻的目的不在索取回報,在在於無私的付出,我們也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