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愛高一700字作文

生活中處處都充滿愛,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身邊的愛高一700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身邊的愛

愛,這話題已伴隨人世燃燒了無盡的歲月,而今天,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愛仍充斥著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作為祖國的下一代,社會的接班人,乃至於最近的爸爸媽媽的兒子的我,每天沐浴在陽光與溫暖之中,我感到無比幸福;哪怕從日常的一日三餐中,我也能敏感的感受到那無盡的親情。

-----題記

1 .早餐----愛的溫馨

又是一個冬日的早晨,頭腦隨意甦醒,但仍習慣性的蒙住頭,雙眼緊閉,,心中默念:太陽老伯,給點面子!注意身體,儘量休息。奢望中,一股濃郁的麥片香撲鼻而來,我剎時來了精神,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開始向四處張望。鍋碗瓢盆的重奏,爐火嗚嗚的交響,以及彤紅的陽光里那個有節奏的身影。當我發覺這一切後,嘴角微微蕩漾起一絲笑意,便會默契的掀開被窩,坐在床頭,靜靜地等待著那一句:“起床吧!兒子,該吃飯了!”

2.午餐-----愛的甜蜜

“中午時的飲食是最為豐盛的,當然也是最為快樂的,每當我嘴裡大嚼著那白花花的米粒,吃著油津津的菜餚時,我的心裡總能升騰起一股股的滿足感。今天嘛!應該也不例外。”放學路上的我一邊走一邊想:特別是在這種寒風呼嘯的情況下,更能體現出食物對人的影響。更何況,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可口飯菜,這種場面,本身看起來就使人覺得暖意融融。我盤算著午飯的計畫,眼前不由得浮現出一幅全家共餐圖。

“今天有學什麼新知識么?”這是老媽在我回家後問的第一句話,我漫不經心的說道:“還不是什麼x 、y 、r一類的繞圈子的方程。”不料,這句話卻引起了老媽的注意。“呦!方程可是基礎呀!怎么能在現在這種狀態就覺得難呢?告訴我,你哪不會,我教你!”剛聽完這段話,我便覺得欲哭無淚:唉,看起來今天的午餐盛景與我無緣啦!

於是乎,餐桌成了我的臨時學習台,有好幾次我都想深情的“吻”一下那停在爐灶上的冒著熱氣的菜餚,但最終這個企圖還是會被媽媽那眼裡的眼神扼殺。我索性自娛自樂:“既然食物無法填平我腹中的飢餓,那么就讓知識彌補我內心的空虛吧!”或許是阿Q在天有靈,我竟然開始對方程這類無感情的字母與符號的混血兒開始感興趣,竟開始與老媽討論問題了。老媽也看我可憐,便答應可以先吃飯在學習。

終於開始開動了,我瘋狂的用筷子扒掃著,突然間,一個大棗出現在我的飯碗裡,我咬了一口:真的,好甜!

3.晚餐-----愛的囉嗦

晚飯後的散布是最為舒服的享受,尤其是在冬日涼風的洗禮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可開幕曲似乎是導演有些疏忽,竟然是 …… “小心點,把帽子戴上,被凍感冒了!”我剛推開門,一陣喊叫便在身後響起。“知道了。”我又向前邁了一步,誰知,又觸動了地雷:“把拉鏈拉上,要風度不要溫度!”我無奈的回頭轉了一圈,示意我的拉鏈已經拉上,便長舒了一口氣。剛出門,又來了。“把嘴閉上,別喝冷風,省得咳嗽……”我頓時哭笑不得:老媽,您也太盡職了!

無論是何種形式,時間,感想,愛,都永遠是一位忠實的守護者,是一股永遠存在的力量,而它的宗旨也只有一個:永遠為自己所愛的人著想。正因為如此,愛,才能夠成為永恆、無限

感謝身邊的愛

愛,是一個廣泛的題目,擁有廣泛的意義。但愛,又是一個狹窄的題目,擁有狹窄的意義。這些,都取決於你如何去看待愛這個亘古不變的主題。在我的眼中,愛是一個關於奉獻和同情關心的詞語。

冰心曾說過:“愛心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播,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讓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卻不覺著痛苦,有淚可落,卻並不悲傷。”是的,愛心和同情隨時陪伴著我們。就如同叢飛,這個普通的歌手,一切都平凡得讓人不經意間就忘記。但是,他卻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的資助著上百名貧困學生。他所得的錢財全都無私的獻給了那些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困的學生,他的白禮服是他唯一的演出服裝,他為了那些學生們,甚至不惜使自己的家庭分離,他為我們演唱出了一曲動人心魄的絕世仙樂。但是,他卻不幸身患重病。一位善良偉大的,令我們敬佩的人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將永垂不朽。那么,當你下一次看見沿街乞討的老人,是否會停下腳步;當一個孩子摔倒時,是否會上前攙扶;遇見貧困學生時,是否會給予他幫助?

人表達的愛愈多,別人就愈愛他。他也更容易去愛別人,愛就是以此方式變成永恆……

曾讀過這樣一段文字:鮮花展開絢麗的花瓣,感謝細雨:“是你把我滋潤得這般俊俏,這般美麗。”細雨閃著眸子說:“說感謝,還得感謝春風,是她讓我這么做的。”

鮮花感恩細雨,細雨感恩春風,春風又應該感謝誰呢,是美麗的地球嗎?春風關愛細雨,細雨關愛鮮花,鮮花又應該關愛誰呢,是慈愛的地球媽媽嗎?可見,感謝是無限循環的,愛也在無限循環,是愛使世界有了綠樹紅花,是愛使人們有了美好和諧,是愛造就了這一切的一切。

愛是多么神奇呀,她使數學法則失去了平衡:一個人關愛另一個人,那么這兩個人都有兩份愛,兩人一起承擔痛苦,那么一個人只有半份痛苦。

美國哲學家羅素曾說;“有三種簡單而強大的情感主宰著我的一生:對愛的渴望,對真理的探求,對苦難大眾的巨大悲憫。”因此不論哲學家對愛的渴望,還是世人對愛的追求,愛,已成人世間最美好,最重要的一種情感。

所以,請感謝這種美好,感謝每一份愛。

愛,就在我身邊

家庭中、學校中、生活中處處都有對自己的愛,愛無處在。儘管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使我感受到幸福和溫暖。

母親+叮囑=愛

母親已經40多歲了,但仍然每天操勞著,卻怎樣也不忘叮囑我家離學校比較遠的我需要坐車到學校,每次出門,母親總是邊把一些吃的東西塞在我的包里,害怕我餓著,邊嘮叨我在學校要好好學習,跟同學處好關係,不違反紀律……每次聽得我都想戴耳機。車來了,她便要塞給我點錢,然後千叮萬囑著把我送上車,然後默默地站在那,里,直到身影模糊得成為一個黑點。媽媽的愛是嘮叨。

老師+小棍=愛

從小我就繼承了我爸媽的一個“優點”,那就是馬虎。上了中學以後,我更是一個“馬大哈”,經常看著“+”就寫“-”。那一次,默寫課本上的古詩文,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硬是把“恭”寫成了“共加水”,難免要到老師辦公室里領小棍兒。我極不情願地慢悠悠地進了辦公室,“啪”的一聲,那隻又細又長的小棍兒在我的手上留下了一道深紅深紅的印記,老師更是嚴厲地批評了我。在火辣辣的痛和批評中,我再也不把這個字給寫錯了,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決心慢慢改掉。老師的愛體現在那小木棍上。

朋友+絆嘴=愛

我和同桌就是對歡喜冤家,總是上一秒吵架下一秒就和好了,而且不知什麼原因,莫名其妙地就絆起了嘴。記得那一次,我們倆又開始了“唇槍舌戰”,前面的同學好心地說了一句:“別吵了。”結果,我們倆又異口同聲地對他說了句:“誰吵架了,又不是我們,我們在玩呢!”把他弄得無語了。然而,每次絆嘴後,我們都會對著對方傻笑,開心極了。每次絆嘴都不會削弱我們之間的感情,反而會增加。把餐卡就給她;流汗時給她張紙;流淚時,幫她擦眼淚……絆嘴是我們加深感情的工具。

鄰居+問候=愛

每一次出家門,只要看見鄰居就能他對你真誠地微微一笑,緊接著就是溫暖的問候。每次都這樣,給我前進的道路上增加了不少信心呢!然而我都會在回他一個燦爛地笑,再回一句問候語。問候可以增加我和鄰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