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碎片化生活作文800字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以前人們只用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清楚的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碎片化生活作文【一】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同時也嚴重影響著我這個在大人眼中處於叛逆期的初三畢業班孩子。 讀過初三的同胞們都知道中考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了贏得勝利,必須全力以赴。所以我現在的感覺就像一個陀螺一樣,在老師父母的鞭策中不停地奮力鏇轉,感覺已經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了。但是萬幸的是我生活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社會,我會利用一切在等車,在公車上這些無處不在的碎片化的時間,偷偷看一些我喜歡的新聞資訊、電子書等,這些時間加起來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對目前的我來說已經很是奢侈了。媽媽對我這些小動作很是不屑,覺得我的這些都是輕鬆不過腦的東西,充其量就是消遣,浪費時間而已。在她看來我這種類似“碎片化的閱讀”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續的,會導致我缺少思考,也不可能完成深度閱讀。她總是覺得應該像她們小時候那樣安安靜靜地讀完一本本類似紅樓夢那樣的名著,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細地加以推敲思考,捕捉寫作者的真正用意。她總是建議我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來背背英語單詞或者詩詞古文,然後把時間攢起來靜靜地閱讀一本經典好書。有時候和媽媽閒聊的時候她也承認我知識面廣,可是她也總說我思想沒有深度,她一直認為長期的碎片化的閱讀會讓我注意力難以集中,雖然掌握的信息量大但是也會影響我到創造力和想像力。 哎!沒有辦法,都說父母與子女之間會有代溝,我和我媽媽在這方面的認識估計不是一條溝的問題了,應該是一條海。當然我和媽媽在碎片化的生活上也有共同的認識,一致認為世界上一切存在即合理,碎片化的生活有利也有弊,在生活中不管看什麼做什麼,自己不會思考,什麼都沒用,會思考,任何情況下都是在學知識。我們生活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還有一件非常溫馨和重要的事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就是給親人打電話或者視頻聊天。我們一家生活在上海,最關心我們的人無疑就是生活在農村的爺爺奶奶和外婆,我和爸爸媽媽經常利用等車和睡前這些時間給他們打電話或視頻聊聊天,讓他們知道我們過的很好,也讓他們看著我跟著這個時代的步伐慢慢成長……

碎片化生活作文【二】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以前人們只用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清楚的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例如白天上學晚上做作業,上午上班下午看電視,但現在人們的時間好像被分割成了無數塊,無法簡單地說清楚。 我覺得碎片化的生活極大妨礙了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碎片化使得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專注的去乾一件事,瑣碎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讓我們分神,將之前的努力白費,比如做作業時與同學聊一會兒天,在補課中途玩一局遊戲,吃飯上廁所時又想看幾章網路小說等等,他們使得好好的學習時間變得支離破碎。 而導制這樣的原因大部分都在與手機。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變得十分普及,每個人都能買得到,幾乎是人手一部。而不同的款式性能也深深地吸引著大家。在這樣的潮流下,不用手機自然也是一種落伍了。 所以在人們上班上學高峰期間,捷運上,公車上隨處可見人民人手捧一部手機,有的在看視頻,有的在玩遊戲,有的在聊天,而飯局上,人和人聊天的也少了許多,總是不時的看手機,有的人還邊看手機邊吃飯,如果這樣使用手機,那么將會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分裂成碎片,將會沒有效率,每一天都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不過,手機目前已經變成了人們必需的物品,在購買東西,交流信息與人溝通時手機自然不可或缺,所以更好地使用手機才能杜絕碎片化的生活,更加專注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首先我們要儘量規劃好整個一天的安排,要把一天的計畫井井有條得安排好,這樣才不會虛度光陰。然後還要學會控制好自己,該學習時就學習,要一心一意地讓精神專注才會把時間利用好,達到最大的效率。最後,再認真仔細地做完一件事後,我們自然可以適當放鬆自己,痛痛快快的玩遊戲,看一場電影,看一篇小說,都是能放鬆身心的不錯選擇。 雖然碎片化使生活變得凌亂瑣碎,讓人覺得無法專注,覺得做事十分困難,但我認為只要付出努力改變壞習慣就能更好的使用手機,就一定能改變碎片化的生活,做事更加高效,有序,讓自己變得更善用時間,使生活發生巨大的改變。

碎片化生活作文【三】

大約137·5億年前,一個奇點將它不知積蓄了多久的能量爆發了出來,於是一系列元素觸碰、交織,浩瀚的星海從此誕生,演化出一個又一個瑰麗的奇蹟。 宇宙正依循它獨特的規律運行著,我們的生活也是;宇宙中的星系正加速膨脹著,分裂、坍縮——也正如處在信息量巨大的現代社會之下的我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使我們理智、充實。“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一個時代,能給予人們如此之多。”社會學家們如是說,“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的確,乘著現代文明的激涌浪潮,我們前進著。碎片化的生活是多樣的、斑斕的。我們能享受到的物質生產資料豐富了起來,因為需求推動高度個性化的產品設計,總能使其成為行業鏈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我們所接受的觀念、對世界的認知,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從前的約束。在不斷的旁徵博引、吸收各方精髓,和“與自己的思想對峙”的過程中,我們思維的脈絡每天都有新的、鮮活的血液注入,“源泉混混,不捨晝夜”。 碎片使我們盲目、空虛。在另一面,碎片化的生活就像燈紅酒綠的十字街頭——或許只會有更多的岔路——炫目而致使我們迷失。這時我們會把發展迅速的時代比喻作洪流,生活這塊堅固的岩石,卻也會被鋒利的急流擊打、消磨,化成碎片。我們似乎不再作文/專注,認真地生活,不再熱愛樸素和真摯,甚至不再去追尋生命的本質。取而代之的,是心猿意馬,是貪婪和淺薄。彼時,我們將如一條斷了鏈的珍珠,收集到的顆顆碎片都是閃爍著的,唯獨無能串起它們,成為真正的生活。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前往認知、視野的繁盛,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停止深入、虔誠的探尋。我們似乎都想極力遏制生活的碎片化,避免它的消極面,對這個碎片化的現狀憂心忡忡。只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生物進化的趨勢都是由低等向高等、由簡入繁的,因此我認為“碎片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產物,其本身即代表一種客觀規律。 更值得一提的是,碎片化第一次讓全人類觸及一個不一樣寬廣的世界,並第一次賦予了他們能力,去拼接、去感知、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在碎片中尋找一根恆常的線索,牽引著我們,堅定地向前;直面碎片化的生活,擁抱“生活化的碎片”,用“碎片”去塑造生活的完整性。這是一個追尋協調與平衡的過程,亦是我們長足發展的根基。 正如浩渺無際的星系都有一個共同的本源、漂浮在宇宙中的塵埃碎屑徘徊圍繞在恆星身邊,有時甚至還會成為恆星組成的一部分一般,生活的碎片來源於生活,也終將復歸於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