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壓力的議論文4篇

我們應該要變壓力為動力,讓自己更有自信,那么學習就不會太壓抑,生活就會變得輕鬆,快樂。只有這樣,你才會不被壓力所屈服,所戰勝。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壓力的議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壓力的議論文一

初三的我,壓力總是陪伴著。僅有的最後一年,也許就是那么一剎那,中考就會來臨。天真幼稚的我這才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此時應該想一想我今後的學業了:今年的中考要比去年中考難得多。爸爸說去年的初三因整體素質差,所以分數隻要504分就行了,而今年卻不行,今年可能要520分以上才行,因此我們應該更加努力。

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也許這一種讓人心亂,難以理解的行為就是壓力存在的表現吧!

今年暑假,我家蓋上了三樓,而我也感覺到幹活的辛苦和疲勞。學習上,爸爸管的很嚴,我這才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有時因作業做得不好,被挨了一頓打或罵,我所面臨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時常想起爸爸的話,我深有感觸: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要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是淘汰者。

巨觀宇宙的精確化,現代戰爭的信息化,網上閱卷的公開化,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學校教學的網路化等等,哪一樣離開文化行嗎?

想到了這些,我感到壓力太大。這種感覺讓我變得認真許多。同時,我也感到今年這學期很重要,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壓力讓我感到,我一定要努力,把握好最後的一學年。

我們應該要變壓力為動力,讓自己更有自信,那么學習就不會太壓抑,生活就會變得輕鬆,快樂。只有這樣,你才會不被壓力所屈服,所戰勝。

來吧!壓力,儘管來吧!古人說的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會珍惜這份擁有的壓力。

關於壓力的議論文二

我記得剛進入國中校門的我,天真無邪。我估計我那時可能目空一切吧!

我國中生涯的第一次考試結束後。

那天,我拿著自己的成績單歡歡喜喜地回到了家中。爸爸看到了這張成績單——喜笑顏開;媽媽看到了這張成績單——心花怒放。他們誇獎我,鼓勵我,使我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天下“第一的聰明人”,好不歡喜。

進入了初二。

中期考試結束後。

那天,我拿著自己的成績單顫顫驚驚地回到了家中。爸爸看到了這張成績單,一聲不吭,一個人坐在飯桌旁喝悶酒;媽媽看到了這張成績單,仍是一聲不吭,用鍋鏟狠狠地在鍋內翻了幾下。在那天的飯桌上,他們批評我,教導我——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我的心裡好像壓著一塊石頭,壓得緊緊的,痛痛的,壓得我直喘不過氣來。當時我認為自己已是“天下第一的蠢豬”!。

初二下學期。

第一次月考過後。

那天,我拿著自己的成績單孤獨地回到了家中。爸爸與媽媽看到了這張成績單後,只是微笑著說:“兒子,你的辛苦沒有白費。”我知道,這裡的功勞應該全部歸屬於我心中的石頭。那時,我本應該笑,但是我卻怎么也笑不起來,因為心中的石頭壓得更緊了,壓得更痛,壓得我更喘不過氣來。我,哭了。

現在,面臨畢業的我,心中的石頭也在與日俱增。我知道,它是為我好。所以,我現在就應該把這塊壓在心中多年的石頭所給予我的力量變成生命中的跳板,讓它給我帶入一個新未來!

關於壓力的議論文三

對於現在大多數中學生來說,他們現在的生活雖然比他們的長輩年輕時好很多,也幸福很多,但是他們享受的童年的快樂少了很多,因為長輩們小的時候是在田野、草木的陪伴下度過的,而我們的童年則是在父母的期望和壓力中度過的,因此對於每位學生來說都是一種重擔,那么這種重擔來源於誰呢?有的人會把這一切歸於老師和學校,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真正的壓力來源於現代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為了適應國家的不斷發展,所以教育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正因為如此學生受到的學習壓力也在隨著教育的提升而不斷提升。

壓力的根本原因雖來自社會,而這壓力的傳導者是學生的家長,現在各個家庭里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當然父母就會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而這些無邊無際的期望對於孩子來說或許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壓力。每當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時,父母那憂鬱的眼神和口中的說詞,每當孩子的成績比別人差時,父母的嘆息聲,每當孩子的名次不佳時,家長的呵斥聲,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其實,這種來源於社會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我們國家的人口,因為我國人口過多,所以就業也就比較困難,因此這種困難變成了競爭,而競爭更深入就變成了對每一個人的壓力。

說到這好象是人們自己把壓力帶給自己似的,其實不管怎樣既然時代選擇了你,讓你來到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那么你也必須勇敢面對壓力,面對壓力給你帶來的一切困難與不便,悲觀者會說:“壓力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與日俱增”,但是俗話說適者生存,如果你不去面對壓力你又怎能在這世界上生存呢?怎樣在這社會上立足、占有一席之地呢?既然你出生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那你就必須學會接受這一切生活所帶來的壓力,接受一切不快,用“以不變應萬變”的老套著數來對待壓力。

關於壓力的議論文四

“有壓力才有動力。”這是我媽媽經常對我說的話。這句話說的不錯,因為我許多次的成功的動力都來自壓力。我應該感謝壓力!

記得,五年級下學期的一天,范老師宣布數學競賽即將來臨,請我們趕快寫數學書上的星號題準備參加數學競賽的選拔。不知道我是怎么搞的,原本對奧賽題“漠不關心”的我突然心血來潮也想去試一試參加數學競賽的滋味。回家後,我把我的想法告訴給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高興,非常贊成我的想法,她說:“女兒,好樣的!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就要給你進行競賽訓練,給你施加壓力了,有壓力才有動力嘛。”

以後的十幾天,我每天至少要做五道課本上的奧賽題,還要做三道媽媽布置的奧數題,如果完不成任務就得“軍法處置”。我一下子感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四面八方向我積壓來,真是慘不忍睹,我的腦袋都被“壓”大了。

可是在幾次選拔考試中我竟然衝出了重圍獲得了參加數學競賽的資格,這使我又高興又驚訝。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是又高興又激動,她對我說:“我現在要對你施加更大的壓力了,壓力越大動力也就越大。”

果不其然,以後的幾天,媽媽持續不斷地對我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她有事沒事就對我嘮叨:“羅逸呀,你一定要得一等獎啊,這對你升學有幫助啊。”“羅逸呀,如果你不得一等獎,你就甭想跨進家門一步!”。媽媽還把每天晚上的三道奧數題增加到了五道,還拿來一些來歷不明的奧數卷給我做了一張又一張。我被壓得都快喘不過氣來了,可是我卻越做越來勁,做完一道題又想做第二道題,做完一張卷子我又想做第二張卷子。到了數學競賽考試的時候,我堆積著的重重壓力都化成了一個堅定的信念:——我要得一等獎。在競賽中我奮筆疾書將試卷做完後又檢查了幾遍,最後我終於取得了一等獎。

在生活中,壓力其實處處都在,例如:上司對下級囑咐他完成業務;地主視察農民種的地;軍官監督士兵們訓練……適當的壓力對人的幫助是很大的。如果上述例子中的公司下級、農民和士兵都沒有壓力,那樣就會分別造成公司虧本最後倒閉,糧食減產最後鬧饑荒,士兵偷懶最後打敗戰。

其實壓力就像農村裡的壓水機,你壓得越深水流出來的就越多;壓力就像彈簧,你摁得越低它跳得越高;壓力就像腳踩式打氣筒,你踩得越使勁出的氣就越多。媽媽說的這句“有壓力才有動力”的話很有道理。我應該感謝壓力!